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培养为改革重点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14 09:09:01

以兴趣培养为改革重点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探讨

摘要:体育兴趣指学生主动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学学生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出发,简述了以职业素养和硬件建设为基础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并详细的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体育兴趣 高职院校 培养

体育教学是学生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潜在能力的重要课程,在高职学生素质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逐渐失去了兴趣,这里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问题,同时还包括教育体制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强化高职体育培养的目的性,就成为了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学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出发,简述了以职业素养和硬件建设为基础来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并详细的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1.高职体育教学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

1.1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高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能被体育项目或课程所吸引,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引发了对体育兴趣的缺失。高职体育教学中往往以身体能力或职业发展需要为前提制订相关的体育学习项目,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权力,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能否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和学生素质培养为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2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的缺失

体育教材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目标保持一致,既强调娱乐性又突出竞争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然而现今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缺乏体育兴趣的指引,课上的理论教学和活动教学都缺乏趣味性,造成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学习。同时,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情感引导也比较薄弱,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自身的感悟,这里包括:快乐感、成就感、竞争感、满足感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强化学生的求胜心态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竞赛才能够让学生对体育竞技产生兴趣,进而体验到满足感,促使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断的得到巩固和发展。

1.3体育课程的类型

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兴趣培养过程中,突显的是普通体育课程往往没有专项体育课程的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造成学生不能直接理解体育运动的实质,同时课上内容较多不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所以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类型是影响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专项体育课的设立势在必行,并且专项体育课程的开设必须坚持系统化和周期化,以此来使学生不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有效的促进体育兴趣的提升。

2.职业素养和硬件建设是提高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

2.1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体育课程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从自身出发,随时随地以自已的行为、心理、思想等品质来影响学生,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并针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以专项体育教学为重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系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并使学生喜欢教,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喜欢体育课程,达到兴趣培养的目的。

2.2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

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是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石,高职院校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必须加大投入,如果没有好的场地和器材,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运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体育硬件建设上一定要选用良好的器材,并且建设功能齐全的活动场地,为体育课程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同时利用多种现代设备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通过直观演示和原理分析来对体育运动进行讲解,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项体育活动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3.高职院校体育兴趣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注重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是重点,但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有关,理论教学一定要进行改革,以体育名人、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突出体育伴人成长的成功之路,强化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理论教学培养兴趣的目的。

3.2提高准备活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课上,教师应向学生讲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注意事项、难点、要求等,并让学生对活动的主体思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突出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在准备活动时加入趣味性练习,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对准备活动中的跑跳练习感觉厌烦,这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准备活动是对身体机能的一种调整,此时教师要从身体结构以及生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完成准备活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准备活动的兴趣。

3.3降低练习难度

体育课程中往往会存在运动量较大,动作较为复杂的项目,学生往往因为好奇,而进行模仿或练习,有时会产生一定的运动损伤,如果受伤情况较为严重,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感,如:跨栏,标枪、跳高等运动,这时教师应采取分解式教学法,让学生先做基础性动作,待身体关节得到完全放松后再逐步进行动作练习,动作练习也要分项分步进行,如:背弓练习、起跳练习、跨步练习等,并让学生多与器械进行接触,减少恐惧感增加亲近感。学生经过从零到整,从易到难,顺利地完成整套动作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调动起学习的欲望并随之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卢云岗.浅议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M].山西体育科技,2010,9.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怎么理解互联网金融?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