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旅游系列报道之一

时间:2022-10-13 04:38:00

玉溪旅游系列报道之一

策划:曾建志 刘庆华

驾车线路:A:昆明―新平―戛洒―漠沙―南薅―元江―昆明

B:昆明―元江―南薅―漠沙―戛洒―新平―昆明

往返公里数及路况:昆明至玉溪、元江全程高速,里程约210公里,用时两小时四十分钟;元江至漠沙为水泥路面,路窄,里程约50公里,用时一小时;漠沙至戛酒柏油路面,山路弯多,里程约70公里,用时约一个半小时;戛洒至新平县城柏油路面,弯大坡陡,里程约75公里,用时约两个小时;新平县城至玉元高速柏油路面,里程约35公里,用时约四十分钟。

旅行时间:4天

日程安排:第一天:从昆明直接前往戛洒镇,游览附近的民俗生态村如大槟榔园等。

第二天:由戛洒前往哀牢山,游览茶马古道、陇西氏族庄园、石门峡。

第三天:由戛洒前往元江,途中游览漠沙镇大沐浴村、南薅村(当然也可以选择住在村镇)。第四天:游览元江第一高桥景区、附近的民俗生态村入者噶、那红等。

带上爱车到红河谷过一个火热的冬天

施 展

戛洒江 畔过冬天堂

昆玉高速――玉元高速――大开门――新平――嘎洒

终于驶上昆玉高速,告别的不止是拥堵,还有那被尾气熏得发硬的钢筋水泥,享受着转速超过3000转的,让发动机在城市中反复起步停车而积下的碳随着高转速灰飞烟灭,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绿色田园村庄,心情开始沿着高速路的线条而放飞到更远的地方。100、110、120,路上的最高限速不断变化着。一路驰骋经过各种地形,告别车窗外时隐时现的滇池闯过刺桐关便抵达玉溪坝子,此时,爱车放佛已经完全挣脱了城市里三步一停的束缚,适应了在80mile以上的运行,几十公里的路程在不经意间便已成为过往,新平的出口也就在眼前了,收费站名为大开门,我们知道这是红河谷敞开大门在迎接八方来客。

早就听说新平县的戛洒镇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这里背靠哀牢群峰的红河谷自古就是花腰傣的家园,一路走来,不时会遇到头戴斗笠、背着小竹箩的一群群小卜少。笑语妍妍轻快地走在路旁。关于花腰傣的渊源,说法很多,这个美丽的民族来自何方,本又要去何处,如今已无法确切知晓。有人说他们是古滇国的遗贵,也有人说他们源于古代的百越,还有人说他们是编织爱情的民族……从她们身上华贵的银饰和优雅的仪态,我们都宁愿相信花腰傣应该是古时皇族的后裔。三三两两的花腰傣从路边走向戛洒镇,我们的车也轻轻地尾随着她们,进入到这个古驿重镇。下了车,我们发现身上笨拙的外套可以卸下了,这里没有冬天刺骨的寒风,只有暖暖的太阳和轻轻拂面的江风,镇子四周的山满眼青绿,这里就是过冬的天堂。

戛洒是傣语,意思就是沙滩上的街子,我们也不难想象古时的戛洒集镇是如何的繁忙,这个出缅甸,上昆明的交通枢纽和重要渡口每天都活跃着南来北往的客商,如今,这里每逢“一”、“六”都有街天,我们正好遇上了这热闹的日子。身着花腰服饰的傣家人在吆喝经营着自己琳琅满目的货品――一枝枝甜如蜜的甘蔗横在推车里,五色的瓜果斑斓夺目,小秧箩、鸡棕帽,一个个放得整整齐齐像是列队的士兵i肥大的旱鸭子14元一公斤,一只就有三四公斤,几块钱的零头傣家人豪爽地免了,看来在戛洒的第一顿大餐有肥鸭可吃了。旁边一处挤满了人,不知是什么好东西正在热销,钻进人群,一个个土陶制品立在眼前,朴实得让人丢下了所有防备就想抬几个回家。戛洒的土陶是出了名的,这些罐子的主人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来自土锅寨――一个世代制作土陶的古朴寨子,他们所做的土陶清一色的全手工制作,靠个人经验来捏塑粘土,再用木片敲打出各种外观,晒干后再烧制,然后从灰堆中捡出一件件精品,装进谷箩挑到戛洒街子上来出售,每一次都能售罄,就在和我谈话的这几分钟,又有几件被慧眼人挑走,我得赶快下手,否则就没有我们的份了……提着鸭子,抱着土陶罐,手指上还挂着各种袋子装着的小东小西,艰难地走出热闹的街子奔向爱车,自驾出游的好处不知不觉就体现出来了,现在可以带许多平时装不走的好玩意儿。而外边也总似乎有数不尽的东西可以带回家。

