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电话黑洞

时间:2022-10-14 07:46:24

违规电话黑洞

编者按

虽然我们对违规电话市场的“繁荣”有所耳闻,业界专家和分析人士对这一市场漏洞的分析预测,也已颇让人警觉,但是我们所了解到的违规电话的现状,还是足以使人震惊,也令人担忧。明目张胆的违规生意、难以判断的种种滋生原因、层层渗透的渠道组织……笔者深入违规电话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违规电话的生意链已经现形,并且线路清晰,而整个市场所达到的规模,以及由此构生的市场黑洞,骇然凸显。

一年半以来,“违规电话”正通过地下推销方式,在小型企业及SOHO办公市场、黑话吧和公用电话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加上由此涉及到的语音接入网关设备、VoIP电话等,总体规模之大,已经不容忽视。一方面,违规电话正在给运营商带来越来越多的损失; 另一方面,也使正在使用这些业务的客户们身陷无从控制的风险。

“可以同时8部电话向外拨,不分本地或者长途,一律每分钟八分二。”2006年12月26日,在北京市北三环青云当代大厦旁的茶馆,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向记者开出了所谓“最后价码”,八分二,即0.082元人民币。

就在第二天,我们又通过电话方式联络到湖南长沙某“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对方答应以更低的“七分四”的价格提供服务。然而,使用该公司提供的电话业务,我们还必须购买一个接入网关,以及拥有宽带接入到互联网。“我们的电话质量上和电信、网通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价格要比它们便宜得多。”销售经理在电话里告诉笔者。

然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以下简称《电信条例》)中明确规定,“基本话音通信服务属于基础电信业务”,同时,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经济实体,“必须国家控制不低于51%的股权或股份”,而从事基础电信业务,也“必须拥有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此外,电信网码号属于电信资源,由国家“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基于以上要素,中国内地所有地区,有权从事固定语音电话安装、维护、运营的经济实体,仅包含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通5家公司,而此外所有安装、运营电话的业务和商业行为,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随着笔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这种电话是在《电信条例》明令禁止的非法地带违规操作,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生意链条,甚至这种电话已经“打”出了规模惊人的电信业漏洞。

违规生意明目张胆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违规电话市场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仅仅通过其他途径“采访获知”,我们假扮成一家迫切需要低价电话以降低日常运营成本的小型外贸服装批发商,提出的主要通话需求是:因为分别在北京和湖南长沙有自己的业务点,两地之间需要进行频繁联络;而根据公司的业务特性,我们需要长时间、高频率地位于江苏、浙江的上游生产商和批发商联系;另外,我们还需要有较多面向欧洲南部国家发起的电话呼叫。

“我们提供的‘VoIP电话’服务能够充分满足你们的需求,而且价格绝对低廉。”一家违规电话运营公司的销售经理对我们说。我们注意到,也许是为了刻意回避其公司业务的“非法性”,这位销售经理把这种违规的电话业务也模糊地称呼为“VoIP电话”。然而,根据《电信条例》和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作为增值电信业务的“IP电话”,利用的是公众网络基础,而不应当具备接入传统电话网络的能力。因此,该销售经理所提到的VoIP电话,不过是“指鹿为马”。

另外,根据信息产业部2000年的《关于开放我国IP电话业务的通告》,只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吉通公司、中国网通、中国移动5家有经营许可证。通告还指出:未获得IP电话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经营IP电话业务,违者均按违规经营电信业务论处。

但是很显然,暴利趋使下的违规电话经营者仍在“顶风作案”。在调查中,为了让笔者对其所提供的电话服务更放心,多数销售经理甚至热情地让笔者现场试用电话,以感受“话音质量、接通情况”。“我们提供的‘VoIP电话’,可以拨打国内所有固定和移动电话,拨叫方式和普通电话无异。同时,如果对方是手机或者来电显示电话,也可以直接显示你们的电话号码。”该销售经理表示,“我们的这套系统,既可以和你们现有的电话绑定,也可以另行采用我们的电话,那样座机费都可以省了。”

由于“国际电话业务尚未开通”,该销售经理表示,可以帮助笔者联系到另外的“国际业务平台”。最后,为了确保“使用无虞”,他表示,通过网络查询时,账单会以每分钟0.15元的价格显示结算,但是实际费用仍然是按照“八分二”计算。为何要如此麻烦,具体原因何在,尽管记者一再追问,他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无法说明。

笔者质疑,私营公司提供的“VoIP电话”,既然和传统固定电话之间实现号码互通,又为何没有座机费用呢?该经理也不能做出说明,而是含糊地表示,“我们的服务器在南方,通过网络可以接入到中国电信里面。”

