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巴蜀琴学研究回顾

时间:2022-10-13 06:49:41

建国以来巴蜀琴学研究回顾

巴蜀琴学研究是中国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文章回顾总结了建国以来巴蜀琴学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一方面分析了它取得的成绩,一方面也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巴蜀琴学;研究;回顾;问题J607A-0069-06引言

在巴蜀古琴发展史上,蜀地有重视琴学的传统,早在汉代时,被誉为蜀中四大著名文学家之一的扬雄,曾著有一部阐述古琴美学的著作――《琴清英》。唐代,李白、唐尧客、韦庄、白居易、岑参、李季兰等诗人在他们的琴诗中,分别对巴蜀琴人、琴器、琴材、琴曲作了不同角度的鉴赏和评价。其中,李白写有《听蜀僧浚弹琴》 《长相思》,唐尧客写有《大梁行》,韦庄写有《赠峨眉山弹琴李处士》,白居易写有《夜琴》,岑参写有《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李季兰写有《三峡流泉歌》。[1]北宋时,著名文学家苏轼一生与古琴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除对家藏雷琴有独到的研究外,还撰有琴学专论《杂书琴事》十三则。明代时,著名文学家杨升庵不仅喜爱古琴,而且有藏琴传世。有关他在琴学研究上的成就,虽然没有更多的文献资料记载,但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张由他监制、题名、钤着“乾隆御府珍藏”印记的古琴实物上,可看出他对古琴是有研究的。[2]到了清代,川派古琴大师、著名道士张孔山协助唐彝铭编的《天闻阁琴谱》,除收录琴曲145首外,还收集了有关古琴美学、律学、上弦法等方面的一些理论学说。这一时期,还有清咸丰六年前后,由张孔山嫡传弟子、成都华阳人顾玉成以其斋名命名编辑而成的《百瓶斋琴谱》,虽然是一本琴谱,但书中留下的有关琴曲内容和演奏方面的跋文,也是研究清代巴蜀琴学至关重要的参考文献。[3]民国时,蜀地著名琴家裴铁侠编著的《沙堰琴编》和《琴余》两书,以其独到的见解,分别为我们留下了有关琴曲内容、弹琴心得和琴学的宝贵著述,在当时琴界中颇具声望。[4]建国以后,巴蜀琴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个别调研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

新中国建立以后,上世纪50年代初,以古琴音乐为代表的一批传统音乐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在“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引下,地处巴蜀地区的四川音乐工作室,率先于1952年成立了第一个包括古琴组在内的音乐组织――“古典音乐社”,汇聚了一批琴家参与,对推动巴蜀琴人和琴学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3~1956年间,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和民族音乐研究所通信研究员身份的著名琴家查阜西先生,他在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委托下,曾与许健、王迪组成的3人小组,利用书信和采访机会,分别对长沙、成都、重庆等地的全国20多个地方的60多位古琴家进行了调研,除录制了大量琴曲外,还收集了不少有关古琴的历史文献、器物和图谱等资料,[6]同时还特别着重记下了每一位琴家的师承、渊源和派系,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7]正是由于他们的举荐,散居在长沙、成都等地的著名巴蜀琴家顾梅羹、龙琴舫、喻绍泽、王华德等人才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或走进专业音乐院校,或进入民间音乐团体,从事古琴教学、演奏与研究工作。从这一阶段的情况来看,可能由于当时的条件所致,多数琴家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演奏和教学当中,加之琴学理论人才缺乏,因而产生的研究成果仅有3件,其中,论文2件,教材1件,分别是阜西先生的《研究》①和《传本考异》②,喻绍泽先生的《古琴讲座提纲》③。

在上述成果中,当以阜西先生的《传本考异》为代表,该文是一篇针对张孔山琴曲《流水》五种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分析的重要论文。文中,作者以十分严谨的学术态度,除细致分析考证了清代五种琴曲《流水》版本,即顾氏《百瓶斋》抄本、《天闻阁》先刻本、《天闻阁》补刻本、张宝亭抄本和文氏《枕经蘼史山房》抄本的抄刻时间与区别外,还对杨时百和裴铁侠二位先生在对待刻本与抄本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两种不同态度提出了批评。从作者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查阜西先生在1957年6月9日撰写的这篇论文,是此阶段一篇不可多得的琴学论著,它体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求真务实,敢于批评的严谨学风。

总的来看,上个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我国琴界虽然在采集、发掘、抢救、整理、保存、传承、研究巴蜀古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由于研究琴学理论的队伍还没有形成规模,因而所产生的成果也只是凤毛麟角。因而这一阶段,巴蜀琴学研究基本上是处在“个别调研阶段”。

