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白皮松天然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14 09:00:45

宝鸡市陈仓区白皮松天然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

【摘 要】通过对陈仓区白皮松天然种质资源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当前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密切联系其天然分布区保护难度大的实际,总结出了几条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为这一珍稀野生种质资源开展保护、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皮松;天然;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对策

白皮松别名白骨松、虎皮松,树形高达雄伟,分枝扭曲多姿,树皮白色有光,针叶青翠亮丽,根深喜光,耐干旱瘠薄,极少受病虫危害,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良造林绿化树种。白皮松已成为园林绿化中的“熟树”,大面积栽植能讯速形成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可以有效解决北方地区冬季多林少绿、景色昏暗的绿化弊端。其天然种质资源稀少而绿化市场需求巨大,保护这片幸存下来的白皮松天然种质资源,对建设和谐美丽新陈仓、实现关中大地园林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陈仓区白皮松天然林分布概况

据2015年8月调查,陈仓区白皮松天然林集中分布于新街镇的庙川、姚儿沟、新街、官村、菜园等行政村,目前约有白皮松林地210ha,主要树种为白皮松,伴生树种为侧柏、栎类等。经设标准地调查测算,白皮松树龄30-50年,树高7.5-9.0米,胸径8-12厘米,株数350-400株/公顷,蓄积量20-35立方米/公顷,结实量600-800千克/公顷。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树冠发育完整均匀,侧枝粗壮,无病虫危害,开花结实正常,林地幼树幼苗较多,适宜开展就地保护和相关林业科学研究工作。

2 保护现状

2.1 周边群众的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2000年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陈仓区白皮松天然林保护奠定了良好开端,无人问津的白皮松天然林被纳入有效管护范围,人为破坏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日益走俏的白皮松苗木市场,丰厚的育苗回报,使周边群众认识到了白皮松天然林蕴藏的经济价值,群众保护意识的觉醒为白皮松天然林保护营造了浓厚社会氛围。2009年,位于陈仓区庙川村下阙一株树龄达1300多年的白皮松古树被纳入宝鸡市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建档立制,挂牌保护,白皮松树木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弘扬。2009年4月24日,宝鸡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白皮松为宝鸡市市树,白皮松保护备受宝鸡社会各界人士关注。

2.2 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

2000年开始,陈仓区国有八里庄林场在庙川白皮松天然林区采种,在庙川苗圃进行大田和容器育苗实验并获得成功,特别是容器育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这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白皮松苗木市场的旺盛需求,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被逐步推广到全区。目前,白皮松育苗产业已成为陈仓区西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据2014年调查,全区培育2年生白皮松苗木107ha,计2.4亿株,移植2年生白皮松苗木267ha,计1600余万株,年销售白皮松苗木1亿株左右,收入达7000余万元,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014年7月,陈仓区香泉镇被宝鸡市林业局授予“宝鸡市白皮松苗木繁育基地”称号。

2.3 初步建立了白皮松天然林采种基地

为科学有效利用白皮松这一珍贵天然种质资源,2010年,陈仓区林业局利用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资金,在姚儿沟村的崖低下集中分布区,建立白皮松母树林基地43.4ha,对其中林分质量较高的36.7ha白皮松天然林,采取清灌、扩穴等技术措施,增加母树营养面积和生存空间,改善母树生长环境,促进母树生长和结实,提高林木种子的质量和品质。在立地质量较好的林中空地及周边,营造白皮松人工林6.7ha,以扩大种群数量和促进更新。

3 存在的问题

3.1 人畜活动频繁,保护形式仍然严峻

陈仓区白皮松天然林全部为集体林地,在2010年实施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已全部分林到户,增加了集中统一进行管理的难度。分布区交通便利,周边居民点遍布,区内农牧业发达,人畜活动频繁,这对白皮松天然林的生存构成了一定威胁。虽然白皮松天然林盗伐现象得到了严格禁止,但放牧、砍柴、挖药等人畜活动,仍然对幼树幼苗破坏较大。加之近年来白皮松苗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周边群众移栽、商贩与当地群众勾结偷挖盗运天然白皮松幼树现象时有发生,保护措施急待加强。

3.2 采种量小,难以满足当地林农育苗需要

随着陈仓区白皮松育苗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地天然林采收的种子难以满足苗木繁育的需要,大量种子依靠从杨凌、甘肃等地种子市场采购,种子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证,且价格昂贵,导致部分育苗户培育的容器苗,出苗率低,苗木生长不良,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制约了陈仓区白皮松育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保护机制不健全,保护经费不足

白皮松苗木市场旺盛的需求和较大的利益回报,引起了人们对白皮松产业的高度关注,而对其天然林种质资源保护仍然级别很低,白皮松的保护仅按一般树木对待,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的组织、人员和经费,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严格保护,开展的实验研究也只停留在育苗造林阶段,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

4 保护对策

4.1 加强保护宣传,防止人畜破坏

采用新闻媒体正反面报道、在分布区制作醒目管护牌、碑,印发森林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等方式,充分宣传白皮松天然林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营造人人爱林护林的浓厚社会保护氛围。聘请专职护林员,常年巡山管护,严格执行封山禁牧有关政策规定,严禁人畜进入保护区。推广种草圈养等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普及沼气池及节能灶建设,教育和引导周边群众摒弃长期养成的“靠山吃山”生活习惯。辖区森林公安派出所,对偷挖盗运白皮松苗木事件要依法从严从重查处,坚决杜绝破坏现有天然林资源行为的发生,为白皮松生存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4.2 增加保护投入,提高保护成效

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开展保护与研究、捆绑使用项目资金进行人工造林促进更新、吸引社会投资参与保护性开发的科学保护模式,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确保各项保护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建立宝鸡市白皮松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域,落实人员经费,提高保护级别,创新管护机制,强化保护手段,夯实管护责任,提高保护质量,就地保护好这块弥足珍贵的天然林资源;扩大白皮松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规模,通过母树林改建,生产出更多质优价廉的良种,为白皮松繁育推广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圃,应用最新育苗技术成果,降低育苗成本,缩短育苗周期,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白皮松繁育提供技术支持和示范引领,用人工繁育取代对天然资源的采挖;将白皮松分布区内的林中空地,荒山荒地、退耕地等,通过人工造林等措施不断扩大种群数量;对白皮松天然幼树分布较多的林地,适度进行解放伐,清除非目的树种及杂灌,开展幼树生长抚育工作,诱导林分正向演替,形成以白皮松为主要建群树种的高质量林分,实现对这一珍贵资源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小平.白皮松生物学及种子生理生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

[2]李斌,顾万春.白皮松分布特点与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225-232.

[3]张首军,杨志芳,刘任涛.五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皮松生长规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7;37(3):285-288.

[4]田铁军,李建军,周亚群.宝鸡市白皮松苗木繁育情况调查与分析[J].国土绿化,2013;(07):45-46.

上一篇:材料作文“事物的鲜花与毒刺”素材运用指导 下一篇:灵魂深处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