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4 12:20:21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与早期干预。方法:对95例HIE患儿于入院后24小时内及2周后进行血清酶观察测定,同时观察MODS的发生率,比较血清酶在HIE不同程度组之间以及MODS不同程度组之间的差异。结果:95例HIE发生DODS 79例,发生率为83.16%。其中发展为器官功能受损38例(48.10%),早期衰竭28例(35.44%),衰竭13例(16.46%)。受损系统器官依次为心、肺、肾、消化系统、DIC。急性期HIE不同程度组之间以及MODS不同程度组之间血清酶差异有显著性,即病情越重血清酶升高越明显。恢复期轻度及部分中度HIE血清酶恢复正常,部分中度及重度HIE血清酶仍未恢复正常。结论:HIE并发MODS发生率高,急性期血清酶测定是判断HIE程度与MODS程度的预警指标,有早期诊断价值,对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恢复期测定血清酶是否恢复正常也是观察治疗效果、判断预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清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093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95例,入院时间为出生后24小时内,平均为2.6小时。诊断及分度均符合全国杭州会议修订的《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1]。轻度HIE 23例(24.21%),中度HIE 33例(34.74%),重度HIE 39例(41.05%)。

方法:治疗方法与观察方法:常规给予吸氧、纠酸、止惊、防治脑水肿、改善肺、心血管、肾、肝、胃肠功能、防治DIC与感染等综合治疗。监测生命体征与经皮血氧饱和度。24小时内测血清酶、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等指标。间隔2周后复查血清酶、肝肾功能。72小时进行头颅CT或MR、胸部X线检查。收集资料,评价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程度[2]。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器官功能受损期、早期衰竭期、衰竭期[3]。

结果

95例HIE经2周治疗后的结果为显效40例(42.11%),有效51例(53.68%),无效4例(4.21%)。存活91例,死亡4例,病死率4.21%。

HIE并发症:95例HIE患儿中,并发MODS 79例,发生率为83.16%。在79例MODS中发展为器官功能受损期38例占48.10%、早期衰竭期28例占35.44%、衰竭期13例占16.46%。HIE不同程度患儿器官系统损害与预后,见表1。

HIE患儿血清酶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

急性期血清酶值在MODS组之间的比较:血清酶的活性在器官衰竭期>早期衰竭期>功能受损期,经统计学处理,P

讨论

HIE并发MODS是在窒息缺血缺氧发生24小时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本组研究结果表明,HIE并发MODS发生在窒息后24~48小时内,MODS发生率为83.16%,MODS的病死率为5.06%,晚期病死率为30.77%。HIE并发各脏器系统损害的发生率以心血管、肺为最高,其次为肾、消化系统、DIC。窒息后各脏器缺血缺氧,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组织灌注障碍,内环境紊乱,肺、肾、胃肠道等脏器最先受损。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时,发生脑、心缺氧缺血性损害,其中胃肠道最先受累程度最重恢复最慢。在SIRS早期,即存在多个脏器的血管内皮细胞或其他细胞结构的损伤,也就是处于MODS的器官功能受损期。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生微循环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及细胞凋亡而迅速发展为MODS的早期衰竭期。最终难以控制导致MOF即MODS的衰竭期。临床上由SIRS过度到MODS缺乏明确的界线,病情发展具有进行性、可逆性、连续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对病情的评估要有预见性,提前阻止病情的发生发展。窒息复苏后,应于24~72小时内全面判断病情危重程度、有无多个器官的损害及损害程度、有无发生SIRS、MODS、MOF。支持治疗可减轻器官损害,减轻或避免细胞坏死,及时纠正器官功能损害及内环境紊乱,尽快恢复正常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血管及肺功能、控制惊厥、消除脑水肿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措施[4]。

如何早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SIRS和器官功能障碍是MODS诊断的关键。因此,在急性期及早监测血清酶,有助于判断HIE临床病情轻重的程度,有助于正确评价MODS严重程度,为尽早进行干预治疗,阻断病情恶性循环提供了重要依据,对降低HIE并发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治疗2周后,轻度及部分中度HIE血清酶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而重度及部分中度HIE血清酶仍未恢复正常,提示细胞调亡仍存在,治疗仍应继续,因此,恢复期血清酶监测可作为观察HIE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对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玉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411.

3王今达,王宝恩,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46-347.

4韩玉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临床儿科杂志,2001,19(2):69-99.

上一篇: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 下一篇:醉酒后颅脑损伤5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