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台湾服务业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13 10:32:36

北京与台湾服务业比较分析

当前,北京和台湾都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任务迫在眉睫。分清两地服务业内优劣势行业,找出两地服务业的结构关系,对引导两地服务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寻求京台两地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北京与台湾服务业发展及开放度比较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台湾的制造业逐渐向岛外转移,岛内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服务业占台湾GDP的比重显著提高,2005年达到73.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由于周边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政策上的偏颇,岛内服务业尤其是金融、航运、旅游等行业内优化过程一直未能展开,发挥优势,反而有向下沉沦的趋势。服务贸易逆差幅度不断扩大,2002年台湾加入世贸组织时,当年的服务贸易逆差32亿美元,2005年服务贸易逆差上升为58亿美元,当前台湾正致力于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协助服务业转型升级“知识型服务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突然岛内市场的局限。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进行了准确的功能定位,凭借着行业和区位比较优势,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水平现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呈现逆差的大形势下保持顺差,逐步取得了产业主导地位。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投资、消费、集群效应得拉动影响,北京市服务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服务业,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保险业、保健业、异军突起,规模扩大,成为首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到2006年,北京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405.1 亿元 ,增速为 11.9% ,占整个地区GDP的比重达到70%,高居全国第一。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北京和台湾服务贸易开放度比较

从两地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北京服务贸易开放度高于台湾,从2002年到2004年两地开放度一直呈上升趋势,2004年分别达到39.5%和17.3%,2005年略有下降,分别为34.2%和 16.8%。北京的服务贸易开放度高于台湾,这与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旅游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有关。

三、北京与台湾服务贸易整体出口竞争力比较

由于两地的服务行业统计分类不同,为了便于比较,我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对服务行业统计的分类标准,将服务业分为:(1)运输服务、(2)旅游服务、(3)通信服务、(4)建筑服务、(5)金融服务保险服务、(6)计算机和信息服务、(7)版权使用费和许可费、(8)其他商业、(9)私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九大类,对两地的服务业分类进行了统一。两地的服务贸易整体行业竞争力系数表如下:

从整体情况来看,台湾服务业除金融业和其他商业呈现微弱的比较优势外,其他行业的都处于比较劣势;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和版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系数竟达到-0.6和 -0.8,具有极强的比较劣势。不仅如此,2005年服务业各部门的国际竞争力系数普遍低于2004年,可见台湾的服务业的竞争力在走下坡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待发展和提高。

北京服务业中,竞争力最强的部门有旅游服务、建筑服务、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其中、旅游服务、建筑服务、其他商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北京的服务贸易是由这些行业发展起来的。北京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之旅游业的开放较少受到限制和垄断,因此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北京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异军突起,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发展也非常迅速,相对于其他部门呈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尽管在2003年,北京的金融行业的竞争力指数达到0.0685,但是到2005年,竞争力系数已经下降到-0.75595。与台湾相同,北京的版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服务行业的竞争力系数也只有-0.8 ,具有极强的比较劣势。

就两地服务行业比较来看,北京对台湾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旅游,建筑服务、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而且北京的这些行业本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北京的运输、通信、保险服务对台湾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却是处于劣势地位的,需要将来进一步发展。台湾的金融业竞争力系数仅为0.034483,但与北京-0.783236的极强的比较劣势相比较,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从国际竞争力指数的符号还能看出来,台湾的运输、旅游、通信、建筑服务、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版权使用费和许可费的服务贸易都呈现出逆差。北京的服务贸易出现逆差的部门有运输、通信、金融、和版权使用费和许可费。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北京的服务业的发展和台湾具有相似性,也有一定的互补性。两地的版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服务行业发展都有待提高,北京的旅游、建筑、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台湾有极强比较优势,而台湾资本密集型的金融行业对于北京存在较强的比较优势。

四、北京与台湾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运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及分析方法,从“钻石模型”要素的每一方面对北京和台湾两地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知识型服务业,这种知识型服务业除少数几个行业,如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需要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外,绝大多数的现代服务行业并不需要太多的自然资源,完全是靠智力系统支撑的,而北京恰恰在智力系统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岛内对研发服务需求的市场规模太小,信息不透明且研发服务交易机制不完备,使得研发服务人力资源的经验累积不足,尤其是目前岛内对人才问题的焦点,基本仍锁定在高科技产业,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吸引与培养被忽视,导致服务业高端研发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相对缺乏。

(二)对服务的市场需求

台湾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岛内 GDP 比重虽已超过70%,但是服务业内需的导向特征仍未改变,岛内市场狭小,产业不易达到规模经济。近年来随着岛内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与民间消费扩张力的减弱,使消费业增长动力减弱。同时随着制造业主导部门的加速外移,服务对象不断流失,市场需求萎缩,而岛内多数服务业未达到国际化水准,无法追随外移的客户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相比之下,北京市我国经济发达的特大型城市,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来自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需要;另一方面也来自北京为中央服务、为全国人民服务和国际交往服务的需要。按照这“四个服务”的要求,北京发展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潜力是巨大的,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能有力的拉动北京服务业的发展。

(三)服务贸易相关产业协调与支持

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区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在不同区域集聚发展的特征,首都功能核心区以服务功能为主;城市功能拓展区以服务业为主导,制造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初步呈现融合互动的态势,呈现出一定的产业关联。根据对信息、汽车、医药的部分代表性制造业咨询服务业务的调查,近一半的企业有外包研发和在研发、物流、咨询、营销等方面服务需求,80%以上的企业有委托第三方物流业务、研发业务以及外包售后服务业务。从企业层面看,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开始向服务业转型,以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最典型的是联想公司,积极推动以服务价值为核心的战略升级。

