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03:09:55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1

混合式教学是在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时代下在线教学的优势,并将其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混合式教学多被应用在高校教学或其他成人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混合式教学是建立在成人教学与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教学活动的高度灵活性、教学内容更为精炼、教学形式更为丰富,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高校以及其他领域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并获取到良好的成效。本文中选择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为基础,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主要是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基础,促使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落实具备了可行性。另外,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的特点来看,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必将会提升整体教学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1.混合式教学概念界定。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纯技术环境学习理念进行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结合不同教学问题,合理的选择传统教学方式或多媒体教学方式,经由两种教学方式的充分协调,解决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观念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问题与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也就是选择不同的媒体或信息传递方式进行解决。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混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资源所指的是各种学习材料的来源渠道,包括互联网、教材、光盘、电视等,经由这些资源的混合应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料。第二,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教学活动开展的课堂、在线教学中的各种互联网平台等,将这些教学环境进行融合,并针对不同教学问题选择性的应用。第三,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方式包括传统教学中的授课、独立阅读、在线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将这些方式进行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2.混合式教学的实现基础。 

(1)混合多元学习理论的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而是以构建为基础的多种学习理论的融合,属于多元化理论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就整体上来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虚实交融理论等。这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教师的定位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构建的辅助者与指导者。 

(2)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就构建主义而言,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所提供的工具与资源构建一个自己对知识理解与认识的过程,因此,可将教学认知为是学习环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便是以构建为主的多元学习理论混合,为此,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可以认知为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构建性学习环境需要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帮助与指导几个要素,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现。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可行性 

1.符合成人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能够满足不同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就当前教学情况来看,电大开放英语课程教学中所应用的是《开放英语》系列教材,所服务的对象包括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在线成人学习人员。 

在线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符合在线英语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第二,在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资源形式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频率所存在的差异性;第三,在线成人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线成人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差异性;第四,学习期间缺少沟通所形成的孤独感。 

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利用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资源完成学习过程。同时,学习者也能够随意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而经由面对面所授课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网络平台中讨论能够有效的消除单纯在线学习的孤独感。 

2.符合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将语言的习得与学得进行有效融合,经由多媒体或网上社区等多种形式所营造的真实的语言情境,促使学习者能够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中,频繁的接触语言,在自然的情境下自然的学习语感。经由面对面授课与在线答疑以及讨论等教学形式的应用,能够辅助学习者进一步解析语言学习规律,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重要的语言点与知识点,实现有意识性的语言学习。有一种第二语言假说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可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针对这一点,合理的应用混合式教学能够规避常规教学中所形成的挫败感与心理障碍等,维持一个积极参与的情绪,有助于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 

1.教学设计环节。教学设计环节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设计合理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经由此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实现过程中。电大在线品台能够为开放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一个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管理以及教学辅导信息的实时,为远程教学活动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另外,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的有机组合实现课程说明、教师讲解、教学方案、直播课堂等课程教学内容的编辑与。整个在线平台中的讨论区与在线答疑模块就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导航功能,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学习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想要进入的模块或学习形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计划。 

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主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环节。拟定课程方案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而言,能够将重点词汇、听说读写的对应任务到互联网品台中。学习者可登陆客户端及时的查看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对整个学习流程进行掌握,便于学生在学习前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选择小组讨论、情境构建等形式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指导,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提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存在,辅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学生产生误区的地方及时的给予纠正。 

3.在线教学环节。电大开放英语在线教学的开展形式包括网上教学、网上答疑、视频会议、在线讨论等,此种在线教学方式有助于优化以及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及認知工具的价值。在线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然且真实的语境,经由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进而在自然的状态中掌握语言规律。 

在视频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经由在线观看等形式实现开放英语学习。在线视频教学中融合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元素,并合理的搭配英语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交流情情境。在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能够实现虚拟互动,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改善学习者不敢表达或不敢说英语等情况。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定时参与到在线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直接进入到讨论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环节。教学评价是对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考核,包括终结性测试与形成性测试两种实现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将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融合应用,例如,形成性测试能够经由学习者参与面对面授课时的情况、参与在线讨论时的情况、开放英语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合理的利用学习记录卡能够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成果,能够为教学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数据。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评价的过程性与动态性,也就是全面的衡量最终的结果与过程,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教学评价。 

四、结论 

文中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路径。经由全文分析可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人英语学习需求、第二语言学习规律等可行性条件,能够借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应用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多种教学方式的适应范畴,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彩霞,崔维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6,02(21):70. 

[2]赵丁玲,李永才.基于TPACK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6,06(05):59-65. 

