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网页制作》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2-10-14 12:22:35

非计算机专业《网页制作》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摘要:在高职学生的《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实践教学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确实因学生的性格差异、性别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存在,会有一些关键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情绪。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笔者通过通过实践教学,将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将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对知识点、技能点实践环节的设计和考核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作了探索性的实践。

关键词:课堂教学 差异 实践 教学手段

近年来为使学生能够尽快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度广泛的合作。校企合作积累的人才培养的经验来看,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进而希望学校对所授课程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应更加灵活。本文力求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模式进行整合和改良,进一步优化教学效率,以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质。

1、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分析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2010级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做了关于《网页制作》课程的课堂教学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你最喜欢的环节是”,60%的学生选择“完成了做业的成就感”,40%的同学选择“老师精彩的课堂导入”;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最吸引你的环节是”,60%的学生选择“教师准备充分,讲解到位,学习起来省时省力”,40%的同学则认同“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感到学习的快乐”;

“每次的作业评价对你的吸引力”,95%的学生选择“可以持续激励我学习该课程”;

“你认为该课程考核模式最好是”,95%的学生选择“积累每节课的分数,期末合计”;

“你希望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是”,60%的学生选择“控制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40%的学生选择“随时提供帮助,解决问题。”

“你可能逃课的最主要原因”,80%的学生选择“老师不点名,不影响成绩”,20%的学生选择“课程无聊”;

“你喜欢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吗”50%的学生选择“不喜欢”,50%的学生选择“一般”;

“你希望学习成绩优秀的最好的奖励方式应该是”,70%的学生选择“组织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从中体验成功”,30%的学生选择“本专业公示名单,发奖品”。

从调查反馈结果中可以发现,目前通用的教学手段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还是能够被学生接受,如学习小组创建,教与学顺序确定等。但在满足个性化差异方面,课堂教学活动的执行存在较大不足。目前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成长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普遍个性较强,因此学生对组件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不再积极,尤其是学习小组成员构成以及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小组在完成项目时缺少有效的监控时,学习层次好的学生会有不满情绪。另外几乎所有调查的学生对课堂气氛、自身的学习情绪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学习该课程的成就感、成功感有一定要求,因此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灵活控制课堂的教学活动,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教与学的效率。

2、教学活动设计

网页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能课。同时网页制作技术发展较快,教学内容涵盖网页制作的主流技术,并适当对前沿热点问题技术进行介绍,针对不同内容,应采取相应的讲授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性格差异,从而会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学习速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和考试的结果等等。所有这些实际需求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教师需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应熟练驾驭所授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2.1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具有自我约束力不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课无故迟到、早退,在课上睡觉,并偷偷的上网游戏等等。我们做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学生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原因是认为老师不管,不影响成绩。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课上一定要严格要求,首先要明确地告之本门课对考勤及课堂纪律的明确要求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并要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标准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当然对于经常容易违反纪律的同学,在看到他的一点小进步的时候,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和激励,效果不错。

2.2 温故而知新方式导入新内容

《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合适的课堂导入能够自然而流畅的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至于选择何种导入方式很大程度取决于课程的排课时间和教师对学生和所授内容的把握。通常我校的《网页制作》课程一周讲授一次,一次4个学时即上午四节课的时间。如此时间周期的间隔上课,如何能让学生有效梳理已讲的知识,从而能为学习新的内容做好铺垫。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 在复习的过程中时,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对已经很熟悉的内容产生新的理解,新的想法。由此,我在教学中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转变为“温故而知新”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增加学生的复习次数,便于知识的掌握;其次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能及时给予纠正;还能祈祷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的作用。

2.3 小技能竞赛巩固重点与难点

《网页制作》课程内容广泛,不乏很多重点知识、难点问题,更有一些是当前制作网页的主流技术需要学生去熟练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呢?一次课上,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来一次小技能竞赛。规定一分钟时间,做一个带颜色的细线表格。按要求第一个完成任务者可免做本次课后作业。我话音刚落,全班顿时鸦雀无声,各自在电脑前埋头苦干,以前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游戏的同学,有的在认真翻看教材寻找相关内容,有的紧盯着旁边同学操作,这一次技能小竞赛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看来偶尔在课堂上搞一次诸如此类的小技能竞赛,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反而对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通常按要求又快又好完成任务的必然是对知识掌握程度很好的学生,对课后作业即便是老师不作要求也能完成。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这个教学活动反而对那些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学习任务完不成、主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大,同时也能有效地巩固难点知识与重点要掌握的技能。

2.4 讲评每次作业激励学习热情

一种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前面的调查问卷也发现,学生性格的差异影响着学习情绪的因素有很多,但绝大部分学生都需要对学习的成就感、学习的自信和自尊的渴求。有些学生会因得到认可而受鼓舞,也有些学生则会因鼓舞而去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学生的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这是当前教师所面临的客观事实。那么如何掌握教学进度并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让所有的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由此,我在学生的独立完成作业环节中打破以往的做法即提供两个有难易差别的题目,而是一个题目同时提出四到五个完成该作业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去完成题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会将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跟进作业讲评,对完成的每一个要求都积极赞扬,这样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更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目前大多数课程由于课时限制,平时的作业练习很少有时间在课上做有效的反馈,不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之中我们也发现课堂上,学生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多给学生学习成果上的关注,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2.5 阶段性总结学习状态巩固学习成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其实非常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认可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学习情绪渐入佳境,因而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这就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的内涵。高职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懈怠懒散的毛病,加之年龄偏小,有的还没脱离初中、高中的课堂管理模式,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放任自流会造成跟上队伍的学生越来越少,以至于期末节课考试时才发现对该课程的掌握非常不系统,知识点技能点相对零散。因此笔者的做法是每四周做一次阶段性地学结,分别从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方面做信息反馈,表扬优秀学生,鞭策落后学生。这就好比我们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时不时地拽一拽手中的风筝(学生)线,让风筝知道教师一直在关注他,关注他的学习状况。否则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会认为老师从来没注意到我,我先放松一下。教学实践表明,阶段性总结学习状态能营造一种开放、积极的学习氛围是调动学生持续性主动学习的最有效方法,能有效地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要在阶段性总结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正确的加以赞赏, 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 以利再学。

3、结语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学习对象,学生可以非常便捷地在网络上获取到大量的学习资源,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任课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之一。有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及其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控制给出了一些方式,实践证明及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还需要对网页制作相关技术的有效教学进行持续研究,以充实的内容吸引学生,而且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革新,如何利用活跃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来帮助教师高效地完成知识的传授将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Lipeng Wen,Chris Jesshope. A General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chema-Driven Methodology[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C].Joensuu, Finland, 2004.633-635.

[2] 刘更代.一个协作式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微机发展[J], 2005, 15(2).

[3] Lipeng Wen, Chris Jesshope.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Technology-A Web-services Model for Constructing Decentraliz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rvices[C]. Las Vegas, Nevada, United States, 2003. 507-514.

[4] 闻立欧.关于艺术类学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能几点思考.中国科技纵横,2010(23).

上一篇:富硒黄豆芽的培育及营养价值的分析 下一篇:浅析如何加强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