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事物的鲜花与毒刺”素材运用指导

时间:2022-07-24 03:46:42

材料作文“事物的鲜花与毒刺”素材运用指导

【2016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所有的事物我都要看上两遍,一遍让我欢欣,一遍令我忧伤。树木在绿冠中发出朗朗的笑声,一颗硕大的泪,却悄然落进树根。太阳十分年轻,在光束的顶端,可那光束却困于无边的黑夜。

――马林・索雷斯库《两遍》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是一首意蕴丰富的小诗。诗歌分两部分,第一句是观点,第二、三句是阐释,是举例。对于含蓄的诗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挖掘作者想表达的真意。为什么我要看上两遍?一遍让我欢欣的是什么?令我忧伤的又是什么?通过追问以及诗中的举例意象,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偏执其中一面。我们往往看到外面的光鲜,却很少看到内在的忧伤;我们往往沉沦其中的黑暗,却不能看到背后的阳光。

角度一:爱两端,不偏执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每一件事物都是把双刃剑。人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看事物,看两端,统一辩证看,才不会堕入偏见与错误的陷阱。此角度,意在强调辩证地看事物的两面性,看温柔也看野蛮。

运用示范:

小时候,看到月亮的皎洁,总认为月亮上应该是一平如镜纤尘不染的。长大后,才知月球背面竟然是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和参差不齐的高山峡谷。生活中,没有不带刺的玫瑰,雪白的衣服容易脏,笔直的树木有弯曲的枝条。基于此,我们看事物,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不要忘记它的反面。

人人都佩服诸葛亮的智谋,但从另一角度上说,正是因为诸葛亮接近于完美,他才事必躬亲,不愿假手于人,从而大大限制了部下的发展,也养成了部下的依赖心理。亮去后,西蜀文臣武将难以为继和其智谋超人不无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也不长草。大树把阳光都吸收了,小草自然就恹恹地无生气了。

一朵浪花,碎在海洋,半是甜蜜,半是忧伤;一朵落红,随风落地,半是凋零,半是温情。爱甜蜜,也爱忧伤,才会有完美。

角度二: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

行走人生,我们总会因得到一些好东西而沾沾自喜,殊不知,福兮,祸之所倚。看似甜言蜜语,可能是口蜜腹剑,可能是糖衣炮弹。此角度,意在表达光明背后的黑暗。

运用示范:

“神的右手是慈爱的,但是他的左手更可怕。”你在登上顶峰获得鲜花与掌声的同时,就有了跌落神坛的可能,就有了必须要继续超越的困难。你在获得更多福利的同时,也隐藏了更多的风险。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平静的写作生活完全被打乱,“现在我所做的就是接受拍照和采访。”莱辛在BBC台的一档节目中这样说,她甚至表示,“获得诺奖是一场灾难”。她忠告年轻作家,名利是一种负累。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没有什么可以幸福到底,除非你看到了美丽的另一面。

角度三:越糟糕,越精彩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困难挫折而唉声叹气,垂头丧气,甚至颓废沉沦,殊不知,祸兮,福之所依。看似山重水复,却有着柳暗花明的转机。此角度,意在表达毒刺后的鲜花。

运用示范:

毒蛇有毒,蛇胆却可清热解毒;鸦片有害,入药却能镇痛止咳。世上很多东西,看似糟糕无比,实则商机无限,甚至无与伦比。苦难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但对于强者却是一笔财富。把糟糕的事演绎出精彩,把绊脚石化为垫脚石,才是真正的智者。天生没有手脚的尼克・胡哲却将不幸编出绚烂的诗行,“脑瘫诗人”余秀华将一棵稗子修炼成了稻子,维纳斯因断臂缺憾却成就了艺术界的绝唱。生活没有绝对的困境,行到水穷处,何妨坐看云起时!