[3]王春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09(17):71. 

[4]宋晓星.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07(02): 50-52. 

[5]郭燕青.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艺术系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7(03):60-62. 

[6]刘跃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9(04):9-10+14. 

[7]张文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4,06(07):40-43.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2

关键词:混合学习;远程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064-04

“远程教育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该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远程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且要求掌握远程教育的主要实践形式,深刻理解并能实践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教学设计方法不合理等问题的限制,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理论教学课时不够,理论较多,学生掌握不全面、不透彻;其次,实践机会少,学生很难掌握远程教育学实践方法;最后,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混合学习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策略与方法,那么,如何利用混合学习策略设计远程教育学课程?实施效果又如何呢?本文予以探讨。

一、混合学习概述

混合学习有很多定义,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混合学习。笔者认为,混合学习是针对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而开展的以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结合为主要形式,应用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本质的学习。混合学习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混合。从现今的很多混合学习实践中发现,很多混合学习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结合的形式上的混合,只是采取课堂讲授,在线提供教学课件为主的资源让学生下载下来以后浏览等形式,而忽略了混合学习的本质,即多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混合。那么,到底怎么样混合?

二、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的设计

笔者根据对混合学习的理解,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框架。

(一)前期分析

1.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除了包括一般的特征分析和学习风格分析,还应该包括学生是否具备了混合学习能力的分析,如背景知识、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学习习惯、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的分析等。

2.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析教学内容,划分知识点.确定教学内容属于哪一类知识,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层次是什么。从而确定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于课堂教学,哪些适合于在线教学,以便于选择最佳的学习活动形式。

(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

混合学习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在线教学活动。那么,在课程设计中什么时候用课堂教学,什么时候用在线教学呢?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在线教学活动都包括很多的具体活动形式。常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包括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常用的在线教学活动形式包括阅读、在线讨论、反思、问题解决、探究和答疑等。因此,混合学习活动的实质是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多种活动形式的混合。由于不同的活动形式的特点不同,因此,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同。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可以得出不同的活动形式与知识类型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因此,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或教学设计人员应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为基础,根据教学进度,紧密联系各知识单元中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多种学习活动。

(三)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顺利地开展混合学习活动,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在混合学习中常用的学习策略包括积极交互、学习支持、协作学习等。

(四)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

混合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挂图、模型、电视、电影、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在线学习资源主要是指在线教学平台中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在线教学平台可以通过自行设计与开发、购买和使用开源软件等方式获得。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的在线教学平台,都应该有利于实现混合学习策略,如有效的沟通、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学习支持等。另外,在线教学平台中提供的资源应有效地支持在线学习活动,不同的资源和工具对在线学习活动的支持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混合学习中,针对不同的在线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资源。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混合学习中的学习评价设计应该和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活动紧密结合,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遵循评价主体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和评价方式过程化等四个原则。第一,主体多元化就是既要采取教师评价这一传统评价形式,也要积极地让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学习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既可以保证学习评价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第二,评价内容综合化就是评价内容既要包括传统教学中非常重视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也要包括对学生作品、协作学习能力、交互程度、反思、情感态度等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评价。第三,评价多样化就是采取多种评价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观察、课堂提问、作业、考试、作品设计与展示、讨论交流、反思、电子档案等。第四,评价方式过程化就是既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三、基于混合学习的“远程教育学”课程的设计

笔者根据所提出的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框架,对“远程教育学”课程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一)前期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

“远程教育学”课程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前期,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学习习惯、对混合学习的学习期待、计算机应用技能。调查结果说明,对混合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86%,可见,学生的学习期待比较高,对开展混合式学习是比较有利的;该班学生普遍比较接受协作学习,超过76%的同学有过协作学习的经历;大多数学生喜欢通过网络与教师、同学交流,92%的学生有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交流的经历,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或者寻求帮助;大多数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综合以上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班具备了开展混合学习的条件。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远程教育学”课程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包括知识类型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层次,以模块四“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与学生支持”为例,对知识类型及目标进行了划分。

(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

根据前期分析的结果,对本门课程进行了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包括选择和设计活动形式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以模块四为例,见表2。

(三)学习策略的设计

1.积极交互

在本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广泛听取学生们对课程设计的要求,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让课程符合学生的特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同时,在课程平台中专门设计了课程教学答案论区和学习反思博客板块,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激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

2.学习支持

本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们系统讲解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及学习方法和要求,使学生充满学习期待,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考虑到混合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的学习方法,专门安排了一次“如何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师生座谈,使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确保本课程混合学习顺利进行,利用Moodle平台设计了本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为本课程各个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平台的使用方法,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进行了平台使用专题培训。