冬季的老鸭汤最是滋补,再加上当地著名的糯米饭、干黄鳝、腌鸭蛋以及众多野菜,一行人好久都没有吃过这么饱的晚餐了,好在红河边就是消食的好去处,江两岸郁郁葱葱,山上是青青的树林,岸边是茵茵的甘蔗林,将冬季的傣乡装点得如春天般生机盎然,江水悠悠南去,晚风柔柔拂面,丝毫寻觅不到一丁点冬季的影踪。

在戛洒不能不去大槟榔园,这是个典型的傣家寨子,人们安恬静谧地生活在一种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状态里,寨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树都是他们呵护的对象,原始的万物有灵信仰在这里依旧是指挥一切行动的准则,我们对这种原始而纯净的环保主义产生了无尽的崇敬和珍惜。寨子里绿竹苍翠,溪水潺潺,竹筒引着溪水推动水磨水碾,创作着傣家人特色的风味食品。寨子里天天都有花腰傣歌舞在新建的舞台广场上演,游人坐在一排排石凳上打着拍子欢声地合唱着。密林中传来的歌声悠悠,像是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伴着歌声走过小桥,流水声与之相和,顺流水的曲线一路向前就是戛洒江边,脱去鞋子踩在软软的沙滩上,模仿一群群嬉戏的鸭鹅走起八字步,让细沙和鹅卵石给自己做个足底按摩,让江风拂过素面,享受这有灵的万物给渺小的人带来的快乐。

江两岸的木棉在等待春天的艳丽绽放,滔滔南去的江水在等待勇敢的人去漂流,我们暂时没有勇气和时间去漂流一程,因为我们被留在了一条花街里面。这条花街是戛洒镇重点打造的特色旅游项目,全长3000米,宽21米。从进镇的那个喷泉广场开始,几乎贯穿了整个戛洒镇,一条景观河流轻轻流淌在花街中间,这可是从哀牢山深处引下的山泉水,路两旁随处可见铜像雕塑,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肩挑重担,有的窃窃私语……花街两旁林立着仿古商铺和豪华别墅,听当地人说已有不少花街别墅被外地商人买下,看来。不同地方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戛洒这方世外桃源来休闲度假。

哀牢云深 花腰情浓

嘎洒――漠沙――大沐浴――南薅――元江

雾灯,一个城市驾车人既熟知却又很少派上用场的汽车功能,在从戛洒到漠沙的一路上,终于得以一显身手了。离开温暖开胃的戛洒后,驶进古木参天的哀牢山中,云雾涌起,犹如仙境。这应该预示着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苍茫的哀牢山下雾海茫茫,把他巍峨的身姿深深藏起,然而又在某一个转弯处,太阳破雾而出,云雾蒸腾,翻江倒海地涌向上空……车子小心地在蜿蜒的山路迂回,明弯、暗弯、回头弯,走惯了笔直通达的城市道路,在这哀牢山路上也是另一番体验,档位必须不停地换,方向盘也少有固定不变的时候,驾驶的乐趣油然而生。上山下山,滚滚红河始终在一旁相伴,红河谷中那如星星般嵌入的一个个村庄,错落有致、炊烟袅袅。不时有层层梯田从半山铺向河谷,点点水田在阳光映射下与悠悠流淌的红河相得益彰。

