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

时间:2022-10-14 07:38:05

试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员工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水平高低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企业招聘人才的重要判断之一。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就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计算机教学中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真正成为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对此,本文以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实用型人才培养

当前,企业非常需要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这对各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要求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实用型人才。为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职学校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学校的计算机实用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行业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专业一再成为学生就读的热门专业,因此当前市场表面形势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许多学生在毕业以后都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了中职计算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呢?这都是因为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的人才已经脱离了社会企业所需的人才要求。比如,打字快速的打字员,他却不会使用打印机,不会换色带,不会使用与计算机相关联的其他设备,那么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计算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许多中职院校中,他们把计算机技术课程分为了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教师在课堂教授时,仅仅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学生是很难进行消化的,就算熟悉理论知识也无法真正的运用到计算机操作上。造成了一些学生基础知识强,但是实践操作却不理想的结果。因此,应该合理的设置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课程进度来安排实践。

2.教师缺乏教学激情

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可是当前的一些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上,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激情,授课过程中麻木不仁,这样的情绪会很容易传递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听课质量受到影响。其中造成教师缺乏激情的最终原因是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回应,长此以往,教师就失去了教学的激情;同时,教师本身不够重视计算机教学,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激情。

3.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落后、老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可是许多中职院校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旧、落后,没有及时更新,计算机配置偏低,教学软件落后,设备出现问题以后不能及时进行维护,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机会。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门一直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能够有效的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中职院校通过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实践操作,让学生将计算机理论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实用形人才,这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好的基础。当前的社会对计算机实用型人才越加重视,拥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一个必备条件。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能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策略

1.优化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满足社会需求,科学合理的安排专业课程。职业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发展课程,深入各用人单位去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岗位知识要点与具体要求,让课程设置直接指向工作需要。课程的设置不是追求有多少和有多广,而是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要。计算机的课程种类繁多,因此必须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进行学习,不然学生很难找到发展重心。

2.转变教师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秩序的组织者,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想要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要饱含热情,用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加入到学习当中,进而促进教学顺利进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增加计算机培训的实习岗位机会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中院校计算机教学都不怎么重视实践教学,这造成了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岗位工作。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例如,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企业工作现场作为课堂,明确实践任务让学生进行模仿探索,然后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纠正,并把其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和强调。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这种增加计算机培训实习岗位实践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减少今后就业时的心理障碍,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把企业实践融入到校本教材中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校本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必须明确的指出教材实践特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主要线路,围绕着岗位能力的情况,突出教学特点。校方应该与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校本专业的职业能力检测中,并让其参与到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让教材中的每个案例和项目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各中职院校必须重视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课程的设置,与企业进行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经验和学习机会,全方面的锻炼学生,使其成为一个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灵健.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研究[J].才智,2015,12:29.

[2]赵立新.探讨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6:165-166.

[3]韩骞赓.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3:61.

上一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融资路径研究 下一篇:初中地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