3.协作学习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本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班男女比例和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差异等因素,把30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在本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了三项综合协作学习活动。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一项学习任务来进行协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在线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完成相应的作品设计后,教师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中进行作品展示,并把各个小组的作品汇集整理后放在了Moodle网络平台上以方便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和学习交流。

(四)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

本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资源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计算机课件、案例视频以及相应的研究论文等。在线学习中应用了Moodle学习管理系统支持在线学习。根据课程的前期分析及活动的设计,在学习平台中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来支持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以模块四中的混合学习活动为例,见表3。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本研究针对课程混合学习活动设计,采用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1.期末考试

本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为了系统地检查学生对远程教育学课程掌握程度进行了笔试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四种。考试成绩比较理想,1位学生不合格、2位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1O位学生成绩为80-90分、其余学生的成绩在60-80分。

2.作业

本课程教学中,在学习者完成相应学习单元的学习后,根据学习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给学习者布置了作业。作业设计既包括撰写小论文、学习心得,也包括收集、阅读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

3.在线测验

在每一模块学习之后,设计了一项在线测验。学习者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参与在线测验,通过在线测验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线测验在难度设计上有区分度,既不能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到过于简单,也不能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感到过于困难。在线测验中包括多种题型,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4.作品设计

作品设计是综合考查学习者能力的一种评价方法。本研究中的作品设计主要是针对程序性知识的考查。通过让学习者设计一项作品来考查学习者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本课程中设计了三项作品:“新疆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报告”、“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设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作品设计主要是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的,采取了自我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

5.论坛讨论

论坛讨论就是对学习者参与论坛讨论的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对学习者的论坛讨论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者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参与度就是学习者在论坛中发表有意义话题的数量,贡献度就是学习者在论坛中发表话题的质量,即是否能引发深入思考,是否能对其他学习者带来启发等。对论坛讨论的评价可以考察学习者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6.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最佳方式。通过电子档案评价可以全面考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本研究利用Moodlc网络学习平台自带的“活动报告”功能,完整地查看了学习者的所有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资料阅读情况、论坛讨论情况、作业情况等。

四、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在课程结束时,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从对教学实施、学习资源和学习效果等三个方面展开。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并利用SPSSl6.O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教学实施

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反应普遍比较好,97.5%被调查者表示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并且55%的学生认为本次混合式教学开展得很好(或较好)。对混合式学习的态度,设计了两个问题分别为是否喜欢混合式学习和能否适应混合式学习。调查结果显示,有25位学生表示喜欢混合式学习,有21位学生表示能够适应混合式学习。这说明班里绝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采用的混合式学习持肯定的态度。

(二)学习资源

对混合学习资源的评价,我们对在线多媒体资源、课堂教学PPT课件、在线测试、作品展示、在线交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班学生对该课程混合式学习资源的支持作用是肯定的,所有的问题中对资源的好评率达到了80%以上,说明了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比较有效的。

(三)学习效果

对学习效果设置了4个问题,统计结果说明了本课程采用的混合式学习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

五、结论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3

一、混合学习概述

对于混合学习的定义,各个研究文献的表述都各有侧重,各个版本的定义都从其各自的角度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混合学习就是针对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而开展的以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结合为主要形式,应用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本质的学习。掌握与应用混合学习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混合,为了更好的帮助人们理解与应用混合学习,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的经验,在系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将混合学习引入到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之中,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促进远程教育学的教学进步。

二、基于混合学习的远程教育学课程的设计

(一)前期分析

远程教育学在应用混合学习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前期分析,这是混合学习应用的基础,也是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为了更好的将混合学习应用到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之中,我们应该进行全方面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两个板块。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是科学的课程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因材施教,让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计的落脚点,因此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

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课堂教育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形式,这种混合形式可以更为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师资的合理利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应该注重活动形式的混合,为了更好的促进远程教育学课堂设计的进步与发展,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我们也将活动形式进行了混合,有效实现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以及在线讨论的活动混合,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混合学习方式的落实,提高教学设计的效果。

(三)学习策略的设计

课程设计之中学习策略的设计也是重点,在混合学习方法应用的过程之中我们也要将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混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远程教育学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因此,在学习策略的设计之中应该从:积极交互、学习支持以及协作学习三方维度来进行,综合应用这三种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习策略的有效混合,为远程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前提与保证。

