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55例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3 11:17:43

米非司酮治疗55例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5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7.3%。用药期间仅有轻微不良反应,停药后恢复正常;未见肝肾功能、血脂代谢异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笔者采用米非司酮对55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5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2~56岁;其中多发肌瘤18例,单发肌瘤37例。在治疗前3个月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无肝肾疾患。

1.2 治疗方法:月经来潮前1~3d内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行妇科检查,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经线,计算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①月经的变化:包括痛经的改善、经量的变化、闭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②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用同一机器、同一医师检测子宫肌瘤数日及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三维径线,计算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总体积为各子宫肌瘤之和。③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脂及肝肾功能。

1.4 疗效判定:显效:症状消失,肌瘤消失,子宫体积大小正常;有效: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最大肌瘤最大径线缩小1/2以上,达不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治疗前子宫的平均体积为(339.2±38.7)cm3,治疗后为(208.7±28.1)cm3,两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肌瘤的平均体积为(109.3±12.8)cm3,治疗后为(43.3±11.7)cm3,两者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7.3%。用药后3例偶感轻微潮热,5例有轻微恶心、食欲减退,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服药后肝肾功能、血脂代谢未见异常。治疗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有5例(占9.1%)肌瘤体积逐渐增大至治疗前水平,其余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孕酮能促进体细胞突变和使肌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强,从而刺激肌瘤细胞增生导致肌瘤体积增大。米非司酮是一种作用于受体水平的孕酮拮抗剂,有阻断孕激素的作用,继而卵巢黄体溶解,体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也随之下降。此外,还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肌瘤缩小并诱发闭经。米非司酮还可通过竞争孕激素受体,减小子宫肌瘤中的血管内皮因子的表达,减小微血管密度,从而减少肌瘤血供,改善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组55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作司酮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总有效率87.3%。用药期间仅有轻微不良反应,停药后恢复正常;未见肝肾功能、血脂代谢异常。因此,笔者认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郑淑蓉.米非司酮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2):72~73.

上一篇: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眼球挫伤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