漠沙镇的大沐浴村就在红河畔等着我们,把车停在江边,打些江水来给爱车清洗一下身上的风尘。小村子安静温馨,到处都有高 高的槟榔树,其果实是花腰傣永远的口香糖,喜爱酸甜食品的傣家人用槟榔来护牙健齿,尤其是爱美的小卜少,随时都把槟榔放在花秧箩里,无论是田间小憩,还是在挑花绣朵,都能看她们在嚼槟榔。我们也嚼着槟榔围在新建的广场边观看着精彩的花腰傣歌舞表演,一排高大的槟榔树前,是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优美的歌声、色彩斑斓的服饰吸引着各方的游人汇聚到广场中心。

在漠沙,我们再次对花腰傣高雅华贵的服饰有了新的认识,新平的花腰傣由傣雅、傣洒、傣卡三个支系组成,每个支系都有不同的服饰特色,戛洒的傣洒与漠沙的傣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戴在头上的小斗笠,戛酒的像伞一样,如同未打开的鸡(土从),而漠沙的如花儿一般,像已经打开了的鸡(土从)。所有的花腰傣服饰都是精美的手工艺品,从织布、染色、刺绣等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虽是隆冬,漠沙的花腰傣却也有穿夏装的,紧身的短衫配上如虹的彩带,更显示女性青春的诱惑;还有穿盛装的,头束花纹图案的彩帕,无领的对襟衣上,系满了银泡花饰,连围脖、袖口,都缀有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显得富丽堂皇。同行的女同胞已经经不住诱惑要买一些花腰傣服饰回去显耀了,幸运的是,傣家女子人人都是纺织刺绣的行家,就在大沐浴村里便有十来户人家专门制作服饰纪念品的,既是手工制作,又有许多银饰。当然价格不菲。整套的是不必了,就选购些百十元钱的小帽子、腰带和小挎包回去,偶尔穿戴一回,也就尽显异样情调了。除了这些五颜六色的服饰精品,还有无数的竹编工艺品让我们爱不释手,这些用极细极细的竹篾编制的物事尽显花腰傣巧夺天工的手艺。尤其是小秧箩,编条又细又密,有的还镶进了明晃晃的镜子、锡箔纸,缀上了银泡和彩穗。由于想到车里已经装满了许多戛洒街子上买的土陶。就尽量捡小一些的买,如小秧箩、黄鳝笼和小斗笠,斗笠立时就可以戴上遮挡太阳,小箩笼就回去装些零碎的物件挂在客厅当装饰了!

抱起一大捧五色的工艺品来到爱车旁,笑着安慰它这些东西其实并不重,满载后又将启程,继续在哀牢山的怀抱中蜿蜒前行。经江水洗礼后,爱车似乎更带劲了,不一会就来到了另一个古意盎然的小村子――南薅。“南薅”是傣语,翻译过来就是“清静洁白的水”,据说这个花腰傣寨子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南薅。成为杰出音乐家聂耳的起始之地――它是聂耳的母亲彭寂宽的故乡。

进入掩隐在古树幽林里的南薅,鳞次栉比的土掌房,整洁古朴的村道,悠然转动的水车和一张张朴实友善的笑脸,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就爱上了这里。南薅是漠沙镇的农家乐做得最红火的村子,也是新平县农家乐旅游的定点村子,好客的花腰傣人都会邀你到家里做客。并把陈年的甘蔗渣酒、阉面瓜鱼等地道美食拿出来招待客人,美丽的小卜少手捧美酒站到你身旁,热情的氛围,古朴的民风,秀丽的景色,灵魂似乎也被净化了。只想把车子卖了以后,天天在这里享受“糯米饭、腌鸭蛋、干黄鳝,二两小酒天天干”的神仙日子。

