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音乐相关的几种心理机能的特征

时间:2022-10-14 12:49:08

与音乐相关的几种心理机能的特征

【摘 要】由于心理学中学派之间的理论差别极大,有时甚至连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根本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所以在这里不太可能概括地讲这门学科的一般理论原理,而只能按照课题去谈从事研究的人所提出和运用的理论。也就是说,研究者往往不是根据某种得到普通承认的理论去指导研究,本文简要对与音乐相关的几种心理机能的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音乐;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79-03

一、音乐的记忆

大脑对所经历过的事情产生反应就是记忆。它是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记忆。它是大脑的机能之一,是人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动过程中大脑的相应部位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和它所留下的痕迹,在某种刺激下这种联系及痕迹会得到恢复。近代研究证明,在从事记忆活动时大脑的神经细胞会发生电流变化,形成一定的神经冲动传递模式。而脑电变化又是以生物化学变化为基础的,目前一般认为核糖核酸可能是记忆的物质基础。

记忆是反复感知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和再认(认知)等活动。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分为非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两种。凡能引起兴趣和感情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为非意识记忆,例如爱好音乐者听到悦耳的乐曲,无须有意识去记,就能将曲调记住。而有意识记忆则有一定的动机和方法,如学习音乐的人,有明确的目的,且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其音乐识记就较容易,效果就较好。音乐的记忆能力是因人而异的。一些大音乐家有着非凡的记忆力,例如莫扎特、门德尔松、埃涅斯库等音乐记忆都非常令人惊叹。当然不是一般人都能有他们那样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但如果掌握了音乐的内部结构规律,并具有有效的识记方法,可达到较高的记忆水平。

除了短时音高记忆之外,还有一种长时音高记忆,这种能力通常被称为“绝对音高感”,它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通常认为绝对音高感是在幼年形成并长期保持下来的,成年人则难以再培养了。平常我们对某一乐器的音高记忆实质上还包括音色记忆在内,所以一般的绝对音高感常常是包含音高和音色记忆两个因素。这种记忆要比对音叉发出的纯音音高的记忆容易一些,纯音音高的长时间记忆比较难。

二、对音乐的注意能力

人的心理活动中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就是注意,它是感知的重要条件,可使人X对某些输入刺激的反应加强,而对其他刺激进行抑制,它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注意可以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能够维持意识注意的时限因人而异,一般幼儿比成人要短,而且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度以及新异程度都影响人们的注意,个人的经验和兴趣也对注意有很大的影响。

就音乐而言,响的声音较弱的声音,高音较低音,对比的声音(两个或多个)较单一的声音,爆发性声音较渐强性声音易受注意,这些因素同时也就是作曲家创作时惯用的引人注意的手法。音乐是由各种变化的音响构成的,人们听音乐时不可能全神贯注地去听全部音响,而只能根据音乐的表现集中注意某些音响,并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将注意点不断加以调节。听独奏时,注意力当然集中于旋律音响上;而听几种乐器同时演奏时虽能辨别出许多音列,但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某一音列而兼顾其他一些音列。如果将听觉注意与视觉相比较的话,选择注意的音列可视为图形,而其他音列可以作为背景。不过图形和背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随注意的转移而相互转化。比如听钢琴伴奏的小提琴曲时,总是把小提琴作为注意的对象,把钢琴作为背景,这实际上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小提琴旋律上的结果。如果听弦乐四重奏,虽然听者力图注意每件乐器奏出的音列,但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往往还是以一个乐器的音列为对象,其他的作为背景,当然图形与背景的位置是常常变换的。自然,现代音乐中也有一些无明显图形显现的结构。

多伊奇的实验告诉我们,音乐的感受存在着不同的注意通道,它的基础是频率范围。对于习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大多数人),高音的感受与大脑的左半球,低音与大脑的右半球关系密切。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多音列,而且也适用于单一音列。一个连续的音列,如果其中的音高频率差异增大,而要求听起来这些音响在时间上又能够维持连贯,就必须减慢其速度。一般人认为,音列中的音响,速度越快听起来就越连贯。其实恰恰相反,音列的音响只有降低到一定速度时听起来才像连贯的曲调,而速度过快则只是一些相互分离的音而已。即使在同一乐器演奏的乐曲中往往也利用频率分离原理去显示旋律和伴奏部分。例如钢琴演奏中多以右手(高音区)奏旋律,左手(低音区)弹伴奏。

不同音色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注意通道。在管弦乐中音色成了音列的重要标志。在某些乐曲中音高范围常有重叠或非常接近,但由于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所以它们各自奏出的音响不难区分开来。实验表明,不同音色的音响所组成的一条音列,听起来是不连贯的,它们只是些相互分离的音响。响度也是影响人们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证明,两条语言信息同时发音,如果其响度不同,互相较少干扰。音乐也是如此,两个不同响度的音列比较容易区分开来。

