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攻心计”

时间:2022-10-13 07:15:21

班级管理中的“攻心计”

摘 要: 本文从与学生接触的相识、相知、相处、相惜四个阶段总结了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做法与技巧。结合心理学效应,采取心理策略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轻松。第一阶段服众心理,树立班主任的威信;第二阶段崇拜心理,使学生更加悦纳你;第三阶段善用刺猬法则,做到“密者疏之,疏者密之”;第四阶段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鼓励及赞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升华,使班级管理目标多维度地实现。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相识 相知 相处 相惜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的问题班级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这就需要进行管理。沟通是管理的常用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沟通做得好,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中的人际关系,达到既定目标。班主任工作繁琐细微,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若想做到沟通有效,就要不断地琢磨事情,更要琢磨人的心理。本文从班级管理的四个阶段总结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应用的心理策略和技巧。

一、第一阶段:相识——服众心理

服众,即让众人服从,这里的服从不仅指口服,更指心服。要做到让全班学生口服心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班主任若做不到这一点,在班上就往往会有令不行,或学生阳奉阴违,背地里另搞一套,给继续开展班级工作带来不便。笔者认为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是非常关键的,在第一次见面会上每个学生都会在心里给班主任打分,更会在课后交流自己的看法,这些或有偏颇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工作,那么如何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让学生打出最高分,接受自己的班主任呢?笔者在此列出自己的三点做法。

(一)语言要精辟到位,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信服。

因为是初来乍到,学生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此时不宜过多地讲大道理,只需让学生对班主任信服即可。如:“上课前每一位同学在我心中都是100分,但到目前为止,已经上课5分钟,有的同学就降到了96分,有的则上升到110分,我特别想知道这节课后谁会到85呢?”他们会更加聚精会神地听你讲:“同学们进入这间教室,就是××班的一分子,你要把××班铭记在心,否则,你的名字就不会被我记在心上。”让他们有归属感的同时感觉到班主任的核心地位;还可以结合以往的成绩和学生的发展告诉他们:“家长的话或许你可以不听,那是有背景和原因的,但我的话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必须听,因为我有成功带班的经验,有专业的学习指导策略,在这方面,你们必须听得进我的建议。”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引导者,并且相信这位老师是可以胜任的。

(二)作必要的形势分析,让学生明确大方向。

将高中三年时间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只有每个阶段都圆满完成任务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临近高考时回首过去,每一个阶段的成功都会给自己信心,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至此,经过你专业化的分析,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信赖感,这种信赖感是要逐步培养和珍惜的。

(三)亮出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让学生学会和你相处。

“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但与之同等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时让他们记住的一句话,在理解这句话的意义的同时,要向学生亮出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如:“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要做到让所有的任课老师喜欢在我们班级上课,任何一位学生没有权利让任课老师生气,这是我带班的原则之一”;“每一位同学做事要心里亮堂,最起码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我观察你们的一个道德底线”诸如此类,言不在多,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你的时候了解你的为人和你的评判标准,有利于开展下面的工作,因为他们相信老师提出的要求老师也应该做到,那么老师就是一个明辨是非、令人信服的人。

二、第二阶段:相知——让学生产生崇拜心理

学生永远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则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建班之初如何顺理成章地确立班主任的核心地位?笔者努力做到在相知阶段进一步树立班主任的威信,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崇拜心理,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激情感染学生。

激情是一种能量,可以使你的才华发挥到最大限度。在班级的活动如运动会、班级才艺比拼中等,笔者积极参加学生的组织、排练,融入他们,和他们一起大声唱。当你专注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时,会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投入。无论结果胜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你的激情,他们自己被感染的同时将这份感觉传递给其他同学,激发整个班级学生的斗志和积极性,班主任的形象在无形中也有了明确定位。

(二)用专业化征服学生。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曾经说:“要想让学生崇拜你,首先要把你的课上得精彩。”笔者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当学生非常期待上你的课的时候就成功了,因为在专业知识上你已经征服了他们。学生会视你为良师益友,同时是一个很难超越的目标,轻易不会拂逆你的意愿。他们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情绪带到平时的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经营这种班级会轻松很多。

三、第三阶段:相处——善用刺猬法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班主任已经初步奠定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但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可见相处是需要技巧的。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人际关系也是要妥善处理的,班主任和同学关系太近了,有了错误不便处理,做得好受到表扬又易被误认为“裙带关系”;关系太远了,学生会认为老师架子大,不深入学生,和你就有隔阂。这时就需要班主任把握尺度,找到合适的距离。

如笔者高二所接班级中有一位男生性格比较内向,为人老实,和人主动交往不多,上课时若是让他回答问题,他就会紧张到磕磕巴巴、词不达意的地步。接班不久笔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按照一般的思维这种学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他也不会给班主任带来麻烦,可以暂且放在一边。但是笔者抓住了这位典型的学生,有意无意地找机会和他寒暄两句,有时是在上课间操的路上,有时是在英语老师办公桌前的“偶遇”,有时在班级中点名让他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这样,班级中其他同学也主动和他交流了。不到一个月,大家就发现了他的变化,上课回答问题虽然慢了点但可以流畅表达了,可以和老师进行眼神交流了,笔者甚至能够感觉到他有时在主动寻找老师的目光。班主任对于“疏”与“密”的适当处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公正无私,教师的公正无私能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从而自然产生服从心理,实践证明,它是教师用人格征服学生的有效手段。

四、第四阶段:相惜——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在一个和谐的、相处融洽的班级中,要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更好地发展,班主任更要做到以情感人、以诚待人。此时要注意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所谓“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的成果,具体指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在具体运用时要求班主任对学生投入感情,如赞美、信任和期待,当学生获得班主任的信任和赞美时,他便觉得获得了极大的支持,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会尽力达到老师的期待。

五、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和平时的课堂教学,多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学生之间也会产生一种情同家人的感受,他们会互相帮助不再有保留;他们会格外珍惜与老师的情感交流;格外珍惜这个“家”的每一份荣誉。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就特别好开展,有时你的一个眼神就能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这种状态老师是非常珍惜的,而学生更加珍惜。

总之,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心灵的艺术,如果班主任能善用各种心理策略和技巧,走进学生的内心,那么教育的目标会更加多维度地实现,班级管理也会日趋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振中,王海东.高效管理的50个心理工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郑小兰.改变一生的60个心理学效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上一篇:职业学校生命化班级管理的思考与构建 下一篇: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