一番风卷残云后,我们漫步南薅,古林、山花、江水、沙滩,低头走在大榕树下,脚下松软的泥土洒满落叶,阳光从绿荫间隙中透下,形成一丝丝“一米阳光”,远处山岭沟壑里层层叠叠的梯田随山形的起伏而凸现优美的造型,彰显着傣家人的古老农耕历史和稻作文化。江边,一片片木棉花等待初春的绽放。江心,几条小木船悠悠荡荡……火热的红河谷在冬季带给了我们春天般的享受。沿着蜿蜒的村巷,来到寨子中间的聂耳母亲事迹陈列室,这里有彭寂宽及彭家的家史资料,有聂耳生平事迹资料,还有不少彭家和聂耳的珍贵图片。老房子在蹉跎岁月里留住了曾经的记忆,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有机会触摸一下历史的脉络。在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花腰傣古村寨,我们领略了由江水、古树、老屋和风情万种的花腰傣文化点缀出的绚丽景致,读到了聂耳的母亲彭继宽这个朴实的花腰傣女人。是她给这块古老的土地赋予了丰厚的文化渊源,红河滔声、南薅古林、土掌楼房、傣家山歌和舞曲,诠释了《义勇军进行曲》每个音符的起源,这一切都是那段不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原始元素。戛洒、漠沙、南薅一路走来,新平的哀牢秘境给我们人和车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哀牢山的翠绿和云海留在眼里。清洗的空气留在了胸中,香喷喷的美食留在了胃里,浓郁的花腰傣风情留在了心里……稍事休息,整装又出发,下一站:红河谷中的太阳城――元江!

冬日鲜果 世界高桥

元江――玉元高速――昆玉高速――昆明

从南薅慢慢驶向元江。一路上随时可见一个个卖水果的摊位,红艳艳的柑橘堆成了金字塔,黄澄澄的香蕉铺成了小山丘,都说冬天的萝卜赛人参,那冬日的新鲜水果呢,肯定也是一流食品吧,至少能补充足够的维C!车子缓缓驶入213老国道,在元江城边就感受到了太阳城的真切含义,隆冬时节我们却无一例外地穿着单衣,没有丝毫寒意。进城的路两旁都是车辆服务站,有4s店,有洗车连锁店,爱车奔波了几百公里,该给它好好洗个澡,上下检查一番了。也趁这个时间到旁边的水果摊前摸一摸行情。买一些新鲜的柑橘先尝为快,甘甜清凉的果肉入口,将略显热意的天气化解了几分,能想到这是在冬季吗?

把橘子皮放到车内,它散发的香味就是一种天然的清香剂,沿途是数不尽的果树林,香蕉树宽大的叶子保护着一串串金黄的果实。缀满青枣的枣树枝桠伸向路边,大的足有一个苹果那么大,咬一口,酸中带甜,甜中带酸。走进果林,山水相绕,鲜果飘香。果树簇拥着的条条小道。仿佛一条条绿色的长廊,林中漫步,听着路旁流水潺潺,高大的芒果树将刺眼的阳光委婉地拒绝在外,留给我们绿意与荫凉。这就是芒果长廊,虽然这个时候芒果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走在郁郁葱葱的芒果长廊。依稀还能闻到芒果的香味,不敢想象应季时那芒果挂满枝头的壮观和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悠悠荡荡走出芒果长廊。香蕉林上一串串弯弯的果实像在对着我们微笑,走进地里,主人笑着说让我们随便吃。我们也笑着接受邀请,品尝这快乐的智慧水果,曾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最符合营养标准又能为人们脸上增添笑容的水果就是香蕉了,欧洲人因为香蕉能解除忧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香蕉还被称为“智慧之果”,富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也说明了人们对香蕉的偏爱,说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因为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我们会不会也得到什么意外的收获呢?当然,最实在的收获就是一串串金黄的香蕉了,这里买香蕉不论个,不论串,而是一枝一枝地买,每枝上少的有五六串,多的有十多串,看中哪一枝就用力砍去,然后费力地抬回后备箱,这应该叫批发还是零售呢,分不清,只知道心里是爽快得很!

