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审计的思考

时间:2022-10-14 01:06:12

【前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审计的思考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传统文明多是单一的文明,现代文明则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所组成的文明体系。没有生态文明,现代文明的内涵就有缺失,体系就不健全,作用就会受限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审计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近期,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此,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认识,从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的高度,将生态审计的研究和实践列入议事日程。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生态意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的统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其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里的全面,既包括经济和社会,也包括人和自然。如果离开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就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劣、资源无节制消耗,那么这样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实现科学发展需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文明的基本要素,和谐是文明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和重要的价值观。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三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传统文明多是单一的文明,现代文明则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所组成的文明体系。没有生态文明,现代文明的内涵就有缺失,体系就不健全,作用就会受限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庞大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机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危害处理率,加强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企业、社区和村庄活动等。

所有这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大量的科技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解决。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审计机关是专门的经济监督组织,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审计机关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其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审计与生态审计的区别联系

严格说来,生态审计是从属于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但二者也存在着不同点。首先是产生的背景不同。环境审计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和损害愈演愈烈,引起各国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受到拷问。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生态审计则是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和组织开展的。

其次是开展的动因不同。环境审计更多地是从人类受到水、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从而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程度的角度形成。而生态审计则是从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资源消耗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形成,因而起点更高,视野更宽。

再其次是审计的侧重点不同。环境审计以环境保护工程和资金使用以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为审计重点。生态审计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审计内容为基础,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的保护、维护、修复,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的营造等。

组织开展生态审计的对策

大力宣传生态审计的重要性。审计机关要借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势,积极做好有关生态审计研究和宣传工作,把生态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为生态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探索开展生态审计的有效方式。今后一定时期,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审计的理念和内容融入到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等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中,逐步探索,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审计的切入点。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各级审计机关需要紧密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本机关审计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审计的切入点,使生态审计更加符合省情、市情、县情。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抓紧培养生态审计人才队伍。为开展生态审计奠定人才基础。

建立审计机关与相关部门合作机制。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切忌“单打独斗”,需要得到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的生态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可以聘请生态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长期开展的生态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可以与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果开发利用机制等,使生态审计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同和拥护。

建立健全生态审计法律法规和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审计需要依法进行。审计机关应当充分依据我国《审计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生态审计。此外,还要进一步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绩效考评指标和评价办法,为生态审计确定具体审计和评价目标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天津市审计局)

上一篇:对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推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