(四)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

本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资源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计算机课件、案例视频以及相应的研究论文等。在线学习中应用了Moodle 学习管理系统支持在线学习。根据课程的前期分析及活动的设计,在学习平台中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来支持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过程之中,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平台来掌握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知识与理论,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远程教育学的课程设计工作的进步。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为了促进远程教育学教学设计更加规范与合理,我们应该将混合学习引入到教学评价之中,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式,以此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在此,我们综合应用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在线检测、作品设计这四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4

关键词:混合学习;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70-04

一、引言

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人们对教师角色普遍的定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居于权威的地位,是知识的讲授者和传播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职责在不断变化,教师角色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全球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教育教学的变革,意识到自己角色发生的新变化,准确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新角色,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新环境、新模式下的教学。在混合学习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哪些转变?在这些变化中,教师的角色及其职责是什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将有助于有效的实施混合教学。

二、混合学习的概念

1.混合学习的定义

混合学习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并促进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网络辅助教学(OBT)等一样,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的优化。格林汉姆认为:“混合学习就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麦森和莱恩尼(Mason,Rennie)进一步扩展了格林汉姆的定义,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技术、场所、教学方法的多方面的融合”。辛恩和瑞德(Singh,Reed)提出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运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1]。Professor Kerri-Lee Krause给混合学习的定义是“ICTs are used to enrich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through interac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beyond those attainable through face-to-face classroom interactions.”[2] Garrison 和 Vaughan (2008) 给混合学习的定义是:“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oughtfully selected and complementary face-to-face and online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3]。国内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2003年12月9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介绍Blended Learning,他给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4]。随着媒体环境和技术支持的变化,学者们对混合学习的表述也有所不同。虽然表述不一样,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提到面对面和线上的混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

2.混合学习的本质

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教学上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最终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5]。黎加厚认为,混合学习是指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策略、媒体、技术等按照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运用,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6]。陈卫东等人认为,混合学习的本质是“对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人、技术、环境、方法等要素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关注个体认知、技能与情感发展,提高教学与学习绩效为目标的教学或学习方式[7]。”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混合学习本质进行描述,但其目的都是“优化教学”,过程是“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方法是“优化组合”。

3.本研究中混合学习的界定

本文将混合学习重新定义其含义,混合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和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最优化的学习环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本研究中的混合学习包括四个层面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混合,教学技术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手段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混合就包括面对面学习、网络上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的混合。

三、教师角色概念

“角色”(role)词源是戏剧界的术语,用来描述演员所扮演的戏剧中的任务,二十一世纪,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开始使用这一概念,以研究社会结构。[8]文化人类学家林顿(R. Linton)将“地位”和“角色”进行了解释:个人在社会体系中所占有的特定位置即称为个人的“地位”,个人为其体系所必须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又称为角色规范)的总体被称为“角色”。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9]。

顾名思义,“教师角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教育对象、时间、空间、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内容等因素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系统中应尽哪些职能、责任、权利和义务等。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教师是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之一,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扮演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是教学正常地、有效地进行的前提,即使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也是如此。冯永刚在其《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中也指出,在新教育技术面前,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10]。不同社会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会有所变化,教师要在不同的环境下明确自己角色的新变化。

四、混合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权威者和组织者。课下教师和学生交互很少,作业成为课下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渠道,如图1所示。

混合学习中,包括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线上学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这一过程,教师运用到多种教学方法,也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所以混合学习中,教师被赋予了多样的角色,既包括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又增加了新的角色,大概可以归纳成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和辅导者,如图2所示。

1.设计者

混合学习中教师设计者角色包括面对面课堂和线上的总的教学设计、资源设计、评价设计以及线上学习活动的设计。

(1)教学设计者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导性和提纲性的文件。在传统教学中的所谓“教案”就是教学设计,在混合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远不是传统的教案,其内涵既包括面对面课堂的教和线上的总的教学设计,又包括小组讨论的设计等。

(2)资源设计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资源就是教材。但是在信息社会,信息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信息获取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之一。教学资源制作和整合,是混合式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学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进行线上学习,是否有较好的学习效果。本研究中的资源既包括网上整理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源,也包括教师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教学课件和微视频等。其中微视频资源和教学课件是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和制作的,尤其是高质量的微视频。

(3)学习活动设计者

本研究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前做好每次课的任务卡、作业卡、学习笔记、实验报告单等,学生通过看任务单,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看作业卡,详细了解哪些知识点要以什么样的形式完成、小组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留下痕迹,所以学完一个知识点要做学习笔记;另外学生可以对个人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对于实验性操作的课程,例如VB程序设计,还需要设计实验报告单等,方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等。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卡、作业卡、学习笔记等的整个过程就是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这些学习任务卡等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即设计学习活动,是教师的角色之一。