继续向南,阳光依然灼人,车窗外的果树层出不穷,突然间,一个躲在水库后村子跃入了视野,碧玉般的甘蔗林、婆娑的竹林、青青的小草、炊烟飘渺的傣家土掌房,俨然一幅与世隔绝的美景。这便是元江的者噶民俗村,也许是怕现代文明的侵扰,者噶是不通车的,从水库大坝上慢慢靠近它,心灵随水波起伏而变得平静,小村子同样是安静的,幽深、曲折的巷道连着一间间土掌房,巷道在 阳光直射下,光影斑驳,层次分明。潺潺的山泉从村寨流过,几乎每家门前都有一个小的水井,古朴迷人,流水顺着竹简口流出,清风拂过,咚咚的流水声,极为悦耳;村里还有一口古井,碑文讲述它是清朝的遗物,清澈的山泉四季不断,喝一口,凉意爽遍全身。

从者噶再往南几十公里就是著名的那诺哈尼梯田,如果我们还有时间,一定要去那红河哈尼文化走廊的上游地段,感受一下名噪四方的梯田魅力,这一次只有神游了。但世界第一高桥却不能神游。不到高桥,枉来元江。通往高桥景区的路一马平川,窗外的气温一如既往地高,幸好有满车的水果可以解渴化热,一小段盘山路后,一个硕大的龙头闯入视线,这便是景区的入口了。一路向上,首先到达的是大明寺,这个寺庙大有来头,当初永历帝逃到元江时曾在此留宿,大明寺即大明皇帝住过的寺庙,不知这位九五之尊的权贵,在翻山越岭后到达这里时。是否如我们一般有品尝鲜果的心情呢?“既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诗词历久弥新,而在50年代修筑的元江大桥现在已然退出历史舞台,在一览八桥观景台,我们能看到抗美援越时代修筑的当时“云南第一斜拉吊桥”,也能看到为修建213国道而建的元江桥。当然。最有气势的还得数2D03年建成的世界第一高桥,它如一条飞龙横跨在滇西南延绵的群山之上,连通昆明和西双版纳。从江面到桥面高达168米。从戛洒流淌过来的红河在桥下缓缓流过,带着哀牢山的深远和高桥的雄壮继续南下。在高桥旁的山巅。是1950年中国“解放云南、挺进边疆、巩固国防”,对最后一战的激战地,站在深深的战壕前,四望纵深的山谷,遥想历史的演进。一旁有彩弹野战对抗项目可以玩耍,在古战场边上来一次实战演练。忆苦思甜,感受一下现在甜蜜鲜果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珍惜吧!

带上满车五颜六色的水果和一个个乡村的美好记忆,驶上归途,车到江面之上的世界第一高桥,再感受一下什么是绝对高度。走出哀牢山,驶进玉元高速,沿着山间的快速通道回家,手里拿着红河谷阳光滋养的鲜果。希望家乡的太阳也如红河谷般火热!

乡村,曾经是落后的代名词,数不清有多少人从乡村走出,融入城市的生活,然而世事轮回,当城市的喧嚣慢慢侵蚀着人们疲惫的心灵时,乡村又成为人们忘却城市嘈杂的休闲圣地。乡村的美丽、单纯和自然,让我们感叹心灵的渺小。让我们心如止水、宁静致远。错落有致的村舍分布在田野中、红河旁、哀牢山中,一切都那么的宁静,那么的安逸,那么的和谐。

在冬日绽放

李 仲

花街节是花腰傣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一年两次,第一次在农历正月十三,称“小花街”,“大花街”则在农历五月初六。两个花街节分别在每年的开春和入夏之前,形成两次场面热闹的婚恋高潮,我们赶上的正是“小花街”。春风里,凤凰花、木棉花、三叶花等各种鲜艳的花朵在每个村寨次第开放,但是花街节上最漂亮的花朵,还是一个个穿着节日盛装的花腰傣少女。刺绣鲜艳,银饰精巧,环佩叮当。街上人山人海、花团锦簇,都是青年男女的身影。每一个姑娘,都要准备一个小秧箩,里面盛着一个煮熟的成鸭蛋、一条干黄鳝、一个糯米饭团。

似乎是约定好的,还是早就心有灵犀。太阳升起来后,镇上的大街小巷突然就热闹起来,举目望去到处都是一身盛装的姑娘。和健康爽朗的小伙子,他们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有说有笑,朝着大槟榔园走去。那里是戛洒花街节青年男女最集中的地方,每逢花街节,当地都要在大槟榔园民俗村组织赛装节、选美节,热闹非凡。芒果树的绿荫里都是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很多游客从全国各地驱车赶来参加这个狂欢的盛会,人们好奇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融入到浓郁的节日氛围里。