步入21世纪之后,台湾制造业甚至连IT产业的主力和核心产品也纷纷向岛外加速转移,增加了台湾“产业的空洞化”的隐患,缺少了制造业尤其是核心技术产业支撑,岛内的服务业缺少强有力的后劲,近几年来发展缓慢,有的行业甚至在走下坡路。

(四)服务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能力

服务贸易竞争潜力的发挥,说到底要落实到服务企业的竞争力上,要求服务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施战略管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度和集中度。长期以来,北京大量服务企业产权界定不明,存在着保守、垄断的色彩,比如在金融领域,很大程度上是靠制度发展来获得竞争力。在许多涉外服务领域,我国服务人员对国际性业务甚至不如其他发展中国家那么熟悉。另外,北京服务企业普遍存在重竞争策略、轻竞争战略、重价格竞争、轻视服务质量的倾向。在一些垄断性的服务行业,企业内部服务质量不高,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些因素从根本上阻碍了北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相比之下,台湾在发展服务业的起步上较其它亚洲地区都快,许多的外国品牌也都将台湾当作品牌进军亚洲的试验场所,所以台湾地区的人民都比北京的人民早接领悟到服务业的真谛。服务业是“人”的产业,重视的是和人互动的感觉;它的产品是无形的,它所提供的是一种劳务。从企业战略和结构层面上看,台湾的服务业发展是成功的,台湾的服务业以“以顾客为中心”的制度设计与服务行为关键点,也真的有执行力;一个毕业生或打工族在进入服务业最先面临到的工作态度就是“以客为尊”,“用微笑面对每一个既有及潜在的顾客”,台湾企业不断地在教育新进的员工“服务”的真谛,所以台湾的成功,建立于“服务顾客”之上,让顾客有备受尊荣、物超所值的感觉。“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也才能训练员工,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建立员工的向心力”、“不断创新”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企业成功的不二法则。

(五)机遇和政府

今后,北京发展服务业充满机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4~2020 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北京市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这个规划意味着北京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给现代服务业带来的巨大商机,为北京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如现代流通业、现代租赁业、现代餐饮业、旅游、广告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局限于人口数量与地域范围,台湾为海岛型小型经济体,要使服务业获得大的发展必须借助岛外的地区作为腹地,大陆市场是台湾服务业发展壮大的机会点。无论是从地缘经济关系抑或两岸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来看,大陆市场具有许多台湾业者所能开发的潜力。随着大陆服务业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人民的消费性需求不断增加,必然扩大两岸服务产业合作的空间,带给台湾业者转型或拓展市场的强大动力。但是由于当局政策的偏颇,两岸关系正常不能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服务业向大陆市场的开拓。

结合上面的分析,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北京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具有服务市场、服务人力资本、服务资本三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不同的是,台湾相对于北京有着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产品三大要素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优势。因此,北京和台湾的服务业现阶段发展水平已进入创新为主导的第三阶段,需要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的支撑,需要向国际化发展。

五、两地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 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行业。

首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经济,因而北京应把知识技术密集性的现代服务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北京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具有服务市场、服务人力资本、服务资源三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知识密集性的生产业,如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等,这些行业可以提升北京服务业的内部产业机构,从而发挥北京服务业蕴藏的巨大潜力。同时北京应该加快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速度;重视发展带有浓厚北京特色的新兴的会展业、文化创意行业。

台湾服务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台湾政府也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协助服务业向知识型服务业转型,为台湾经济发展再创“二次经济奇迹”。在产品的附加价值链中,由研发创新、设计到制造加工,以至营销等的各项活动,其附加价值曲线形成两头高中间低的“微笑曲线”,左端是上游的材料、零组件、研发、创新,基本上属于高科技业,附加价值较高;右端是下游的品牌、通路、营销、物流、金融,多属于高附加价值的服务业;中间是需要大量劳力的组装、代工,附加价值较低。台湾企业可以凭借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产品的三大要素方面的优势选择附加价值较高的两端发展,建立高效率的营销通路,开创自有的“台湾品牌”,与欧美知名品牌竞争,进一步开拓营销国际市场。不仅如此,台湾也可以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条件吸引国际级的物流业入台投资,协助台湾企业发展成国际级的物流、运输业,提升经济发展。这样,台湾的仓储、运输、装卸承揽、报关、保险、金融等相关产业也可以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

(二)认清自身发展不足,经验互鉴,优势互补,实现两地服务业发展的双赢。

两地都在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时期,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任务都迫在眉睫.北京作为大陆服务业发展的窗口城市,服务业发展拥有高增长、大市场、低成本和后发优势,但缺少技术和管理经验;台湾作为曾经在经济上取得飞跃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出色的管理经验,但市场狭小,资源和劳动力短缺。这种互补的经济结构,加上北京作为首都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优质的投资环境作后盾,不仅有利于两地更广泛深入的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从中得到互惠贸易和投资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有利于台湾在创意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养、金融服务和物流管理等诸多服务优势与北京服务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增进两地的整体经济福利,促进共同的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1]赵书华.国际服务贸易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2]朱晓青. 加入WTO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华文出版社,2005.

[3]迈克尔.波特 国际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邓利娟 .21世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5]张冠华 .两岸经济转型与服务业.两岸合作,2006年第4期.

[6]宋泓明、井进、韩子荣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第10期.

上一篇:一起由装船预检引起纠纷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高技能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