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简笔画之源,灵动孩子的心

时间:2022-10-14 09:35:16

【摘要】简笔画简洁、快速、生动、逼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有效教学手段。

【关键词】简笔画 英语课堂 作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尽最大努力,采取各种方法最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简笔画是使语言活起来的一种好方法,其简单、幽默、栩栩如生的画面常常令学生兴趣大增,注意力便集中到画面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又有利于促进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

一、简笔画便于学习单词

在英语学习中,记住单词是最主要的,但也是最困难的。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学生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单词,但过一段时间后,许多单词又忘记了。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用很少的时间去记更多的单词就显得非常重要。我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假想如果用形象生动的简笔画来教授新单词,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呢?我随即付诸实践,发现效果果然不错,因简笔画可使呆板无聊的英文单词一下子“活”起来,给学生一种近在眼前的“立体形象”,板书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更具情趣。不仅能给学生美好的感观享受,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发挥了教学的最大潜能。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高涨,单词也更容易记住了。如:在教学天气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等词时,我们可以仿照电视天气预报中的图标画出相应的简笔画,简单几笔就将事物的特征一目了然地显现在黑板上,然后再出示单词卡片,并朗读单词,无须中文解释,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单词的意思了。

二、简笔画便于创设情景

简笔画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叙述练得少,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适当地使用简笔画使师生“离开”课本,把语言的知识性和交流性结合起来,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非智力因素进而为教学服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画下来的图画比起现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都有很大优点。”又如在操练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时,如果给句型“What is he doing?He is reading/cleaning/talking on the phone....”配上简笔画,然后进行操练,课堂气氛会顿时改变,在这种生活化的气氛中进行操练,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得多。尽管有经验的教师可通过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某种状态,但如果直接用简笔画,学生一目了然,教师不用多费口舌讲解,学生就已经明白。

三、简笔画教学课文,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英语教材中,有的课文篇幅较长,对学生记忆比较困难。因此,如能用几幅简笔画,老师边讲解边配上简要的句子,让学生在听觉上和视觉上共同接触所学内容,学生很快掌握了全文意思,而且能较好地复述全文,就连平时表达能力不太好的一些学生也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句子,大大提高了看图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简笔画可以使教学内容具备创意,能够创设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利用简笔画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发挥与教材形成互补关系。在人文关怀、环境保护、人格形成、心理疏导、人生观教育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使教育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8AUnit 5Bird watchers“Reading-Birdsin Zhalong”在教学时,我画了一对鸟母子、几个人以及一座房子,小鸟眼泪汪汪地问妈妈:他们为什么占了我们的地方?这幅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类破坏鸟类生存环境,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目的清晰明确,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简笔画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之一,不同的教学手段效果不尽相同,相同的教学手段由于运用者不同,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认真研读教材,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运用简笔画是搞好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英语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果我们能借助简笔画之源,灵动孩子学习英语的心,这样不仅能辅助英语教学,也能给英语课堂增加无穷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席兴发《中小学英语教学简笔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李含荣编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4]章焕荣.中国现代教育优秀论文集[C].南海出版公司,1994 2001 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城南小学)

上一篇:营造和谐环境,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