时值正午,姑娘小伙们。在槟榔园里对歌抒情。像捉迷藏一样躲的躲,追的追,只要循着歌声找去,总有一对对男女在眉目传情,在浓绿的树荫里具有半遮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起起落落的歌声,嘻嘻哈哈的笑声,在戛洒江边回响。有些喜欢歌舞的姑娘、小伙,大胆地簇拥在一起,走出槟榔园,在江边的沙滩上自由地唱起歌,跳起舞来,远远望过去,像春天里成双成对的蝴蝶,让我们这些外来游客为之目迷心驰。

在茂密的树林里,哪一个小伙子。最终能赢得姑娘的芳心,姑娘就会拿出秧箩里的食物和他分食,小伙子送姑娘手镯、手帕、荷包、耳环之类的配饰,就算定情了。秧箩,顾名思义,就是装秧苗的小竹箩,花腰傣姑娘的劳动工具,现在成了一种标志性的竹编艺品。秧箩饭里的咸鸭蛋、干黄鳝、糯米团这些简单的食物,早前。都是花腰傣先民去田间地头劳作时携带的简易午餐。今天却成为了爱情的见证物,印证了“劳动着才是美丽的”这句朴素的真谛。

如果白天在花街上没定情的男女,就继续在槟榔园里对歌,同时借用手电筒隔着一定的距离互相照射,彼此看清楚对方的面貌之后,如果心心相印,就会越走越近,最后走到一起成为恋人。手电筒是没有通电之前,乡村里最普遍的照明工具,男女老少几乎人手一个,热恋中的花腰傣青年男女们赋予了它新的用处。躲在暗处的情侣们,早就约好了手电开关闪烁的次数,就像是每一个人专属的密码,不会被别人破晓。情由心生,情由歌传。所谓知音就在歌声里、手电筒光芒里悄悄出现,只要用心寻找都能发现自己中意和中意自己的人。

我们自然没有秧箩饭吃,好在嘎洒并不缺乏美食,到了花街节就一定要吃汤锅。戛洒汤锅的特色是用大锅煮,大碗盛,大块吃,按种类可分为牛肉汤锅、羊肉汤锅、狗肉汤锅等。各种汤锅汤色清冽,味道舒爽,才坐到桌子边,新鲜出锅的牛肉、羊肉琳琅满目。混同着筋骨、瘦肉、肥肉、杂碎等一齐下锅烹煮,木炭火势凶猛,熟得恰到好处就出锅,边吃边舀。大快朵颐之处。只听见声声叫好。

配合汤锅的蘸水很有讲究,里面有刚采摘的小米辣、薄荷叶、鱼腥草根、花椒、小葱、蒜泥、八角等佐料,以及老板不愿外传的香料配方,具有去油腻、腥味,清热去火、提高食欲的作用。虽然蘸水的样式差不多,但是各家的蘸水调和出的味道却是不一样,所以,汤锅也就呈现不同的味道。戛洒汤锅是花腰傣农耕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的一种延伸,是人们乡间劳作之余最便捷的美食,形式简单却内容丰富,也是接待亲朋好友的盛宴佳肴。

平日里,每月逢1、6、11、16、21、26日是戛洒的乡村集市,很多群众前来镇上赶集,就是为了在集市上和老友来一顿汤锅,话话家长里短,冬天的汤锅集市尤为火爆。吃戛洒汤锅,喝玉溪白酒是美食加美酒的一大特色组合,汤锅的鲜香伴着白酒的醇香下肚,暖胃舒心。玉溪白酒尤其以峨山出名,多为包谷、荞麦等谷物酿制,口感极佳。吃着汤锅,喝着白酒,再来一碗戛洒特有的紫米饭,你会感叹人间最朴素的美食就在戛洒。

