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14 04:29:44

浅析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摘要】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相比,新课标的颁布和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语文课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观念变了、教学方式变了、学生地位变了、课堂气氛变了……语文课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具优势,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在这背后,也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对待语文教学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我们深深感到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表达交流、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等多种能力。语文教学就要为造就这样的一代新人发挥其重要作用。这也是因为语文学可作为母语教育的基础学科,所承载的既有学生学语文,提升能力的一面,又有对学生思想感情和人格价值导航的作用。

二、正确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这一教学思想。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前的教学过于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探究及对人文精神的宣扬。现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有部分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有些偏差,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是热热闹闹的。重形式、轻效果,课上又是表演,又是合作,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终连本节课应传授的知识也没说清楚。教师把精力花在设计形式上,而忽略了本质的东西。不要忘了语文姓“语”,切莫让形式架子喧宾夺主。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教学环节、教学形式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既不能只注重形式和人文教育,而忽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方法的探究,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文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将二者合二为一,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显语文教学本色。

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不同,所担负的责任故不相同。教师为教育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而教学是服务。课堂上切忌出现凸显教师“自我”,追求花样教学,吸引眼球,博得掌声,更不能盲目效仿。学生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学生心灵智慧之火,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实”与“活”。所谓“实”即求真务实。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花架子少了,学习目标明确了,训练意识增强了,教学效率提高了。而“活”则是使用教材活,学习方法活。新教材的编排有很大的弹性,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思维。而合作学习,要努力做到有目的的合作,有实效的合作。给学生明确的问题,合作过程要有思考、有议论、有交流、有补充完善,力求使每一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都得到提高,达到合作双赢、合作共赢之目的。英国大艺术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对换后我还是一个苹果;而你一种思想,我一种思想,交流对换后,我就拥有两种思想。”这也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合作学习走过场,要真正体现它的价值。从客观的角度讲,我们的班容量很大,课堂上,不可能给每一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合作学习就弥补了这个缺憾,给每一名学生搭建了听、说、读、议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深入研究问题、探讨问题,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总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新课标的有效实施以及小学生自身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否,更是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关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工作能力、素养的培养。只有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自身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证研究 下一篇:解析幼儿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