【高分素材】

热点素材:近日,“中国最小的诗人”、9岁的梁胜杰,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系列萌诗。他6岁起写诗,已写了200多首诗,“开始是妈的,被逼到了9岁”。他的诗,满是萌萌哒:“妈妈很贱,我爱她”“你推我你又亲我。”

素材点拨:出名要趁早,一些儿童在功利和焦虑的成人意志的裹挟下上演着“变形记”。被揠苗助长的孩子取得了所谓的成功,却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纯净和快乐。耀眼的光环背后,有多少是孩子的真心需求?善待一个孩子,就是善待一个未来。

【适用主题】成功的背后;得到与失去;教育;催熟……

经典素材: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素材点拨:前人的辉煌泽被后世,可对雄心在胸的开拓者而言可能是一种褪不去的束缚。珠玉在侧,是活在前人巨大成功的阴影之下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继往,才能开来。

【适用主题】借鉴与发展;压力与动力;包袱与财富;幸运与不幸;丰碑与云梯

【素材演练】

你是否听过沧海桑田不变的誓言,或经历过斗转星移的变迁;你可曾看到过孩子摔倒后不停呜咽,和成长后充满自信溢出的笑脸?

硬币有两个面,人有左右肩,嘴唇有上下片。每件事情都有它的褒贬两面,放眼正反两面,纵观全局,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每个人都想许一个愿,要看见和爱到凡世清泉般的明亮,要生命如同微风一般的柔美,要这世间的一切美好都汩汩涌来,只要明媚,不要忧伤。然而这世间并没有那么完美,清泉会携着山间的石子和泥沙,微风会裹着远方的湿气和雾霭。

你看那绽放在半空的烟火,半是绚烂的照亮,半是沉寂的消亡。

近日,号称“中国最小诗人”的梁胜杰出版系列萌诗,很是受人关注。稚嫩的三言两语里,掺杂着懵懵懂懂的深情,一双澄明的眼睛,好奇无比地看着这个世界。字里行间,仿佛,世间万物如同清泉般明亮,生命像微风一样的柔美。

倘若只看到这一面,难免一叶障目,顾此失彼。

美誉有时就是一种负累。任何事情被赋予太多的期待,汇聚太多外界的眼光,吸收太多褒贬不一的评价,都会失掉自己美好的初衷。像长江水一样,像离弦的箭一样,像游走的时光一样,天真、单纯、童趣,这些被镶嵌在稚气的生命里的东西,正渐渐地被时光带走,一去不复返。几排小字几句诗。一夜之间,梁胜杰的周围堆砌了喧嚣和嘈杂。

我想,他本该在热闹的世界里,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努力写诗,安心成长。成长,本该是一生当中最纯粹的事。像薄荷一样,纯粹而美好的事。

林黛玉会为花的逝去而落泪,几千年后的今天,谁会因为一个未来之星的被关注,被打扰,被陨落,而惋惜叹气?得到了褒奖,却模糊了自己本该有的模样;获得了外界赞美的眼光,却渐渐迷失了自己来时的路和前进的方向。

露骨一点说,人在成长里得到了幸福,但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死亡给予我们的慈悲的缓刑。

看那山里的一簇红一簇黄,像少数民族走出来的姑娘,你说它美,因为你没看到它底下杂乱无章的枝桠;那天边的火烧云,被施了不均匀的粉;你说它美,因为你不知道它逼人的温度会给它带来多大的痛苦,也不知道它为何委屈得只能在黄昏时暂且露脸。

生命不允许我们只将它草草地看过一遍,所有的事物,虽然一言不发,却都在渴望着,让人将它看上两遍。

【教师评点】

语言丰赡华美,举例时鲜精当,说理透彻清晰。文章开头出语不凡,从听过、经历过、看到过的现象入手,进而引出观点。然后宕开一笔,把每个人的心愿与现实相对比,指出万事万物皆有两面。对“中国最小诗人”的实例,作者条分缕析,先言其美好,再笔锋一转,美誉、喧嚣背后是天真单纯童趣的失去,是来时路与前进方向的迷失。最后,通过山里一簇红一簇黄和火烧云的两面挖掘,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要看上两遍,面面俱到。

上一篇:失灵的“标准钟” 下一篇:宝鸡市陈仓区白皮松天然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