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对经贸合同翻译的指导

时间:2022-10-14 06:30:12

功能对等理论对经贸合同翻译的指导

摘 要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本文探讨涉外经贸合同进行英汉两种语码的相互转换,并从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应用大量例证分析经贸合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得出功能对等理论能够保持严肃法律文本中源语与译语间的平衡性,达到“形意双重对等”的结论。

关键词 经贸合同 功能对等 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经贸合同是法人之间为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由于缔约双方一旦签订合同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约束力,作为专业性极强并牵涉到双方当事人经济利益的法律文书,经贸合同本身在制定时就有严格的要求和原则,如格式规范、结构严谨、表达准确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科学的翻译理论,还应采用适合经贸合同的翻译技巧。

1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被誉为翻译史上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纳入翻译标准之中的第一人。直到《翻译理论与实践》(1969)一书出版,奈达对“动态对等”的定义做了详尽的解释,他认为“所谓动态对等,是指译语接受者与原译接受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是和源语言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仅是信息内容上的对等,还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奈达还提出检验翻译文好坏的标准并不是原文与译文语言形式的相符合,而在于译语接受者是否和源语接受者的反应是否一致。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2功能对等理论在涉外经贸合同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从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分析涉外经贸合同英汉互译的方法。

2.1词汇对等

经贸合同中常常会出现专业词汇、缩略词、金额词等让译者棘手的词汇,其翻译在意义和形式上均不能随意处理,尤其是意义不得有误,下文将重点阐述如何翻译公式化词汇以及如何实现动词、名词之间相互转化。

2.1.1公式化词汇的翻译

经贸合同中常用固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包括专业术语、固定搭配和缩略词,其译法相对来说也比较公式化,如“force majeure”只能翻译成“不可抗力”,“arbitration”为“仲裁”,“L/C”是“信用证”的缩写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确保准确、精炼,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借助词典,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义上的对等,使译语接受者与源语接受者对文本产生相近的反应。

2.1.2动、名词的转换

由于名词化结构能使英语文本的文体显得庄重和客观,英语在选词上偏向名词。然而中文的习惯与英语恰恰相反,中文文本多选用动词表达,动词表达越多,文体就越正式。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应准确地在译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因此,为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在无法做到绝对的形式对等时,应改变原文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目的。在经贸合同这种正式文件中,英文译本需保持名词化结构,而中文译本坚持动词主导结构。

2.2句法对等

作为国际经济交易的法律文本依据,尽管经贸合同句法以陈述句为主,但句式错综复杂,常用公式化语言和被动句,并用多种从句和并列结构。

(1)公式化语言的翻译。合同逻辑严谨,因而存在大量译法固定公式化语言,在开头和结尾中最常见。例如经贸合同常以这样的形式开头:“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贸易,有关按下列条件签订本协议”、“本合同由卖方 XX 和买方 XX 于 X 年 X月 X 日订立”。在翻译上已形成相应的模板。

(2)复杂句的翻译。经贸合同为保证句式庄严、条理分明,常使用大量复杂句式结构,如从句结构和并列结构。此特征在英文合同中表现更明显,常常会在主句中插入多种状语、定语等附加成分以突出严密的思维和清晰的层次。英语中这种复杂的结构在语义上也有重要作用,可以在主句中加入时间、地点、作用、依据等信息,不仅有效地传达合同信息,还能填补漏洞;而在博大精深的汉语中,过于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相反会引起歧义。因此英译汉时,译者可根据汉语句式相对简练、动词较多、标点较多、语序固定的表达习惯对英文表达充分、结构冗长的句式进行重构,反之亦然。在对语义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句子结构,找出主句,合理插入附加信息,并完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转换。处理复杂句式时推荐的翻译方法主要为并用调整句式和拆句,当译文不符合译语接受者思维习惯或表达不清时,还要加入补译法。

(3)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根据中英习惯,汉语里主动语态用得较多,而英文中习惯用被动语态,在翻译时需注意主动与被动间的相互转换。

2.3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也称语篇对等。语篇是一个具有连贯和衔接的单位,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序列得到实现,而这些序列式由彼此相关的成分组成,起到为某一个总体修辞目的服务的作用。语篇对等就是把整个语篇看作一个单位,将连粘性(cohesion)和连贯性(coherence)同时考虑进翻译中,达到结构和语义上的双重对等。

2.4文体对等

简单说文体是文章、作品的体裁。译者在翻译前首要任务就是分析文本的文体类型、掌握其文体特征。不同文体有着不同语言特征,若译本和源语的文体类型出现偏差,就无法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按照奈达对翻译质量的衡量标准,此译本将被划分到不成功翻译中。经贸合同处理的是法律保护下的经济活动,因此翻译时选择用词和句式时需使用经济合同专业术语和公式化句式突出其正在进行的活动内容。合同双方是平等的交易关系,翻译时需要展现双方平等地位,既不能流露威严感也不能有轻松随意感,禁止使用命令或祈求口吻。合同的交际渠道是书面形式,并需双方签字确认,属于正式语体,结构规范、严谨、详细,遣词造句严肃、专业、准确,翻译必须保持源语中的正式文体。

3结论

在选择支撑合同翻译的理论时,在动态对等原则下考虑译语接受者感受的功能对等理论无疑是优先选择。由于功能对等理论在要求语义准确的同时还对结构、逻辑作出了强调,该理论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与经贸合同特征基本相同的法律文书。功能对等理论更加注重源语与译语间的平衡性,以达到“形意双重对等”为目标。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可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能达到准确的目的,还能掌握对语言语篇特点、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E. J. Brill, Leiden, 1969.

[2] Nida 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E.J. Brill, Leiden, 1964.

[3] Nida E A, Waard J D.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 New York: Thomas Nelson Inc, 1986.

[4]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 哈蒂姆,梅森.话语与译者[M].王文斌,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 姜秋霞.外事笔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 马慧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 孙万彪,王恩铭.高级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9] 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0] .浅析商务合同的词汇与句法翻译技巧[J].科技文汇,2009(10).

上一篇:浅议如何培养学生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 下一篇: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