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实施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14 08:11:09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实施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摘要】 目的:对本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调研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本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行总结,同时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与实施难点来源于管理、医护、患者和社会四大层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基层医院; 难点与对策

Discuss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plans of Implement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rimary Hospital/ZHANG Hong-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35):066-068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summary the hospital quality care during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Method:The staff an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ur hospital were summarized,quality care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onduct of quality care from the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health care,patients and four levels of society,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are patient satisfaction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are services 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Quality care; Hospital;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hua County,Wuhua 5144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3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医院医疗和护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和医患关系的拉近。“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感为工作重心和落脚点,已经渐渐成为护理管理的要素之一[1-2]。为更好的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现就本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全院共有17个科室,开放床位380张。2010年年终统计有护士250名,收治病人数1.8 万/年;2012年年终统计有护士300名,收治病人数2万/年。根据2010年卫生部号召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相关精神,本院于2010年5月始选择2个科室试行“优质护理服务”,并于2011年推广至各临床科室,2012年进一步推广至非临床科室。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两个年度内随机抽取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5232例和54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方法:对院内包括护士、医生、管理人员等进行综合的思想观念转变、培训宣传、沟通交流、护患促进等。在院内随机抽取100名医护人员和200名患者,采取问卷形式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实施难点调查,听取意见,并将难点总结为管理层面、医护层面、患者层面和社会层面四大方面。同时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与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院患者满意度。针对于分析的难点制定适合于基层医院应用的优质护理服务的解决对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3.284,P

表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

组别 满意

(例) 一般

(例) 不满

(例) 满意度

(%)

优质护理服务前(n=5232) 4668 478 86 89.2

优质护理服务后(n=5462) 5228 222 12 95.7

3 讨论

显而易见,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进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综合实力。但是在本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也总结出了来源于管理、医护、患者和社会四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与效果。根据笔者的工作与管理经验,现对改善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实施难点及相应对策加以分析总结。

3.1 实施难点

3.1.1 管理层面 院方管理直接影响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传播与执行应用,目前在管理层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遇到的难点主要包括:(1)领导观念陈旧。优质护理服务是近些年逐渐在我国医院内传播起来的一种护理理念,具有创新性,一些老领导由于多年工作习惯和经验,很难迅速将工作理念导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从而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效果[3]。(2)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认识不足。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管理和护理理念,它将直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计划制定与开展实施,但一些管理者对其认识并不充分,仅做表面理解,缺乏对目前各类文献、资料等的研究和深入理解,造成管理方面的片面和表象化。(3)领导能力和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效果受到领导者水平和能力的制约,需进一步提升管理者的素质。(4)管理制度不完善。随着管理时间的延长,院内各类管理制度总会在实践中呈现出各类问题与不足,如未及时修正和改进,则易影响新理念和新业务的开展[4]。(5)奖惩制度不明确。奖惩制度应与医护人员的薪酬挂钩,其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执行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但目前院内存在奖惩不明确现象。

3.1.2 医护层面 医护人员是优质护理服务的直接执行者和表现者,因而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是优质护理服务实施难点的一个重要影响层面:(1)工作量大,人手不足,造成工作负担重,一些医护人员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学习新理念,应用新方法,甚至存在抵触心理。(2)医护人员有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要受到工作压力、奖惩机制、患者反馈等影响,当医护人员心理情绪受到影响时,易出现对新护理理念的消极情绪,而影响实施。(3)工作被动性强。由于患者数量多、要求高,医护人员目前存在对工作的被动执行性,而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即主动性的从患者需求出发,被动护理则影响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5]。(4)护理风险加大。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临床护理风险也不断加大,这使部分医护人员更加畏首畏尾,怕承担责任,从而不能够很好的执行优质护理服务。(5)理念认知不足,方法不明确。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学习和理解不足,造成临床应用的方法存在局限性,同时缺乏创新性,不能更好的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

3.1.3 患者层面 患者对健康质量要求升高,同时也提升了对医护水平的要求,但优质护理服务属于医疗管理理论,很多患者并不了解,这就造成临床出现一些不配合、不理解等现象:(1)患者存在误解。一些患者单纯的认为,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什么都以患者的想法为主,这是错误的,优质护理服务确实建立在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上,但同时要结合疾病本身和护理要素实施,不可一味迁就患者,这就造成部分患者临床不理解而认为是护理工作的缺失问题。(2)患者依从性差。很多患者临床不能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依从性差,造成优质护理服务不能很好地实施与应用。(3)患者主观不认同、不接受、不习惯。患者以主观经验评价临床护理,而优质护理服务大大的转变了以往的护理模式,所以部分患者尚不习惯、不认同,或产生质疑,出现不接受的现象。(4)患者要求过度。临床护理即使以患者为中心,但并非无限度,临床护士工作量大,有各自的护理职能,但少数患者却过多要求,比如完全可以生活自理的患者要求护士进行生活护理等,给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带来了困难和压力[6]。

3.1.4 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因素主要包括:(1)社会人群物质文化水平低,因而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理解和认同度低[7]。(2)社会传播力度不足,造成人们对优质护理服务知晓不足,或存在误解。(3)舆论误导,造成社会人群对医疗护理存在偏见,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8]。

3.2 相应对策

3.2.1 思想观念转变 综合转变全院管理者、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念转变。传统的护理以疾病为核心,而优质护理服务则以患者为中心,即不能单纯的通过对患者生理上的护理来实现护理价值,而应综合考量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尽可能使患者在院期间达到较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感受心理和生理的舒适,对医护工作满意。只有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才能促进医护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和护理实施过程中遵从其理念,应用有效手段提高护理水平。这一观念的转变,不仅要通过全院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宣传与教育,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舆论和宣传支持。当然,转变观念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工作,需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3.2.2 培训宣传 培训教育是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传播方法、共同进步的良好方式[9]。在院内应定期开设优质护理服务课堂,不仅应增加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的考证与讲解,同时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交流平台,使临床的重点、难点、好的方式方法、创新观念等得到传播和大范围的推广,从而提升全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培训还应与考核挂钩,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培训的目的,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人心。当然,考核也应与薪酬等激励机制相关联,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3 沟通交流 院内管理者之间、医护人员之间应做好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包括更换科室、换班等,都应提前做好衔接,以避免因间断而影响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还有,管理者和护理人员要充分依照我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通知,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点,实施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工作评价和工作改进,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以互相传播经验,综合提高。

3.2.4 护患促进 护患关系本身就是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标准之一,护患促进和改进护患关系可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明确工作特点和工作方法,进而达到预计的护理效果。护患关系的促进来源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面,临床应注重积极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充分获得患者信任是根本,激励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的方法,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则是目标[10]。应注意将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及方法应用于临床患者,从而提高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同时不可忽视院内的护理环境以及病床使用情况等,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便[11]。

参考文献

[1]霍丽萍,张秀琴.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2):3236-3238.

[2]范喜英.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93-1394.

[3]蒲丽莎.新形势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误区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2,2(2):180-181.

[4]陈艳,谭祥娥,陈华琴.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实习护生带教难点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5):58-60.

[5]汪玉萍.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375-376.

[6]冯丽,赵学梅.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难点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1,11(11):173-174.

[7]缪慧祥.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实践中的难点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2,6(6):182-183.

[8]龚俊山.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军医,2011,13(6):1152-1153.

[9]冯雪兰,黄凤霞.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6):545-546.

[10]吴明华.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71.

[11]金艳,刘雪莲.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为契机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58-60.

(收稿日期:2013-09-04)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下一篇:操作风险等级评定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