三、意象和想象

人在感受客观事物时,刺激在大脑中留下印记,刺激虽然已消逝,但印记尚存,必要时印记能再次显现。脑中再现客观事物形象,这就是意象。它来自感知,是记忆的重要形式,是形象的记忆形式。

人以不同的感受器官去接收外来刺激,所产生的意象类型是不同的。通过视觉所产生的是视觉意象,通过听觉产生的是听觉意象,人听过音乐后,动听的乐曲仍在耳际回响,可以凭自己的听觉意象用乐器或哼唱将它再现出来。当然实际上意象活动常常是多种类型的结合,例如头脑中出现一位朋友的意象时,不仅有其貌,而且有其声,所谓音容笑貌就是这个意思。

音乐的感受主要依赖听觉,人脑中显现的音乐基本上是听觉意象。音乐意象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没有鲜明、稳定、丰富的听觉意象,头脑空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组织出新的音乐完形,也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演奏家如果对乐曲没有一个鲜明的听觉意象,只是看一个音符弹一个音符,也根本不可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对于音乐欣赏者来说,听觉意象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听觉意象良好的人,听了一首动人的乐曲后,印象很深,可以长期储存于头脑中,不时回味,还可以凭此评价不同乐队和演奏家的水平。

人的听觉意象能力是有差别的,听觉能力的差异是其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一般讲来,听觉能力好的人,他的听觉意象能力比较细致,而听觉能力差者,则比较粗糙。意象能力差异的原因是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高级神经活动是信号活动,第一类信号是现实的具体信号,第二类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与意象属第一信号系统,语言和抽象思维属第二信号系统。由于高级神经信号活动的差异,有的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有的人则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前者意象鲜明持久,后者抽象思维能力强。听觉意象能力强者能在无实际音响的情况下在头脑中清晰地出现所听过的音乐意象,他们较宜于学习音乐,有的音乐心理学家曾做过测试,方法是将测试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是音乐家,第二组是未加选择的人群(包括成人和儿童),第三组是心理学家们,让他们听有调性音乐。结果表明音乐家组中55%的人听觉意象能力较好,一般人的听觉意象能力为中等水平,而科学家的这种能力较低。这当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与成人的这种能力同样好。这是因为儿童总是用直观形象进行思考之故。由此可以推知,人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在儿童时期。与此相伴随的另一种能力是动觉意象能力,它是节奏活动的基础。音乐家须具有良好的动觉意象能力才能保证速度和节拍的准确性。有些人在唱奏音乐时喜欢用手或脚打拍子,这其实是动觉意象能力差的表现,他们需要用外显的节奏活动才能把握住节奏;而这种能力强者则无须这样做,在他们头脑中节拍十分清晰。

自己的想象内容表现出来,使乐曲更富有魅力。听者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想象也是不可缺少的。由于音乐的信号缺少语义性,所以欣赏它尤其需要想象。当然想象和联想是变化多端的,不同人对同一乐曲可产生不同的想象,同一人在不同心境和环境下对同一乐曲的想象也不同。

想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现在对它的认识还只是经验性的,只知道它与意象、联想、情感、思维、意志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是一种主观的、积极的心理活动。生理基础是大脑对不同刺激所遗留痕迹在机能上的重新联合。优秀的音乐家总是善于把生活中的现实与声响联合起来,形成:现实-音响形象-现实联想的过程。那些较强的刺激不仅能使人大脑相应部位兴奋,印下痕迹,而且能积极进行联合,创造性地产生新颖的音乐,想象能力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存在类型上的差别。有的人属感觉型,有的人属理智型,音乐的想象力属前者。

四、觉

当刺激一个感觉器官时,产生另一个感觉器官所特有的感觉,这就是联觉。它不是语言学的借喻,而是真实的感觉。常见的联觉是听到声音便会产生色彩或形状这类视觉意象。据调嗽12%左右的人具有这种色听联觉能力,而以儿童的这种联觉现象最为生动,随年龄增长逐渐消退。

色彩-音乐联觉常被人看作是一种纯主观的体验,因为现在还找不到物理学上的依据。而对于心理学来说,它却是实在的心理过程。能引起联觉的刺激不一定是音乐,也包括非旋律性音响,如锣声、汽笛声等。音乐引起的色听联觉有四种形式:(一)局限于眼球后头颅中的光幻觉;(二)在物体周围,与物体不相混的底色;(三)投射于声源方向空间的光幻觉;(四)非常光亮以至淹没环境的视觉表现。还有人可以产生视物轮廓,它随音乐而变化。

