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

时间:2022-10-13 06:12:27

浅析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只有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改革措施创新途径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化学是初中教学课堂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却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上,不仅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落后,而且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化学实验本身,学生不能完整地掌握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学生也不能全面学习各个不同方面的化学知识,对于化学知识可拓展的各种方面也存在不足,不能透彻地了解一些化学分析方式和化学解析过程,不能独自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技巧,存在很多不足。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要改变传统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化学属于应试教育,即为了在考试中能够取得高分而学习,教学方法也完全是依据这一教育理念而制定的。所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实验内容偏少,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以往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自我拓展能力的下降以及动手动脑能力的下降,只是单一地提高了学生自我的应试能力,从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角度分析,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应被淘汰。

2.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把握不清,无法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混乱等问题。其次,化学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虽然大多数化学教师都是化学专业毕业,但有些却明显缺乏实践经验,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无法对各种技巧与方法进行明确的讲解。最后,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出现让教学的手段变得日益丰富,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直观、立体,但有些教师仍旧运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性。

3.教师自我主观性较强,忽视学生学习拓展性

目前,在多数化学课堂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主管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整个课堂的主导作用,所有教学内容都按照他们的安排有序进行。可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解速度。长此以往,就慢慢丧失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主观性较强,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很少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就严重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习更加被动,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负面。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对的学习积极性,总是不能振作精神、提高学习兴趣,教师不做出相应的引导,学生没有给予相应的学习配合,导致了学习方法的出错,让教学和学生两方面都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有效结合,提高学习动力。虽然有些地区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但很多教师还是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懒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表面应付,就出现这样的局面:教师表现出了对课堂教学的压力,而学生表现出了对课堂教学的抵触情绪。

三、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

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是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因为这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相符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要想改革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改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丰富实验内容,将更多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实验课程,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去完成实验步骤,体会实验过程中神奇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对这一化学知识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2.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积极的创新精神。所以,学校要积极组织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他们认识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3.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

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改善,而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则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教师传统观念对课堂的控制发展过程中,不能将化学知识科学合理地灌输给每一个学生,毫无疑问学生根本不在乎学习化学知识,也不在乎化学知识的真正内涵和作用,学生失去了自由的心境,没有课堂学习过程中发表自我见解的地位,缺乏独创性和独立性的学习能力的保护,无法培养创新性人才。所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教学能力的改进,提高课堂民主化教学氛围的营造,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王根运.课题《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能力培养的研究》简介及检测\[J\].科教导刊,2013,(10):16-18.

\[2\]失雪琴.突出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2,(6)33-34.

\[3\]熊士荣,徐远征,罗艳,尹笃林.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6):39-41.

\[4\]韦玉甘.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谈\[J\].科技信息,2008,(8):17-19.

上一篇:浅析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 下一篇:浅谈创设初中数学课堂情景教学的五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