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画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2-10-14 01:47:12

探讨国画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角色定位

[摘 要]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和精神文化产品,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以更广阔的视野探讨其新的角色定位,找出可行的定位策略,不但可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在广阔世界文化市场上,博取重要的份额,而且有利于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以及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画;全球化;中国文化;角色定位

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须以更广阔的视野探讨其新的角色定位,找出可行的定位策略,从而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好地传播中华悠久文化并传递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一、国画在全球化视野下需要新的角色定位

在全球化的今天,依托科技的进步,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不断更新和发展;依托交通和通讯工具,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也冲破不同的区域和国界束缚。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而且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享受到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在这个背景下流动而带来的好处。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和精神文化产品,自然也不例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新,发展和交流,必然在文化消费市场上同普通民众相遇。根据当前全球化背景将国画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其一,有利于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其二,有利于结合当前形势,通过吸收各种多元文化来丰富国画的内涵,将其纳入全球化的视野,让更多的世界各国人民通过中国画;其三,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博取重要的份额。

二、国画在全球化视野下新的角色定位

国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国画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但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西方的绘画艺术也从她身上汲取良多。由于互联网的渗透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画不但秉承原有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的功能和使命,而且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角色定位。

1、国画是联系和团结全球华人的重要文化纽带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渊源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神州大地上的灿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是团结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的精神支柱。

海峡两岸的国画交流更是多层次地多方位展开,美术馆及美术院校广泛开展了人员交流,互通经验、分享成果、深化合作,同样硕果累累。引人瞩目的有2009年6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和谐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展出了著名书画家康成元、薛涛、田伯等的15幅丈八巨幅书画作品,两岸同胞携手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进了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为弥合两岸隔阂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2、国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延伸的重要载体

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与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相对比,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较慢。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也落后于西方主要大国。相比之下,美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除了仰仗自己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称霸全球外,而且一直依赖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如:好来坞大片、流行音乐、肯德基和麦当劳、可口可乐、CNN等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渗透,从而在全球推广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增强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国画是国粹,承载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对外延伸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自己特殊的使命。国画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充当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延伸的重要载体,才能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国画是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产品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有效提高我国文化综合实力的需要。因此,中国文化进入国际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画是中国文化精品,在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国画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直接意义一是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二是推动与之相关印刷业、包装业等产业的发展和画框、工艺品、刺绣、家具等相关产品的出口;三是确立国画在目标市场的文化品牌形象。因此,国画是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产品,并且在其他相关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方面起着拉动作用。

三、国画在全球化视野下新的角色定位策略

国画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新的角色定位,需要有相应的定位策略,才能成功完成赋予国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振兴文化产业的历史使命。

1、国画的创作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有新视野

国画是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最能反映中华艺术特色和艺术水平,并在材料、语汇、手法和样式上自成体系的重要艺术形式。深厚而广泛的历史性积累与影响,使它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至于得到传承和发展。国画的创作,一方面日益重视自身的文脉传统和艺术规律,更加突显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不断适应社会现实和时代需要,从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和艺术经验中汲取推陈出新的资源。

2、改革现有国画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国画的创作需要培养大量不同层次的人才,一方面能出艺术精品,另一方面能创作出大批符合普通民众消费的国画作品来振兴文化产业。当前,国画教学和人才培养面临许多问题和缺陷。近年来,在艺术学院中学国画的学生比例骤降,国画系成为冷门,甚至部分艺术学院取消了国画系。艺术院校着重普及艺术知识,很少进行艺术创作的个性培养,加上落后的教学方式已严重阻碍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国画创作的与时俱进。

最后,国家鼓励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国画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色产品,自然受惠于国家政策,有利于增强和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骆郁廷.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

[2]熊伟.浅论当代中国画文化标准及语言标准的定位问题[J].艺术教育,2006(8).

上一篇:金融支持郴州城乡一体化问题调查思考 下一篇:工业工程审核在企业持续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