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聚氨酯塑胶跑道在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2:33:18

混合型聚氨酯塑胶跑道在工程中的应用

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塑胶跑道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太原市“百校兴学”工程启动,塑胶跑道在我市中小学得到了广泛使用,与普通操场相比,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了摔伤率。

中图分类号: V351.11 文献标识码: A

二、材质组成及特点

1、混合型聚氨酯塑胶是由防滑颗粒面层及黑色橡胶颗粒的胶层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抗紫外线能力及耐老化力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在施工及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塑胶跑道》(GB/T14833-93)规定执行,保证工程质量。

图片一混合型聚氨酯塑胶材质

2、塑胶跑道技术特点如下:

2.1全天候跑道:任何季节及温差,皆维持高水准的品质,雨后更能立即使用。与普通跑道相比,增加了利用时间,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2.2弹力适当:具有适度的弹性及反弹力,提高跑动速度并保护运动员脚踝,可减少体力的消耗,提高竞赛成绩,减少运动员不慎摔而受伤的机会。

2.3粘结性强:特殊施工处理,接触性强,可压制水分上升,无起泡,剥离现象;整体性强,表面不透水,有一定程度的耐化学腐蚀,污染后便于清洗。

2.4经济、安全:维护方便,节省管理费用;可防止跌倒所发生的运动伤害。

2.5表面颜色柔和:专用高弹性的聚氨酯颗粒,表面颜色柔和,颗粒状表层,防止刺眼光线的反射,美观耐久环保。

2.6耐磨性强:耐磨耗性小于2.5%,满足学校长时间、高使用频率的需要。

三、适用范围

塑胶跑道在各级各类学校及专业体育场、田径场跑道、半圆区、辅助区,全民健身路径,室内体育馆训练跑道,游乐场道路铺面,室内外跑道、网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手球等场地,公园、幼儿园、居民小区等活动场地已广泛使用。

四、施工准备

1、开工准备

清洗基底表面的灰尘、浮尘,并检测场地是否积水,积水处用色笔记录下来,并用塑胶浆料填补平整,直到没有积水现象为止。经检验符合要求后,开始铺设塑底胶层。

2、材料准备

2.1聚氨酯粘合剂:选用环保型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粘合剂,依靠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固化,使用方便、无需加热、粘合力强。

2.2黑胶粒:使用严格的检验方法,筛选由无机黑色颜料组成的黑胶粒,避免含有机黑的黑胶粒在紫外线辐射下,造成的跑道和球场变色、性能差的缺点。

2.3红胶粉:选用纯聚氨酯胶粉。严禁使用三元乙丙橡胶胶粉,避免因聚氨酯塑胶与三元乙丙橡胶亲和性差,而造成粘接不牢,影响跑道的使用寿命。

3、劳动力准备

3.1劳动力培训工作

针对工程施工特点,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对作业难度大的地方进行一对一现场交底,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对于特殊工种人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进场三级安全教育,保证工程“优质、低耗、高速、安全、环保”地进行。

3.2劳动力组织

通常由15人左右组成专业小组,其中质量管理人员1人,拌料3-4人,运料2-3人,摊铺料2-3人,喷涂胶料2-3人,辅助人员2人,操作人员需相对稳定,明确职责。

五、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支立框模---摊铺底层胶料---喷涂面层胶料

2、操作要点

2.1对基层要求

2.1.1塑胶面层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修整,确保新铺胶面与基层结合紧密又节约面料。

2.1.2基层水泥混凝土强度应达到C25以上,且满足龄期要求,基本干燥、无起鼓,裂缝、反砂缺陷,进行塑胶铺筑。

2.1.3塑胶场地对基础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以保证塑胶面层厚度一致,弹性均匀,且不浪费塑胶面层材料。水泥混凝土基础需要设置防水层,并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平整度用3m直尺测量应在3mm以内。压实密实度不得小于95%,在中型碾压机压过后,无显著轮迹,无发软起皮,无浮土松散,波浪等现象。 各种地基平整度要求见下表。

各种地基平整度要求

2.2支立框模

在整理好的基层上,选点拉线控制。弯道部分把塑料框模调整到样线的曲率,选用框料的厚度,比胶面设计厚度减薄1mm,两根框模的接头要预留5-7mm缝隙,作为温度膨胀余地,同时便于从缝隙插入铲刀拆模。

2.3摊铺底层胶料

2.3.1底胶层分粘结层和颗粒层,粘结层用跑道胶底胶料, 由跑甲、跑红、催化剂、甲苯按比例配合而成。

2.3.2聚胶体配制:配料人员严格执行工艺配比,先将黑胶体粒倒入搅拌罐中,待浆料与催化剂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倒入搅拌罐,当胶液与黑胶体粒搅拌均匀后装入运料车。

2.3.3摊铺:聚氨脂胶液从料车流入后用平刮尺刮平,两侧用抹子挡住刮尺送来的胶液,防止溢出框模,在横坡低处边缘位置允许缺角,以免胶液流淌超出接缝面,聚氨脂胶液在初步固化前会不断有小气泡出表面,需要用抹子将小气泡排除处理。当一次摊铺完成后,须用线纵向沿着胶面的边缘拉直,弹上白色印痕,用抹子切直并清理干净,确保第二次摊铺时接边整齐。第二次摊铺前,需将施工线上的颗粒清理干净。第二次摊铺时,接边人员应及时用热抹子将接边部位压实、抹平,确保胶面平整、无接边痕迹。

2.3.4检查厚度:在施工过程中,用针插入定点,检查厚度及时修补。

2.4喷涂面层胶料

2.4.1操作人员喷涂前应先检查底胶层是否洁净,如有油污、杂物等应清理干净。当底胶层含水时,应先晾干后再喷胶。

2.4.2配料人员根据搅拌后物料的粘稠情况,可适当调节稀释剂的用量。喷涂面层厚度为不小于3mm。

2.4.3在胶液铺筑5-7min时,撒铺(气温高时可提前)红绿胶粒磨耗层,不宜撒的过早,过早会沉入胶液中造成接缝长出和产生小蜂窝的缺陷,过迟则粘接不牢,出现光疤也影响质量,适时的掌握胶液初步凝结薄膜时,用手指轻拈胶液表面并提起胶液体可拉长丝约5-7cm时,即可在上面满撒面胶料色粒,面胶料色粒嵌入深度1/2-2/3为宜,浮在上面多余的色胶粒,待次日拆模后扫除回收再次利用,喷涂表面保护层即成混合型跑道。

2.4.4第一次喷涂时只需将底胶层完全覆盖即可,不需太密太厚。第二次喷涂时力求喷涂均匀,追求面层最佳。

六、质量要求

外观要求塑胶面层颜色均匀一致,各种道线、点位线清晰鲜艳,无明显虚边。分道线间距要均匀一致,表面颗粒要均匀,无秃粒现象。接缝处要平滑,无明显高低差。塑胶面层的厚度合格率在95%以上。各点位线距离尺寸精度要求在万分之一,误差只能正不能负。

七、安全措施

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进行过安全三级教育培训,在施工前要确保处于安全作业环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并规范个人身体行为安全。

2、在施工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加之在清洁工具,洁净面层时也要使用有机溶剂,所以施工现场必须绝对做好防火工作,严禁吸烟和明火,废弃的胶液和面纱统一收回存放。

八、经济效益分析

混合型聚氨酯塑胶在施工中无不良气体排放,无噪声,无毒,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省时省工,保证施工质量,是一种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有着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信今后将会运用到更广的建筑及民用领域造福社会。

上一篇:混凝土施工技术之我见 下一篇:电厂水处理超滤装置的化学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