笔者就此种业务类型,征询了数家开展类似业务的公司,得到的答案也都完全类似:已有异常便宜的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即将开展(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开展)国际电话业务。

与此同时,另一种单向性电话业务,也正在流行。北京某美术创意公司正在使用该种电话业务,该公司位于东四环附近的一栋商住两用楼中。“价格是每分钟7分钱,而且每100元钱可以充值150元,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相当划算,而且质量也还行,惟一不足的是它只能打出去、不能接进来。”该公司的拥有者、26岁的总经理李先生说。

李先生所提到的这种电话,除了“只能打出、不能打入”之外,还需要在安装时购置“接入网关”,“一个网关700元,可以接4个电话机,也有接8个电话机的,价格是1300元。”他说。笔者试用表明,在拨打手机或来电显示电话时,显示为一系列数字号码,表明该号码属于“虚拟电话”范畴。“向我推销该种电话的公司告诉我,是有人帮他们从网通内部‘扯出个端口’来的,这种业务现在可挣钱了。”李先生说。

“除了小型企业之外,话吧、街边公用电话,也是我们正在着力发展的主要市场。”张先生告诉笔者。在海淀硅谷电脑市场拥有一个柜台的朱先生如今的主要销售产品,便是尚阳科技的接入网关,“卖设备其实并不怎么挣钱,真正挣钱的是卖电话服务。”他说。在张先生处购买尚阳科技的接入网关,最便宜的价格分别可以低至560元(四口)和880元(八口),“我给话吧和公用电话的价格是8分钱/分钟,给企业的是1角/分钟。当然,都还有得谈。”

在笔者所见到的诸多业务介绍和宣传单上,诸如“超强的抗封杀能力,让你永无网络电话被封杀的烦恼”、“话资费低廉、服务优良”、“超强抗封杀能力!诚招地区级经销商及合作伙伴”之类的口号赫然在目。据笔者调查,一些实力强大的违规电话运营者,正大肆招募,进行层层渗透,其业务蔓延之快让人震惊。

地下运作的几种可能

摸底调查的结果,反而模糊了早前业界的判断和专家分析所得到的结论。

此前,有分析师和专家表示,和国外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是中国地下电话市场迅速膨胀的主要原因: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国外,寻求落地,然后再通过国际电话业务接入中国电信运营商。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操作手法固然可以帮助VoIP电话实现“从中国发起呼叫、在国外实现落地,再最终回到国内”,却无法实现如此大的成本优势,也无法让国际运营商(即使是小型运营商)获取足够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可实现程度差。

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式则是,“实力人士”可以从运营商处购买到PSTN网络的接入,方式既有“包月”,也有按照接入线数计费等,而后,通过转卖这种接入给其他社会公司,或者自行组建公司开展电话业务,赚取更大利润。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的方式是,“运营商内部掌握一定技术手段和权力的人,会在‘外面’拥有一部分的公司股权,而后偷偷开放端口、提供接入,即使一个端口被发现后关闭了,也能够在不长时间里开放其他的可用端口。”某运营商的一位经理私下里对笔者说。他对违规电话出现、有可能存在的背后运作可能,给出了新的解释。

“运营商内部人员私自开放接入端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说,“如果选择在国外落地,成本优势就不明显,如果选择在国内落地,那么就必须要接入运营商的网络中,而运营商网络设备维护部门的技术人员,不仅懂得技术、更善于将开放端口设定得更为隐蔽;同时他们也属于管理人员,监守自盗起来也较为容易,这就给技术腐败带来可能。”

我们的调查显示,违规电话的接入,往往通过异地方式执行。例如北京地区从事该类违规电话业务的公司,往往服务器架设在外地某城市,再通过当地IDC,接入到第三个城市,再接入到运营商的语音网关。“也有一些不成熟、铤而走险的做法,不走第三步,而直接将服务器本地接入到语音网关,然而这样做的风险较大,只有那些获得了接入批发的人才敢做。”他说。

由于运营商在计费系统上执行的是“固定电话被叫免费”、“移动电话接听由移动运营商自行计费”的模式,这使得违规电话在跨运营商呼叫时,容易被忽略并且难以被追踪。所以,他们的行动显得相当隐蔽,这也是为什么提供违规电话业务的公司,不嫌麻烦、层层转接的原因所在。

“最大的投入是一个端口、一台服务器,而产出则是纯利润,如此高的回报率,自然吸引人。”这位经理说。而由此产生的电信设备维护、电话线路维护,已经全部转嫁给电信运营商。

