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时间:2022-10-14 12:57:04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工程质量监督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problems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质量监督工作要逐步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检测手段,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检测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推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围绕完善监管方式这个主题,研究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初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若干思考意见。

1.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利于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

质量监督机构因为参加总监组织的基础、主体分部验收、建筑节能分部验收和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兼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这就使得社会各界容易把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于一般质量责任主体。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质量监督机构问责。这一现状的产生,一方面是基层质量监督工作不能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支持,质量问题的出现往往造成公众对整读的偏见和误解,使得质量监督人员承担着不公正的舆论压力。

1.2 不利于充分体现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优越性

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是政府实施质量监管、对工程进度进入与准出的两个重要手段,但是实践过程中,我县城乡结合区域较多工程都是先施工后办理施工许可证,备案机关也仅仅是办理资料登记手续,无形之中,使政府对质量监管的主要手段“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基本上只是通过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行为监督和实体抽查来具体实施,久而久之,就使得管理部门和被管理不问都认为,工程质量管不好就是质量监督机构没有监管好,从而使质量监督机构非责任主体的定位变得越来越不清晰,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优越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1.3 质量监督人员短缺的现场检查不利于强化参建各方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

当前建设工程总量迅猛提高,人均监督建筑面积已经达到十几万到三十几万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工程量,质量监督人员均需要参加每个工程的重要会议已经是疲于奔命,并且还要处理质量监督内业资料,真正花在施工现场检查的时间比较短暂,不可能检查出工程存在的所有质量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一直以来行业自律不够,质量监督人员为了抓好工程质量,频繁地介入具体重复检查工作,不但工作越位,而且容易损害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偏见和误解的升级。长此以往,使得个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越发薄弱,甚至为了隐瞒质量问题,参建各方串通一气蒙骗质量监督人员。

1.4 监督人员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不利于集中精力进行违规查处,责任单位和人员无法得到教育

人均监督建筑面积已经达到十几万到三十几万平方米的高强度工作使得监督人员在现场很少有时间对照设计图纸和验收规范进行细致的抽查。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下,监督人员更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情况复杂的违规处罚工作。在处理违规问题时,也往往是查出问题,仅仅是发出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当罚不罚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政府监督的严肃性,也助长了一些参建责任主体的违规风气,影响了健康规范的工程建设秩序的建立。

2.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2.1 以定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定量检查为主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的提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对工程质量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使以定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定量检查为主。现行的验收标准规定工程质量检测可以分为基本试验、施工试验和与竣工工程有关安全、使用功能抽样检测3个部分。为提高监督巡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辅以必要的精确检测仪器,监督过程中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数量和位置、混凝土保护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和砂浆的饱满度、建筑和安装工程中影响安全及使用功能的部位,对工程实体部位的质量有怀疑的应进行定量监督检测。

2.2 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通过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加大对工程质量投诉问题查处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入诚信档案,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不良记录的公示和社会监督,从而提高各类建筑市场主体的质量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规范信用秩序,推进行业诚信的品牌效应,以此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2.3 建立和突出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和突出施工前事前控制和施工中的主动控制的监督管理。

对施工前的事前质量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监督人员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设计、勘查单位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也是监督机构进行质量监督的主要依据之一。现阶段质量监督存在监督人员不了解监督项目工程情况,仅凭以往经验和到现场简单看看的不良现象,这种做法即不利于树立监督管理人员的威信,也降低了政府监督的严肃性。结合本人以往工程质量监督经验,建议监督人员在接到监督项目的图纸后应进行细看,列举出质量监督的重点并在项目办理完施工许可证后组织建设单位、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将工程质量监督监督的时间、关键部位 / 节点、要求向各单位进行交底,以便于日后监督工作的顺利展开。

对施工中的主动质量监督管理中,质量监督人员管理应围绕三大部分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监督管理,而三大部分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阶段屋面、外墙、外窗、卫生间、阳台等容易渗水的部位是工程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中也需要把这方面作为主动控制的重点。

2.4 建立以巡查为主的差别化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分为“监”和“督”,“监”是指监视、检查,“督”是指督促,即敦促对方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监”是手段,“督”是目的。在平时的质量监督工作中,要建立以随机巡查为主的监督机制。具体做法:监督巡查的方式采取事先不告知、不定期、不定部位的随机方式进行;监督巡查的频率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信誉、质量保证能力、前次监督检查情况等确定;监督巡查的参加人员按工程的类别和难易程度确定;监督巡查的内同应结合当前的工作重点开展,同时结合地方相关标准,在监督巡查时应剑气作为检查的重点,以促进并贯彻执行;监督巡查中一旦发现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质量事故、质量隐患,或责任主体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立即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理;监督巡查记录应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重要内容。按照突出重点、宽严适度的监督原则,应建立差别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总的原则是:诚信获利,失信严惩。对于质量管理和信誉好的企业,评优评奖向其倾斜,检查频率减少。对于列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和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则重点加强监管。一句话,差别化监督机制使政府监督目标更加明确。

2.5 落实项目经理和总监的到位情况

根据某质量监督站组织的相关调查显示: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到位的项目现场质量管理水平明显高于不到位的项目。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作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质量监督机构要在日常监督行为中考察上述责任人的到位情况,不仅要求人员到位,更主要要求在项目管理上起到真正作用,能够带领各自单位人员认真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或监理,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对于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不到位的要约谈单位负责人要求整改,经约谈后仍不进行整改的坚决予以处罚,并向各施工、监理、建设单位进行通报,利用舆论监督手段督促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6 强化现场监理的作用

现在的工程监理有相当多是建设单位说什么他就干什么,权威性显然不够。当然,监理公司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当然要听业主的,但监理公司还有另一面,即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公正自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因此,监理公司既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如果这两个职责出现了分歧和矛盾,恐怕多数是建设单位有问题了。所以,质量监督人员要在工地现场强调监理公司在工程监理中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要把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权威性强化起来,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做好工程质量管理。

3.结语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到我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尤其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因此工程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如何转变工作方式适应行政执法的特点和要求,发挥行政执法管理职能,提高质量监督效率是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向文.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 (06):47-49.

[2]陈风雷.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初探[J].建筑施工,2011(05):433-43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现代大型商贸建筑防雷接地 下一篇:抓好工程质量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