二、艰难求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后期)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直至70年代中后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十年,包括巴蜀古琴在内的中国古琴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和毁灭,巴蜀琴学研究走过了一段最为艰难的求索之路。但是,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却仍有个别琴家坚持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巴蜀琴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8]这位琴家便是沈阳音乐学院师承川派琴艺的传人,时任该院民乐系古琴教授的顾梅羹先生。在“”遭受挨批判、挂黑牌、家被抄、琴被收,甚至被遣送回长沙乡下的12 年间,他居然以自己对琴学研究的执著情怀,编撰了一部30余万字的《琴学备要》初稿。[9]该书于200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总规、指法、手势、曲谱、音律、论说及制度、装备、演奏方法、琴曲、打谱、论音等。[10]唐中六先生认为,《琴学备要》发扬了《百瓶斋琴谱》的琴学传统,大大升华了顾氏蜀派琴艺,“是一部考证有据,科学、求实、内容丰富的中国当今琴坛不可多得的琴学著作。”④应当说,它是这一阶段仅见的一项巴蜀琴学研究成果。〖=BTAA(〗三、局部探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1976年,随着,“”结束,巴蜀琴学研究工作开始恢复,在以巴蜀古琴大师喻绍泽为首的一批老琴家的倡导下,古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斫琴家、社会活动家的推动下,于1979年重新成立了一个名为 “蜀新琴社”(后更名“锦江琴社”)的民间组织。它主要以研究琴学,交流琴艺,推动蜀派古琴艺术发展为宗旨,一方面团结了蜀中琴人,一方面吸引了一批在音乐艺术院校、文化与企事业等单位工作的音乐教育家、书画家、古琴爱好者参加琴社活动,既扩大了蜀派琴艺的宣传,又提高了蜀派琴艺的社会影响。[11]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巴蜀琴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它标志着巴蜀琴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10年间,巴蜀琴学研究在前两阶段基础上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在省内外音乐艺术院校琴家和琴学爱好者的参与下,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等刊物相继发表了喻绍泽的《古琴演奏简论》⑤,朱默涵的《川派古琴艺术研究》⑥,谭茗的《艺高德美丰绩永铭――忆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⑦等有关巴蜀琴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和回忆文章。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介绍了巴蜀古琴的演奏技艺、琴派艺术和琴人。

其中,喻绍泽先生的《古琴演奏简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篇探讨巴蜀琴艺方面的论文。作者以一位古琴教育家的身份,从古琴的“演奏姿势”“基本指法” “学琴三要” “弹琴五谬五能” “下指六忌” “操缦十四法”六个方面,为学琴者阐述了古琴演奏需要掌握的若干要领。是作者在继承前人演奏理论观点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从事古琴演奏与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一篇不乏独到见解的文章。[1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过了10年的各种准备之后,在蜀地琴学家唐中六先生等有识之士的倡导和组织下,在国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1990年8月和1995年7月,分别两次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将全世界关注古琴的目光集中到了四川成都,集中到了古琴艺术。会议邀请到中外琴家、学者近200人参加。大会期间,中外琴家除进行了近30场的交流演出外,还举行了近10场学术讨论会。两次活动共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内容涉及中国琴学的若干方面。会后,唐中六先生还将所有参会论文汇编成《琴韵》⑧《草堂琴谱》⑨两书出版。与这一阶段前10年相比,由于有两次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的推波助澜,在这一阶段的后10年中,又有数篇巴蜀琴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问世,如谭茗的《蜀派之形神系统暨美感心理研究》⑩、顾鸿乔的《裴铁侠和他的、》、曾成伟的《蜀派古琴源流及艺术特色》、俞秦琴的《浅论蜀派古琴的特点》等,其研究范围较前10年有所扩展。

总之,与第一、二阶段相比,这一阶段产生的成果约有18件:其中,论文14件,文集2件,曲集1件,史料1件,是第一、二阶段的4.5倍。从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如果说第一、二阶段产生的成果主要是以教材为主的话,而此阶段则以文论为主。尽管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明显增加,但由于参与巴蜀古琴研究的队伍仍屈指可数,研究力量还相对单薄,所发表的成果还十分有限,因而这一阶段在第一、二阶段基础上,实际还处在“局部探究阶段”。

四、全面深化阶段(21世纪初以来)

