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管理方法在早产儿PICC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9:07:50

团队建设管理方法在早产儿PICC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团队建设管理方法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使用PICC患儿共159例,其中2013年1月~6月未实施团队建设管理61例,2013年7月~2014年1月实施团队建设管理102例。根据团队建设管理的方法针对早产儿PICC置管及维护的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及护理质量标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提高风险意识,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团队建设管理后与团队建设管理前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团队建设;早产儿;PICC

团队建设管理方法是将N0-N4级护士进行分工,制定PICC置管小组和维护小组,医护合作共同进行管理的活动。经外周静脉进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解决了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固定困难,留置时间短的问题,大大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取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护理过程中仍有并发症发生,本科将团队建设管理方法应用于早产儿PICC护理及质量控制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使用PICC患儿共159例,其中2013年1月~6月未实施团队建设管理61例,2013年7月~2014年1月实施团队建设管理102例。

1.2方法 自2013年6月根据团队建设管理的方法,首先找出在早产儿PICC置管及护理的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及护理质量标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提高风险意识,再对N0-N4及护士进行分工,建立PICC置管小组和PICC维护小组。由具备《PICC操作资格准入证书》的N4级护士组成PICC置管小组,PICC小组成员对科室的患儿做出全面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置管,如需要置管向家属讲解置管的必要性与风险,并签属同意书;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如凝血功能,血管条件,选择最佳的置管时机。N0-N2级护士对新入患者进行血管保护,禁止破坏右侧贵要静脉及腋静脉,从而提高置管护士的一次成功率,缩短了置管时间。N3-N4级护士担任PICC维护组长,各班次均由组长维护PICC,对置管过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预见性的护理,使置管后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纠正。PICC护士与临床医生达成共识,解决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统计实施团队建设管理后PICC使用情况,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

2结果

团队建设管理后与团队建设管理前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

3.1静脉炎 主要原因有:①穿刺静脉较细且表浅,穿刺速度过快;②穿刺血管和导管型号不适宜;③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④输入刺激性药物。护理干预:①一旦发生机械性静脉无缓解或加重,需要立即拔管,所以预防是关键[1];②穿刺时选择最佳血管,严格无菌操作,力争一次成功,送管动作轻柔均速[1];③在静脉炎的预防中提高护士的穿刺技巧和成功势在必行[2];④输注刺激性药物速度宜慢,每日测量臂围或腿围;⑤当发生静脉炎时可能患肢、热敷、应用抚生素,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红肿者用喜疗妥或扶他林换用[3],如3 d无好转者应拔管[4]。

3.2导管阻塞常见原因有输液中断未及时正压封管,冲封管技术例数发生率液的连续性,检查各装置是否连接紧密,确定液体匀速的输入;②采用10 u/mL肝养盐水0.5~1 mL正压针管[5];③持续输液肪乳时,应6 h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腋肪乳堆积管壁,冲管时左右摇摆针头,将多个面冲到;④输入两种不同药物和交接时按A-C-L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正确执行冲封管护理步骤,冲管时最小值为导管和附加装置的2倍[6];⑤禁止图稿全血和浴血沉淀;⑥一旦发生堵管,禁止暴力冲管,可用10 u/mL肝养溶栓)。

3.3感染 主要原因是在置管和日常维护中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技术不规范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护理干预:①环境要求,在PICC置管时应将患置入无菌操作间房间进行湿式打扫,紫外线循环空气消毒30 min以上;②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及皮肤消毒方法,提供最大化的无菌屏障;③管理后第1 d更换取液料以后1 w更换1次,有污染应及时更换。④采用低剂量抗凝剂和溶栓剂,预防管腔内血栓形成[7];⑤应用抗生素锁的导管,可使管腔内保持较高的抗生素浓度,减少导管内菌落数[7];⑥导管相关性感染起病十分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表现为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高热反应差等,应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及喂养情况[8]。

4讨论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静脉非常表浅,血管壁薄,外周静脉难以长期保留,而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需要严格的控制输液速度及量;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需要24 h持续输入静脉高渗营养以支持生命。所以说住院期间为患儿建立一条持续有效安全的血管通路对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能量的供应至关重要。随着PICC技术在我院新生儿科的开展,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危重新生儿的营养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为患儿度过难关,成功救治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这一技术的逐步开展,不断吸取教训,将团队建设管理方法应用于PICC的维护中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缩短了置管时间,大大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PICC护士的培养和专科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护理人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请教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评估,分析,实践,学习和再实践的过程,提高了PICC护士的专业水平。通过各级和各组护士的协助,凸显了团队的力量,提高了科室的凝聚力将PICC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了。

参考文献:

[1]孙春花,任尉华.临床路径在血液肿瘤PICC导管患儿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3):4017-4018.

[2]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3]楼晓芳,马美芳,施小定,等.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的问题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8.

[4]梁海华,谢巧庆,余慕雪,等.两种注人肝素方法预防新生儿PICC堵塞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64-1265.

[5]吴本清,张玉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0):627-628.

[6]黄红健,彭南海,柏屏.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73-74.

[7]杭建苓.新生儿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65-66.

[8]仝海霞,方雪娟,张玉,等.PICC导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16-1217.

上一篇:牟定县重性精神疾病现状调查分析 下一篇: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