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地蹲下也是一种美

时间:2022-10-14 06:38:41

艺术地蹲下也是一种美

摘要:本文从学生个体心理辅导案例入手,探讨了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矛盾的方法――艺术性地蹲下。希望广大教师产生共鸣。

关键词:蹲下;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101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礼记》

一、背景描述:一件不愉快的小插曲

案例情境呈现:

笔者班上学生叶××,对于学习,可谓兴趣缺乏,且脾气较拗。家长会上,曾经听他的母亲介绍,他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主要靠母亲晚上替人看车棚来供养。跟他的交流,笔者一直都采取比较宽容平和的态度,因为,笔者相信,如果笔者对于他的态度是强硬的,那他的态度一定会比教师更强硬。但有一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最后一节自修课上,他的表现较差,纪律委员把他的名字报到笔者这里,于是,放学后,笔者就把他“请”到了办公室。刚进入办公室,他就对着笔者说:“你有什么事快说,我还有事!”听到他这种讲话的语气,笔者也没好气地说:“我还有事呢?你自修课上什么表现?”“什么什么表现?干吗人家不记,就专门记我?狗腿子……”听他这一骂,笔者更没好气了:“到老师办公室还骂人,态度好一点!”“我的态度就这样,你有什么话快点说呢!”听他讲话催促的语气,笔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顺手推了他的肩膀一下:“我还有很多话没对你讲呢,催什么催!”“你推什么推?”他的表情变得很阴沉,当时笔者还在气头上,没注意到,又推了他一下,并说:“推一下能把你怎么样?”没想,他的眼眶一下子红了起来,脸色也变得很气愤,拿起书包就往往门外走去。“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呢,你先站住!笔者的呼喊没有留住他的脚步,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当时笔者是又生气又难过,原来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笔者感觉自己又让问题加剧了,明天笔者要怎样面对和处理呢?在办公室坐了半个小时后,笔者饭也没吃,马上打的去了他家。

他家铁门紧锁,问了好几个邻居,笔者才了解到,他每天晚上去他妈妈工作的车棚,十点多才回家。于是,笔者又马上赶到了邻居们指点的那个车棚。见到他妈妈,通过了解,笔者知道了每天晚上,他都在车棚附近的舅舅家写作业,且每天要赶回来给他妈妈送饭。了解了他急着回家的原因,笔者感到该和他单独交流一下了,如果单单靠家长去责备他今天在学校的表现,笔者相信效果肯定不好,他也只会当教师的家访是为告状。于是,笔者找到他舅舅家,想和他沟通一下。没想,他一见到笔者,马上避到阳台上,一句话都不跟我说。但当时的笔者并没有气愤,而是到阳台上先跟他表明了自己此次来的目的并不是为责怪他,而是想向他道歉,不知道他回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也不该推他,并想以朋友的身份,换个地点,不要在学校里与他交流。起初交谈的气氛很僵,在笔者和他讲了很多有关教师平时注意他的细节,如有时笔记记得较认真、卫生不用教师监督等之后,他的态度才稍有缓和,也愿意和笔者谈话了。

笔者发现他在舅舅家谈话还比较拘谨,于是笔者就让他和自己换个地点聊一聊。我们选中了肯得基,笔者又约上了班里几个和他较要好,也比较让教师头疼的学生,一起相聚肯得基,笔者想利用这样一个机会,了解一下他们的心理,也许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更容易与他们拉近距离。那天聊天的效果是出奇得好,气氛轻松,就好像朋友一样,很多他们平时不想让教师知道的事情也都愿意和笔者交流。

二、主题分析:沟通从“心”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快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告诉你。”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总难免有隔膜,有心理防线,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是如此。学生总认为教师就是管自己,内心世界,让教师知道了对自己不利,还有学生最害怕的就是教师通知家长来校或家访,因为认为教师只会向家长告状等等。艺术地蹲下来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教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 诚心――用心教育的出发点

在班级中,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或因为行为上不够规范,受到的批评较多,在同学中也时常受到埋怨,来自于教师、同学和家长的歧视、批评,使他们在学校中受到了冷落,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动静,他们就变得很敏感,对教师的教育,即使是真心诚意的教育,他们也是心存戒备。但这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中,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他们也渴望进步,期望成功。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尤其是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更要心平气和,真心相待,要努力使学生相信教师这样做是为他们好,切忌动辄当众批评,挖苦,翻陈年老账,体罚或变相体罚,因为这么做,只能加强师生对立,增加教师工作的难度。

2. 爱心――用心教育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爱得越深,教育的效果就越大。当然,教师的爱要细致而严格,爱学生不是一味地溺爱学生,而更要有严师之威,不仅要给各类表现好的学生,更要给所谓的“后进生”以教师之爱。但仅有爱是不够的,教师更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明确人生的价值,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把学习与国家建设联系起来。

3. 耐心――用心教育的必要环节

一般地讲,“好学生”听话,接受教师的教育快,教师在感情上与这些同学比较接近。但教师的工作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否则,教师的工作就不能算成功。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中学生感情易冲动,情绪易波动,行为也常常变化无常,心理承受能力差而敏感,但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所以,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教育学生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当学生工作出现波动时,要客观地分析原因,包括主客观原因,分析波动之前的先兆,以及规律性的现象。然后,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工作中适时提醒学生,做好诱导工作,最后消除波动。

4. 信心――用心教育的动力

如果“耐心”是侧重于学生而言的,那么,“信心”就是针对教师讲的,作为教师,应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来说犯错误是难免的,这时,教师的心态就显得十分重要。不要因为学生出现反复,就丧失信心,放弃教育转化工作;也不要因此而出现急躁情绪,对学生出现恨铁不成钢的言行。此时,教师更要冷静地分析思考学生出现反复的各种原因,再努力帮助学生,教师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工作,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工夫,对症下药,教育出现成功的那一天就会到来,但要得到这一结果,教师自己必须充满信心,否则,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或功亏一篑的结局。

三、细节反思:蹲下来看学生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学生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埋怨学生、责怪学生。其实,距离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站得太高、离得太远。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我们不仅身体要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共享其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件不愉快的小插曲的解决中,如果笔者始终坚守教师的“阵垒”,不“蹲”下来,像朋友一样和学生聊天,这件事的解决肯定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你和学生一般高,就容易走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蹲下来看学生,学生感受到的是尊重,哪怕面对的是学生的错误,甚至是有些幼稚、荒唐的言行举止,保护好他们的自尊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尺。

蹲下来看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错误,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效果较好的处理方式和方法。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这样,“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一块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这时的教育才最能奏效。

四、结语: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因此,我们要说,没有心灵的沟通,没有精神的关怀,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是学校中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班主任更要学会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运用好心灵沟通,让教育的智慧与艺术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扩展教育的领域和内涵,培养出更健康、更全面的“人才”。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确,每个学生在教师的眼里,都是一本截然不同的书,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博大的天地,一个神秘的天地。教育就是要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我们用心灵与学生沟通,用爱心去解析学生的心,让学生用童心读懂教师的真情;让我们献出一颗真心,睁开一双慧眼,谱就一曲沟通交流的协奏曲,托起每一个学生美好灿烂的、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 325000)

上一篇:培养学生阳光心态,打造快乐高效课堂 下一篇:基于“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