21 世纪初以来,随着国内多个音乐院校培养的以古琴演奏和研究为主要方向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参与,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相继在辽蜀两地召开了“纪念川派古琴名家顾梅羹教授诞辰100周年研讨会”和“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四川邛崃召开了“2006成都・中国古琴国际艺术节暨文君文化节”,以及川音“蜀派古琴”成功申报入选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蜀琴学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后,国内参与巴蜀琴学研究的人员已达40余人,所发表的研究成果共约73件,其中,文论67件,专著2件,文集4件,与第三阶段相比,大约是它的4倍;与第一、二阶段相比,大约是它的18倍。这些数字说明,巴蜀琴学研究的成果正在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从发表的成果中可以看到,此阶段有关巴蜀琴学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大体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研究范围更加扩展。学者们除继续对巴蜀琴学中的琴艺、琴人、琴派、琴曲、琴谱、琴史进行探讨外,有的还把关注的目光扩展到对巴蜀琴家在琴曲、琴歌创作方法、打谱经验的探讨,如喻文燕、朱铮的《古琴新曲创作的有益尝试――蜀派琴家喻绍泽先生建国后琴曲创作浅探》,黄明康的《蜀派古琴家俞伯荪先生的琴歌艺术》,朱默涵的《顾梅羹先生的打谱――发表在顾梅羹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黄梅的《发现之旅――川派琴曲打谱心得》等;有的将研究视角放到了对巴蜀琴学传统的梳理,如许健的《辉煌的巴蜀琴学――纪念喻绍泽百年华诞》,胡杨吉的《树丰碑,传芳韵――喻绍泽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综述》等;有的将研究对象用到了对巴蜀琴学专著的专题评述,如龚一的《令人感佩的敬业精神――读顾梅羹老师有感》,冯光钰的《文化视野中的巴蜀琴艺研究――读后》,王永昌的《琴为乐君史为今镜――读评》,朱江书的《巴蜀琴史第一书――述评》,张庆华的《蜀地古琴动态展览――评唐中六》等;有的对巴蜀古琴艺术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方面的思考,如甘绍成的《巴蜀古琴艺术的回顾与思考》,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巴蜀”历史与现状研究》等;有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施咏的《巴蜀古琴保护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三》等;有的对历史上蜀中传世名琴与名人的关系进行了考证,如党世才的《司马相如与“绿绮”琴》;还有的则介绍当今蜀中个别古琴制作家在古琴制琴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学术造诣,如王宁的《谈何明威先生的古琴制作艺术与创新》等。

其二,研究方法更加多样。与以往三个阶段相比,学者们在研究方法上,并不仅限于从本体性、历时性、史料性、美学性、综合性等方面对巴蜀琴学进行探讨,而是在上述方法基础上还从文化性、传承性、意义性、学科性、地域性、时代性等方面对巴蜀琴学进行研究。如朱江书的《历代道教琴人述略》《道家、道教思想影响的琴曲》《论蜀派古琴的传人、传谱与传曲》,曾河的《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喻绍泽琴学生涯考略》,施咏的《蜀派古琴保护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三》,冯光钰的《文化视野中的巴蜀琴艺研究――读后》,王永昌的《琴为乐君史为今镜――读评》,朱江书的《巴蜀琴史第一书――述评》,张庆华的《蜀地古琴动态展览――评唐中六》,许健的《辉煌的巴蜀琴学――纪念喻绍泽百年华诞》,李松兰的《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地方古琴艺术研究――以蜀派古琴为个案》,朱默涵的《川派琴曲的时代风格与弦外之音》等即是。

其三,研究内容更加全面。与以往三个阶段相比,少数学者对巴蜀琴学的研究已不再是个别的、单项的研究,而是更加全面、系统,并在研究中结合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方法去考察和研究巴蜀琴艺和当代巴蜀琴人,如唐中六先生所著的《巴蜀琴艺考略》和杨晓主编的《蜀中琴人口述史》即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当推唐中六先生著的《巴蜀琴艺考略》。该书是作者花费了20多年时间在川内外进行走访调查,从搜集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中,经过精心筛选,细致编排完成的一部巴蜀琴史专著。书中,作者以音乐史学家和民族音乐学家的眼光,将巴蜀古琴置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音乐的大环境里,通过洋洋31万字的大作,较为全面、系统、详尽地论述了巴蜀地区古琴艺术发展的史实,内容广泛涉及巴蜀古琴从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多年间的各个历史阶段,涉及历代琴人、琴艺、琴器、琴制、琴谱、琴曲、琴论、琴事、琴馆、斫琴诸方面,是一部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文字朴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考察全面、研究深入的巴蜀琴史专著。[13]