汤锅宴席上,当宾客们吃喝到最佳状态时,热情活泼的花腰傣姑娘们的敬酒仪式就开始了。祝酒歌响起来,一身盛装的姑娘们,一手持小酒杯,脖颈上挂着精致的秧箩,向每一桌的宾客载歌载舞,祝愿美好前程、婚姻爱情幸福。花腰傣祝酒歌曲调清越优美,节奏欢快热烈,特别能调动食客情绪,如果客人喝的豪爽就能获赠漂亮的小秧箩。 据说几年前北京的一个教授来这里参加花街节,为人生性豪爽,而且酒量特别好,以为花腰傣祝酒歌就那么两三首,就说小姑娘唱一首他就喝一杯,结果唱到二十多首,人就醉倒了。花街节的祝酒歌到底有多少首,谁也说不清,两三百首是随便有的,不然花腰傣姑娘们的酒量不会那么好。歌喉 就不会那么迷人。这些曲目都是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歌咏言志、祝福祈祷、表达爱意、诉说相思,各种内容都有。

乍暖还寒的冬日,来到戛洒仿佛就提前来到春天的深处,春江水暖,戛洒江上的鸭鹅先知,飞红流绿到处充满生机,而花街节无疑就是迎接春天的最好节日。花腰傣简单美丽的爱情方式能感染每一个从浮华都市里赶来的游客,重新发现自己一颗封闭已久的心,让它像火红的木棉花、黄凤凰花一样在冬日里自由绽放。

“自驾去新平旅游,上了哀牢山就要步行。才能体会它的秀丽风光,走马观花会错过很多细节”。前往新平之前,一位前辈就曾指着旅行地图这样叮嘱我,多少年来,哀牢山横亘于我脑海里,莽莽苍苍的原始丛林,诡谲奇妙的峡谷水色,千奇百怪的动植物,马帮与匪患写成的历史渊源那么奇绝独特,却无缘接近。终于踏上行程了,晨光在云雾中一片朦胧,盘山而上整个人似乎腾云驾雾。

汽车把我带到半山腰就掉头走了。走在公路上,听见雾气中隐隐传来的湍激的水声,空灵的声音仿佛就来自脚下。近了,一道银色水帘穿山裂石,气势壮丽地从公路上方披挂下来,万千银线最后绘织一条绿水,从公路桥下逶迤而去。这就是著名的南恩瀑布。逆流上行100多米处,水流被一块高耸的巨石分为两支,两支水流顺着山势,齐头并进,互相守望,最后飞流而下,直落岩底,才重新汇聚在一起,水帘高约四五十米左右,即便是枯水期也能看出甜蜜与缠绵。南恩瀑布被当地人称为“情侣瀑布”,贴切的命名体现着花腰傣的智慧和浪漫。

雾气继续在山岭和森林之间缭绕,来到耀南村“陇西世族”庄园石坊门前,厂场上伫立着12生肖石柱。路上能见度很低,两三米之间不见人影,庄园就像旁据在险峰上的铁匣,奇崛森严,医馆、大烟房、兵火库、地窖、客堂一应俱全,曲径通幽。楼板倥惚。那么促狭的地方,仍辟了空地,堆假山、塑亭子、挖鱼池,来修筑花园和书房,修养耕读,足见主人的深远意境。庄园是前清乾隆御封的“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末代传人,新平官、匪、霸三位一体的总代表李润之的宅第,占地面积4.2亩。其中的园林建筑、大理石浮雕、红椿木雕和绘画、书法细腻得体,不失为大成之作。

午餐是在路边上的香山别墅解决,这个建盖在山岭上的豪华建筑,是一个小型的木雕博物馆,各种材质、各种造型的木雕栩栩如生地陈列在宴会厅里,游客在吃饭前可以观赏或购买。饭菜齐备,新鲜的野生蕨菜,松软适中的火腿。配着刚刚从菜园里采来的苦菜,颜色和口感一样让人惊喜,简单的山间小菜吃着特别舒心。

