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5:10:25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 取得满意效果,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60例, ASA Ⅰ~Ⅱ级,年龄31~54岁,体重61~72 kg,男12例, 女48例, 体重55~74 kg, 随机分为两组, A组和B组, 两组无呼吸及循环系统疾患, 术前禁食禁饮8 h以上, 入室前30 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连续监测ECG、SpO2、BP、RR, 并同时开放静脉通路。

1. 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潮气量法”七氟烷吸入诱导:七氟烷吸入浓度8%, 氧流量6 L/min,待患者意识消失, A组: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滴注, 行气管内插管, B组:给予瑞芬太尼1.5 μg/kg, 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滴注, 行气管内插管, 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 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2%~4%, 氧流量2 L/min,持续静脉滴注瑞芬太尼0.1 μg/(kg·min), 罗库溴铵0.1 mg/kg维持麻醉。

1. 3 观察指标 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记录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 min(T3)、CO2气腹后5 min(T4)、CO2气腹后20 min(T5)的SpO2、MAP、HR、PetCO2, 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插管前(T1)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插管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插管无体动及呛咳, 手术时间(48.3±12.1)min, 术毕未出现苏醒期躁动、谵妄、呼吸抑制、呕吐现象。

2. 3 两组患者麻醉中各时点各项指标比较 A组:T2与T1比较, MAP、HR升高, P

3 讨论

全麻围插管期和围拔管期对患者刺激剧烈, 易引起体内交感神经活性升高, 儿茶酚胺等应急性激素增加, 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1]。CO2气腹刺激腹膜及刺激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反射, 也易出现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以上的刺激均可加重患者的心血管的负担, 甚至出现心脑血管的意外。瑞芬太尼的持续输注半衰期短, 较之其它阿片类药物的优点在于血-脑平衡时间短, 消除快, 使得效应部位达到稳定浓度的调整更具控性, 输注量易于调节, 通过维持小剂量的瑞芬太尼输注将围插管期和围拔管期的呛咳、不自主体动、交感神经刺激反应等降至最低, 有效抑制心血管的反应[2]。

当前常用的丙泊酚静脉诱导有其优点, 但对循环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包括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肌抑制、心输出量减少以及抑制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的反应, 这些作用都将削弱高血压患者自身调节循环的代偿能力。七氟烷血气分配系数低,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 具有高效、安全、体内代谢率低、排泄迅速、肝肾副作用小, 由于其在血液中溶解度较低, 因此具有诱导快, 可准确调控麻醉深度, 该药可以降低血管阻力而至血压下降, 有剂量依赖性, 对心率的影响小, 对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 有较好的心血管稳定性。因此七氟烷在心血管方面的稳定性, 对老年或一些循环不稳定的患者比丙泊酚更具有优势。必要时采用七氟烷诱导既能保留自主呼吸又能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 这一点在处理一些困难气道的患者时特别有用[3]。

本研究认为, 七氟烷, 瑞芬太尼均为快通道药物, 可控性强, 增加了诱导的安全性,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 心血管稳定性好, 苏醒迅速, 术中知晓率低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合麻醉, 应注意做好术后镇痛衔接, 有效的预防疼痛。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25.

[2] 姚尚龙.静脉全麻的临床应用与进展.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0,31(4):378.

[3] 邱晓东,景亮.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0,31(2):191.

上一篇:5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征分析 下一篇: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斑块前后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