其次,杨晓主编的《蜀中琴人口述史》,则是一部采用访谈和回忆形式来真实记录蜀中自民国以来古琴艺术发展变迁的口述史著作。由于是琴著中第一部关于琴人群体口述历史的书籍,该书在写作体例上采用蜀中20位琴人口述和5位琴人的回忆文章汇编而成,不乏有关蜀中琴艺、琴事、琴思、琴学诸方面的珍贵史料,更不乏诸多口述琴人关于蜀中古琴故事的珍贵记忆和对古琴的思考,体现了主编者以一个民族音乐学工作者的态度,在编写该书中所遵循的“真实的记忆”与“全方位具象文化生活”的原则,是一部在音乐艺术领域还十分少见的古琴口述史专著。[14]

其四,研究程度更加深入。从这一阶段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学者们在巴蜀琴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即便研究的是同一项专题,已不再是停留在一般性的阐释上,而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或将研究的层面拓展到新的方面,或将同一专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力求研究得更加透彻、更为深入。此方面,分别有朱江书的《蜀派琴曲研究》,张庆华的《百瓶斋琴谱研究》《蜀地古琴动态展览――评唐中六》,朱益红的《张孔山泛川琴派刍论》等。

总的来看,与前三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巴蜀琴学研究之所以有所不同,一方面是与本文前面提到的相关学术背景有关,一方面是广大巴蜀琴学研究者直接或间接受全球化视野、多元化理论和音乐学相关理论方法的影响,因而才会形成与前三个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阶段”。

结论

综观建国以来我们在巴蜀琴学研究上所走过的道路,尽管它已在琴人、琴曲、琴派、琴艺、琴论、琴著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在琴谱、琴歌、琴器、琴制、打谱和创作等方面的研究仍显得十分薄弱;另在研究重心上,多数学者关注更多的是历时性研究 (包括古琴音乐的源流、沿革,曲谱、曲调考源等)、民俗性研究(包括琴社组织、琴会交流、琴事活动等)、文化性研究(包括琴人与古琴的关系、宗教与古琴、社会与古琴的关系等)、传承性研究(包括古琴音乐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综合性研究(即从多个层面古琴进行宏观研究)等,而对形态性研究(包括古琴音乐的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旋法、曲体等)、审美性研究(包括古琴音乐的本质、特征、功能、创作、审美与欣赏等)、地域性研究(包括古琴音乐在本地和异地的传播、发展等)却关注很少, 或者说还是一片空白,有待更多学者去进行探索。即便是前面提及的几个领域中已有人做过研究, 但研究层次还可深入,研究层面还可进一步拓展。再有,巴蜀琴学研究的队伍在数量和层次上,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以便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此项研究中,为今后能产生更多更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准备。

总之,巴蜀琴学研究任重道远,相信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研究层次的不断提高,研究课题的不断拓展,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巴蜀琴学研究在未来的道路上,将取得愈来愈多的成果。

注释:

①②阜西:《研究》,载《琴学六十年论文集》上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林晨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第9296页、第97110页。

③据作者外孙――现任川音民乐系古琴副教授的曾成伟告诉笔者,该书是其外祖父喻绍泽在前所编。

④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52153页。

⑤喻绍泽:《古琴演奏简论》,载《音乐探索》,1983年第1期,第5457页。

⑥朱默涵:《川派古琴艺术研究》,载《乐府新声》,1988年第3期,第4247页。

⑦谭茗:《艺高德美 丰绩永铭――忆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载《音乐探索》,1989年第1期, 第56页。

⑧唐中六:《琴韵》,成都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⑨唐中六:《草堂琴谱》,路石堂印,1995年。

谭茗:《蜀派之形神系统暨美感心理研究》,载《音乐探索》,1992年第2期,第2831页。

顾鸿乔:《裴铁侠和他的、》,载《音乐探索》,1992年第1期,第1622页。

曾成伟:《蜀派古琴源流及艺术特色》,载《音乐探索》,1997年第2期,第1418页。

俞秦琴:《浅论蜀派古琴的特点》,载《音乐探索》,1997年第3期,第3941页。

即唐中六主编的《琴韵》 《草堂琴谱》(上卷)。

即喻绍泽创作的《怀园遗音――喻绍泽古琴曲及诗作》。

即唐中六《中国乐舞诗・琴卷》。

喻文燕、朱铮:《古琴新曲创作的有益尝试――蜀派琴家喻绍泽先生建国后琴曲创作浅探》,载《音乐探索》,2003年第2期,第1619页。

黄明康:《蜀派古琴家俞伯荪先生的琴歌艺术》,载《临邛琴粹》(四川省邛崃市文联编、唐中六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00107页。