走出香山别墅,天空云开雾散。继续走,到达被称为“小九寨沟”的石门峡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石门峡就在公路旁,下石阶,到谷底,阳光从头顶的一线天泄露下来,亭亭如盖的浓荫映照出一种神秘感,一潭活水挡路。上有木桥铺筑的栈道通往幽深的上游,亦可在水上划着木筏进去。安谧清丽的峡谷里,没有任何杂声、杂物侵扰视听,欢快流淌的水铺成与世隔绝的美好氛围。老树参天、藤萝纵横,沿着栈桥前行,植被越浓密,林间渗漏下的光斑越稀疏,有一种严重的迷失感,不知这条路能带我抵达哪里,掏出手机,已经没有任何信号。

走在栈道上,穿过一块块拦路的岩石,能体会到“滴水穿石”故事再次在这里得到验证,被水击穿的岩石,或镂空、或镌刻般,以各种形式横卧在水流两边。下栈桥,踩着细碎沙石,仰望周围植物,似乎每一种植物的颜色。植物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种花的味道;每一种昆虫、鸟类的色彩及叫鸣,对我来讲,都是陌生的,都是奇遇,都包藏着一个神秘的王国。站在水边,站在植被中间,呼吸吐纳,舒畅清新,你似乎就成为了波连波向前进的水流,或者自由生长的古老植物。手中的相机和心中涌出的文字无以记录下这种久违的感觉。

也许用“静、清、绿、幽”四个字来概括石门峡的特点比较贴切。静,是空山不见人,只闻水声响,深谷里水流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圆润阒寂。间或,一片片红色的、黄色的落叶从头顶坠下,撒落在肩上、洒在水中,令人身心异常松弛。清,是水质清澈透明,没有一丝杂质污染,掬起一捧即刻饮用,清凉润喉。绿,是一山一谷的古树苍天直立,遮住了天空,遮住了阳光,连从林间渗透下来的细碎阳光都是染上了一抹绿色,翠卷红硎,让人心旷神怡。幽,是如同空谷幽兰一样的石门峡,至今人迹罕至,一尘不染,难得地保持着自然干净的面貌。

离开石门峡,再往前走7公里左右是茶马古道的戛洒段所在。起伏在山间的古道,被树叶和森林淹没,行走起来颇为艰难。踩着人工铺就的大青石深入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的十里河河谷原始森林。路一直往下延伸,从谷底若隐若现地传来哗哗的水流声,不甚清晰。哀牢山区在地质史上,从中生代以来就基本脱离了海洋的影响,第四纪又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袭击,是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和~些新生类群的发源地,植物种类丰富,特有植物繁多。高一脚、低一脚,密林深处,忽有一条小山溪流淌过石板路,大家只能趟水而行,水中的几块石板呈现出当年马帮留下的足迹,其中一块石头已被马蹄踩出深深的一个洞,洞形与马蹄形相吻合,当年不知有多少马帮曾从这里穿行而过。

戛洒的“草皮街”在解放前就是云南有名的商品汇集中心和交易市场,历史上有一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经过这个地方。这条交通线从昆明出发,经玉溪、新平到嘎洒,再经耀南、十里河、丫口街向西横穿哀牢山区到恩乐,之后穿过无量山到景谷,再到澜沧,最后进入缅甸,路面用巨大的石块铺砌而成,非常牢固,即便现在,许多地段仍保存完整,只不过长满了杂草、青苔而已。后人将当时马帮常来常往的这条大道称为“茶马古道”,荼马古道虽已成历史,但对于滇西南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曾起到过重要作用。

向导在一片断墙残垣边停住,告诉我们这是当年的马帮客栈,这客栈大概也就40多平方米,简陋之至。再往下走,看到一个废弃的炼铁炉和一问小棚子,据说当年的马帮就在这里钉马掌,生意曾经十分红火。不远处有一开阔地,是当年的客栈、酒馆、妓院、戏院、茶楼所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现在,它却静默于这片树林之中,无法再寻觅它往昔的繁华、喧嚣。一切归复平静。

站立在废墟前面辨识昔日的辉煌,我们也仿佛成了从前马帮里的马锅头,正运送着自己一腔心事。走在茶马古道上,我想起了“条条大道通罗马”这句名言。

上一篇:过桥米线发源地 下一篇:行走九乡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