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ICU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13 06:10:04

基层医院ICU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ICU院感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ICU住院患者892例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892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2例,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ICU环境,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 结论 加强ICU病房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加强手卫生,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基层医院 ICU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多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22-01

ICU内的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这一特定环境内的医院感染。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区,也是医院感染高危区,ICU由于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操作及介入治疗等,使ICU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病房,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建立控制医院感染的完整可行性计划及完善基层医院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ICU住院患者892例,其中男 533 例,女359例,平均年龄55.7岁,发生医院感染132例,发生率为14.79%。

1.2 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达62, 8%。其次为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13.6%,泌尿道感染10.6%,其主要原因有:(1)侵袭性操作,以插管为主,有调查表明有插管引起的医院感染率高达71.43%.(2)机械通气造成的肺部感染。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常需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气道护理、呼吸机管道消毒不到位将直接导致肺部感染。(3)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4) 住院时间延长 调查资料显示,随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其受到感染的概率急剧上升。表明患者的病程越长,越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病程大于20天的病例感染发生率可高达60%.同时资料表明,院内感染的发生于患者年龄有关。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逐渐老化,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并多伴有各种慢性病,抵抗力下降,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医院应对老年患者采取重点护理措施。

3.2护理干预措施

3.2.1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由于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是第一位,因此应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误吸,其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误吸是造成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主要危险因素。头部抬高或半卧位,可有效防止误吸,预防HAP[1]。

3.2.2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掌握有创监测指证,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各种置入体内导管不宜放置过久,尤其是静脉导管,严格导管的无菌管理,尽可能缩短留管时间;静脉置管应选择口径适宜,严格无菌操作,插入部位应做好充分的消毒处理,待消毒液自然晾干后再行穿刺操作。及时更换敷料,每班应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

3.2.3监护病房环境的管理及设施的消毒监测 ICU医护人员卫生要求:本室人员入室时应更换干净衣帽、鞋,以免污染;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及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灭菌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

3.2.3研究表明,提高洗手行为依从性,保持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医院工作人员对院内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致使感染源传播。医院工作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2]。手卫生与院内感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院内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3]。才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

3.2.4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已用过的抗生素、全身情况、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性、感染的部位及目前院内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并严格把握联合用药指征,不得擅自用药,在给药过程中,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

3.2.5加强基础护理 预防继发感染,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菌能力。加强口腔护理,每日3-4次,并根据口腔情况选用合适的洗口液,及时发现口腔等部位的隐蔽性病灶,预防新的感染灶发生。

医院感染是一个无形且无情的刽子手,当前医院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院病房周转率、影响疾病的预后,而且还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巨大经济损失,造成国家卫生资源的巨大浪费,故基层医院尤应注意院感控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坚决贯彻落实,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代永琴,王建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2): 239-24

[2] 张燕杰,周冠群.医院工勤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90-191.

[3] 杜凌霞.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72.

上一篇:谈我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档案信息自动化的管理... 下一篇: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病治疗效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