朱默涵:《顾梅羹先生的打谱――发表在顾梅羹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乐府新声》,2009年第4期,第6569页。

黄梅:《发现之旅――川派琴曲打谱心得》,载《古琴清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写、唐中六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第141145。

许健:《辉煌的巴蜀琴学――纪念喻绍泽百年华诞》,载《音乐探索》,2003年第2期,第1315页。

胡阳吉:《树丰碑,传芳韵――喻绍泽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综述》,载《音乐探索》,2003年第2期,第59页。

龚一:《令人感佩的敬业精神――读顾梅羹老师有感》,载《人民音乐》,2005年第7期,第5859页。

冯光钰:《文化视野中的巴蜀琴艺研究――读后》,载《临邛琴粹》,第134135页。

王永昌:《琴为乐君 史为今镜――读评》,载《临邛琴粹》,第136141页。

朱江书:《巴蜀琴史第一书――述评》,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1期,第4952页。

张庆华:《蜀地古琴动态展览――评唐中六》,载《古琴清英》,第153165页。

甘绍成:《巴蜀古琴艺术的回顾与思考》,载《临邛琴粹》,第223229页。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蜀派”历史与现状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论文,2011年5月。

施咏:《蜀派古琴保护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三》,载《交响》2013年第1期,第1221页。

党世才:《司马相如与“绿绮”琴》,载《临邛琴粹》,第125126页。

王宁:《谈何明威先生的古琴制作艺术与创新》,载《乐器》,2005年第1期,第68页。

朱江书:《历代道教琴人述略》,载《音乐探索》,2002年第2期,第38页。

朱江书:《道家、道教思想影响的琴曲》,载《音乐探索》,2003年第1期,第7780页。

朱江书:《论蜀派古琴的传人、传谱与传曲》,载《音乐探索》,2011年第4期,第9193页。

曾河:《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喻绍泽琴学生涯考略》,载《音乐探索》,2012年第4期,第3036页。

施咏:《蜀派古琴保护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三》,载《交响》,2013年第1期,第1221页。

冯光钰:《文化视野中的巴蜀琴艺研究――读后》,载《临邛琴粹》,第134135页。

王永昌:《琴为乐君 史为今镜――读评》,载《临邛琴粹》,第136141页。

朱江书:《巴蜀琴史第一书――述评》,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1期,第4952页。

张庆华:《蜀地古琴动态展览――评唐中六》,载《古琴清英》,第153165页。

许健:《辉煌的巴蜀琴学――纪念喻绍泽百年华诞》,载《音乐探索》,2003年第2期,第1315页。

李松兰:《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地方古琴艺术研究――以蜀派古琴为个案》,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3036页。

朱默涵:《川派琴曲的时代风格与弦外之音》,载《乐府新声》,2010年第4期,第106109页。

朱江书:《蜀派琴曲研究》,载《黄钟》,2006年第1期,第9295页。

张庆华:《百瓶斋琴谱研究》,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6月。

张庆华:《蜀地古琴动态展览――评唐中六》,载《古琴清英》,第153165页。

朱益红:《张孔山泛川琴派刍论》,载《古琴清英》,第134140页。

参考文献:

[1]朱江书主编.成都传统音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2]甘绍成.巴蜀古琴艺术的回顾与思考[C]//临邛琴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3][5][11]唐中六主编.巴蜀琴艺考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顾鸿乔.裴铁侠和他的《沙堰琴编》及《琴余》[J].音乐探索,1992.

[6]查阜西.中国音乐家简传――查阜西[C]//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7]查阜西.古琴音乐的收集和采访[C]//查阜西琴学文萃.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8]朱默涵.川派琴家顾梅羹――纪念顾梅羹先生逝世二周年[J].乐府新声,1992(04).

[9]李启贤.山高水流长――访古琴家顾梅羹教授[J].人民音乐,1982(12).

[10]顾永祥.顾梅羹先生的古琴艺术生涯――纪念中国古琴艺术大师顾梅羹先生诞辰110周年[J].乐器, 2009(12).

[12]谭茗.艺高德美 丰绩永铭――忆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J].音乐探索,1989(01).

[13]朱江书.巴蜀琴史第一书――《巴蜀琴艺考略》述评[J].音乐探索,2008(01).

[14]谭继和.序・蜀琴:本土文化的经典记忆[C]//蜀中琴人口述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上一篇:副属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下一篇:艺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