某运营商内部技术部门一位管理者向笔者表示,对于当前市场里的非法接入状况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有人在内部搞小动作”这样的传闻确实听说过,那位经理所提到的“技术腐败”也是可能存在的,“或许中国移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少一些,一方面因为中国移动没有固定电话业务牌照; 另一方面,一旦有人试图通过接入中国移动网络,再转接到固定电话网,那么势必会引发网间结算,而中国移动计费系统是几个运营商中最为完善的,一定会容易地被追查到。”他说。

“就我所知,中国电信在市场上也在推广较为便宜的电话,在操作上也灵活许多,但还是因为有很多规定,限制了这一业务的推广效果。”他告诉记者,中国电信业也在面向企业提供0.1元/分钟且可以免除座机费这样的低价电话业务,但是这项业务的对象很有限――企业每月通话总费用必须达到一万元。而这只能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消费得起。

根据我们的调查,中国网通也有类似的政策,可以让企业免除座机费、也享受最便宜为0.11元/分钟的通话资费。然而,和中国电信类似,只有月通话费用达到1万元以上的企业才能够享受该优惠资费政策。但他更强调,只有采用运营商的合法电话业务,才具有保障能力,“不会发生因为违规端口被封而不能打电话的情况”。

受伤的不止是运营商

就在电信运营商或因为公司政策、或因为运营成本,而不能使用超低价格向小型公司和SOHO办公提供通话业务的同时,违规电话运营者们却很懂得“使用”大产业环境带来的便利,借“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的“东风”,更加便利地推广其电话业务、蚕食正规商业电话市场。换言之,在违规电话肆虐的过程中,受到伤害的,不仅是提供基础电话业务的固定电话运营商,以及通信业务毫无保障的小型企业,也包括国家正在着力打造、巨资投入的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大环境。

例如,前文提到的从事“IP电话”业务的公司宣传彩页上,赫然印着“商务领航”等字眼,而其他大口号,诸如“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全国百强县市信息化工程”等,笔者也在其他违规电话的销售公司经理处屡有听闻。

“商务领航”是中国电信主导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推动实际业务的品牌之一。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本身属于“众厂商搭台、政府打乐器、中国电信唱戏”的组合,组建目的是帮助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网吧、电话吧实现计算机应用、OA、接入、电话等各个层面的应用,同时也实现为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有所贡献的大目标。然而,违规电话提供者们,既有效地利用了中小企业宽带接入的便利,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商务领航”的口号,并最终将其落实到超低资费的“IP电话”和“网络电话”上。

虽然有少数中小企业用户贪图便宜,知其不法而不顾;但多数的中小企业用户是被违规电话经营者的推销伎俩所蒙蔽,从而陷入违规电话经营者精心设置的利益圈套中。中国电信技术部门的一个管理者说:“用这种违规电话,虽然能够短期内将其企业通话成本降低,但是却没有任何保障可言,这也是这种业务只能在小型企业、黑话吧得到应用,而正规的公司却不敢选择它的原因。”

事实上,在笔者直接告知一些中小企业用户其所使用的电话为违规电话时,他们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担心。

不只是中小企业,笔者调查发现,湖南省某县级市的多数计时收费公用电话,都已经被“只能拨出、不能打入”的违规电话所占据,中国电信的电话通常只是一个摆设。经营者表示,这只是为了防止被工商查抄,而“不得以”增设的一个正常电话,“这个电话几乎不挣钱,也很少提供给外人打,因此有时每个月的收入还不够交电信公司费用的。网络电话就不同了,因为便宜,所以很受欢迎,人家打的时间也长,而对于我们来说,时间越长,挣钱越多,而不能仅仅从价格上来看。”即使在资费政策相对保守的北京地区,违规电话带来的冲击力度,也已经很明显,例如在北京火车站西站附近,也有类似的网络电话可用,而资费方式是“全国范围直拨0.15元/分钟”。

根据我们的调查,虽然违规电话业务出现时间已经不短,但只是在寻求到“面向小型企业、话吧,以及公众电话”这片市场之后,业务才大面积开始启动。自2005年下半年从二级城市起步,经过2006年一年的发展,违规电话已经隐蔽性地覆盖了很多主要城市,并正在向北京、上海、广州蔓延。同时,由于能够帮助小型企业在降低成本上取得“实绩”,违规电话(包括非法座机电话和违规电话)也正在迅速地向三级城市,甚至发达省市的县级地区迅速扩散。

业内人士估计,一年半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违规电话”业务,导致的运营商收入损失和网络运营成本,加上市场中销售的违规电话使用的语音接入网关、网络电话,以及由此带给非法运营者的“丰厚回报”,总体规模已经接近,甚至有可能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之多。然而,如此大的商业漏洞如何堵住,单纯指望通过运营商降低价格,并不是根本之道――违规电话本身做的正是“一本万利”的非法业务――除了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违规电话业务外,运营商也必须教育各种企业用户,使其更加关注到服务的价值所在、业务稳定的价值所在。

评论:逆水行舟岂能不累?