视觉所产生的视觉形状与色彩还随音响的若干物理参数变化而变化。例如音强、刺激源(如嗓音或乐器)、音高、速度等。音乐完形更可产生丰富的形状与色彩变化。例如对于音强,斯克里亚宾觉得,音乐较弱时体验到的是情感,较强时会联觉到色彩的意象。对于嗓音,有人联觉到一些大歌唱家的嗓音具有不同的色彩。至于乐器音色就更能引发色彩联觉了。有的人觉得钢琴引起紫色幻觉,大提琴为橙色,竖琴为深红色,长笛为蓝色,双簧管为橄榄绿色。但各人的色彩联觉是不一致的。调性产生色彩联觉也不少。有人说小调的联觉为灰色或黑色,大调为绿色、蓝色、粉红或红色。

盲人能产生视听联觉的例子说明,这种联觉现象并非臆造出来的。有人让盲人解释“猩红”是什么意思,他说:“就像小号的声音。”还有一位盲人音乐家沃德说,单个音高、一组音高以至整首乐曲都能产生明确的色彩,随音高和调性不同,色彩也发生变化,有时还会产生形状的变化。

当然一些评论家和文学家常以表达其他感官体验的词汇来形容音响和音乐,但这只是语言上的修饰,而不是真正的联觉表现。一些作曲家也喜欢用色彩与味觉的词汇来作为表情术语,甚至乐曲的标题,但这也不过是作曲家丰富想象和对客观世界的印象而已。

联觉形成的原因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色听联觉是心理联合的产物,是不参与意识的中间环节的,可能是大脑皮层听区和视区之间产生暂时联系的结果。另一种认为,它是人所保留下来的原始感受体验,只是由于人的进化它才分化为各种专门的特殊感觉,而联觉是原始的整体感觉状态的遗存反应。不管哪一种观点,都说明联觉不是语言学上的借喻,而是真实的中间感觉。

五、情感与审美

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就是情感。人的态度取决于能否满足其需要。一般说来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人就会对它持肯定的态度,从而产生爱、满意、愉快的体验;如不能满足,便会持否定态度,产生恨、不满、不愉快的体验。由于人的需要不同,对同一事物不同人自有不同的态度,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情感。如果满足与不满足的态度交织在一起,便会产生矛盾的情感。情感呈比较稳定的状态,而情绪则是强烈而不稳定的、并且具有明显外部显现的情感状态。审美也是一种需要,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人便会产生美感,就会对事物产生肯定性评价。

情感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客观对象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活动的结果。受到刺激后脑植物神经系统会发生变化,随之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内分泌等生理系统都会有所变化。例如人受到震惊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肾上腺分泌增多等,这些都是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人们可以反过来通过对这些生理反应进行测量,去显示和了解人的情绪变化,以此作为情绪变化的衡量指标。常测项目包括皮肤电导、呼吸、心率、血压、脑电等。测谎仪正是利用生理反应显现情绪变化的原理。

由于非音乐要素的影响,所以音乐的表现内容不可能像语言或造型艺术那样固定,而只能是多解的。正因为如此音乐才具有它自身特有的吸引力,人们可以在听音乐过程中根据自己当时的心境充分发挥想象力。

六、音乐才能

人们进行音乐活动,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都需要有敏锐的听觉、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表现能力。才能就是人获得某种知识、技能的能力,它实际上是一种潜能,既与知识技能相关,但又不能等同。从事某些领域活动的人还需要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才能,音乐才能就是这些特殊才能之一。

音乐才能不等于音乐知识和技能,它是人进行音乐活动的潜能。缺乏音乐才能的人尽管学了不少音乐理论或音乐演奏技能,但他创作或演奏出来的音乐只是音响的机械组合,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音乐才能这个问题近几十年越来越为人们所注意,音乐人才的发掘和培养都离不开音乐才能这个基础。近百年来随着声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才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美国的西肖尔在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当然这种研究还仅仅是初步的、表面的。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对音乐才能的奥秘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音乐才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人的才能至少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音乐才能也不例外。除此之外还要求具有与音乐特征相关的能力、情感反应能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才能基本上是人对音乐要素的认识过程和情感反应能力的综合。其组成可分为:音高识记才能、节奏才能和对音乐审美的表现与解释才能这三个部分,它们无论对创作还是演奏都是必要的,当然像智力水平等非音乐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三部分是音乐特殊要求的。

以上所谈的是对各音乐要素的心理体验特点和与音乐相P的各种心理机能。无论是创作、演奏还是欣赏,其心理活动都是一个各种机能综合运动的过程,音乐也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的整体(格式塔)。因此要真正把握人的音乐欣赏、演奏和创作活动的心理规律,就须对它们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正是从这个角度研究音乐相关的心理机能的特征。

参考文献:

[1]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洛秦文图.街头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4]王旭晓著.美学通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俞人豪著.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6]罗小平,黄虹编译.最新音乐心理学荟萃[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7]卢合芝,李敏娜编译.音乐教学心理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8][苏]捷普洛夫著.音乐能力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9]李泽厚,汝信主编.美学百科全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王 洋(1988-),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网络大电影的传播机制和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从《汉堡剧评》看莱辛的戏剧理论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