有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不善变通,成为电信运营商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特别是电话业务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然而,再变通的业务,也应当考虑到现实成本,要解决“违规电话”问题所带来的问题,变通,或者降价,并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由于中国基础电信运营业特征,使得运营商们在是否尽早推进VoIP电话业务上踌躇不前――即使VoIP是未来趋势的观点,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肯定,中国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似乎还难以接受这一趋势给现有业务带来的潜在威胁,它们不愿就此轻易改变传统电话业务,也没有能够迅速开展和大力推动VoIP业务,而这反而给了违规电话更多的发展空间。

虽然几大运营商从2006年春天就已经开始测试VoIP业务,但这项业务却一直处在测试中,尚未有任何推至商业阶段的消息。

另外一些消息则完全相反,例如美国的互联网电话公司SunRocket推出的某些电话业务,包括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向35个国家无限制地拨打电话,其中包括免费拨打固定电话,和以几美分/分钟的资费拨打国际移动电话。再例如,微软正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统一通信平台,其核心之一,也是开展基于VoIP的企业语音通信; 而在VoIP设备市场占据第一份额的思科,也正在着力推动基于VoIP和视频的“统一通信”概念。

如此对比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公用电话选择违规电话,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它们并不真正了解这类电话在业务保障上的缺陷,以及该业务对国家政策的违背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固定运营商没有推出有效降低通信成本、帮助小型企业降低电话费用的电话业务。

一方面,VoIP电话业务没有能够迅速开展,另一方面,现有的商业规则,也使得更多的优惠向大中型企业客户倾斜,而中小型企业的通信需求,并没有得到真实有效的关注。例如中国电信对于0.1元/分钟电话业务提供的门槛限制(每月一万元电话费),就足以将大部分“小型”企业挡在门外。

要解决违规电话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既然VoIP是未来趋势,在应用VoIP最为适合的中小企业市场上,反而逆水行舟,岂能不累?(文/赵焕然)

采访手记:如何消除非法电话生存土壤

自2006年10月下旬开始调查违规电话,断断续续地跟进,直到现在写出稿件,已经3个月有余。

对第一线的接触,和曾经的预想有所出入,而整个明察暗访过程,也显得较为有趣,接触的人也形形。正规军(运营商的销售经理)和游击队(违规电话销售经理)相互羡慕;公用电话老板和中关村卖语音网关的各司其职、各挣各钱,他们甚至不会认为,他们所挣的钱本身就是违法的,属于盗用国家电信资源;电信运营商的销售经理对控制语音网关的少数“技术腐败”人员,怀揣着既痛恨又羡慕的心态:痛恨其在外搞低价电话,自己业务难做,羡慕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来全不费功夫”(该经理语)。同时,也有一些运营商内部员工,对PSTN网络接入“批发”现状感到不理解,“既然基础电信业务只有运营商自身可以开展,批发出去,不正是给自己添麻烦吗?”有人如此对笔者说。

一度以为,违规电话市场只属于小旮旯,并不会掀出什么大问题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违规电话的发展速度之快,以及它所带来的破坏力之强,远远超出预计。

对于运营商而言,“技术腐败”现象必须得到重视,并加以严格监督和惩处――如果只是单个人员,跨地区内外勾结、联合盗用运营网络资源,还可以看做个案的话,那么,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势必会使情况更为严重,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对于小型企业用户们来说,能够降低企业运维成本,本是好事情――而这,本应当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最应当积极努力的方向。如今,违规电话在部分程度上起到作用,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坦白说,我们并不希望单纯见到,一阵风地“针对违规电话市场的整治”,或者在电信运营商内部“抓出内鬼的典型”,我们更乐于见到,运营商能够根据当前混乱的违规电话市场,看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需要运营商提供哪些切实可行,且资费更有吸引力的业务,而从根本上消除违规电话的生存土壤。

对于小型商业用户来说,也应当对违规电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不能使用”这样的现状有所了解,而不是紧紧贪图一时的便宜。当然,这也需要运营商能够面向市场,做好客户教育工作。正如同一位长时间在电信行业打拼的职业经理人所说的,“市场某种意义上,是培育出来的,而客户的认知,更多程度上,则是教育出来的”。(文/赵焕然)

上一篇:SOA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等 下一篇:数字家庭高清电视CES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