(4)评价设计者

传统的评价方式――“用成绩说话”,已经不适合用在混合学习中。混合学习更侧重评价学生平时课堂的参与和互动过程、课下的自主学习情况、平时的作业作品等,即过程评价。混合学习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也是任课教师要考虑的要素之一。混合学习的方法和形式多样,所以评价方式也要过程化和多样化。然而因为混合学习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确定的形式,评价也会因此而复杂,不同教师、不同学科其混合形式也会不同,所以评价要学科教师来设计和确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2.管理者

教师的管理者角色是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管理和课堂的学习管理。

(1)资源管理者

混合学习中,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为了方便学生,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和管理,根据教学的进度进行更新。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教师制作的资源需要根据学生的点击量和反馈信息等做相应的改进。本研究中,教学资源的管理除了包括教师整理和制作的资源以外,还包括学生搜集的和他们的平时作业,不同的学生做的作业质量不一样,好的学生作业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参考,学生的作业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资源。教师的另一个角色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

(2)课堂学习管理者

混合学习的面对面课堂中应该先进行哪个环节,每个环节大概应该给学生多少时间、课堂中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交互类型,教学媒体的使用频率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管理,否则课堂学习的进度和任务是无法保证完成的。教师要控制和管理课堂中涉及到的人、环境、资源和技术等因素。

3.引导者

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另一个角色是引导者,这里的引导包括学习上的引导、问题解决的引导、价值取向和情感上的引导、时间管理上的引导等。

(1)学习引导

混合学习中课堂已经不是教师全程讲授,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表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观点、交流学习中的收获等,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对学习内容和问题讨论的点拨和引导。学习上的引导包括:本节课学习内容思考和思维方式、下次课学习任务、平时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上、线上自主学习、问题讨论的引导。所有这些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因素和形式都是教师引导的要素。

(2)问题解决引导

问题解决是混合学习中一个主要的特点,因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堂教师解决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尝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和线上都要扮演问题解决的引导者角色。

(3)价值取向和情感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人格和品德的感染力很重要,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无形中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不管在传统的教学中还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中,甚至是未来的教学中,这是永远不变的。混合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时间和交流渠道,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从平时的交流中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

教学中,知识的交流只是其中的一个层次,另一个层次是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混合学习的面对面课堂交流和网络媒体环境下的实时、非实时交互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也要引导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建立好师生间的情感,一方面能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4)时间管理引导

在混合学习中,学生不再是拿着课本在课堂上听课,需要通过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学生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因此部分学生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导致不适应或产生抱怨情绪,此时需要教师进行时间管理的引导。

4.辅导者

混合学习中,学生要改变之前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会有适应的阶段,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需要教师给予辅导。包括课堂知识点学习辅导、小组讨论的辅导,也包括线上讨论辅导、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中尚未掌握的学习内容和自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使之能更好地实行自主学习,以适应混合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分析,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相比,混合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变可归纳总结如图3所示,是教师的新角色。

五、结束语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混合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和辅导者等。混合学习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这样的转变:①从单一角色转向多重角色,②单一教学设计转向多维教学设计,③单一、结果评价转向多维、过程评价,④单向师生交互转向多向交互,⑤单一管理转向多维管理。混合学习中教师角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否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正确定位教师的新角色,对实施混合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实施混合式学习,我们提出以下建议:①组建课程教师团队。混合学习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复杂度增大,工作任务量也较为繁重。通过教师团队的组建,教师团队成员可以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更具专业性和综合性;②赋予学生职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承当部分学习管理任务,这样既能够减轻教师的部分负担,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③强化教师培训。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方面强化培训,使教师能够适应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国栋,李志刚.混合式教学与交互式视频课件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9.

[2]Kerri-Lee Krause.Blended Learning at GriffithStrategies for teaching and curriculumdesign.Griffith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DB/OL].http://griffith.edu.au/ins/learningatgriffith/.

[3]Garrison, D. R., & Vaughan, N.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8:147-148.

[4]杨宗凯.混合式学习设计: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改革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3.

[5]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6]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7]陈卫东,刘欣红.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30-33.

[8]陆俞静.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师角色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9]姬Y.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2.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5

关键词:混合学习;公共课;教学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1-0057-03

随着E-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扩展和作用延伸,推动了教育理念的革新,思想的变革与发展。基于E-learning的操作理念之上,教育领域产生并发展了新的教学理念――混合学习,在新的教学概念的指导下,可以对现存的一些课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完善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一、混合学习的理解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 和在线学习(E-learning) 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

1.混合学习的基本概念

对于混合学习的理解,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人们对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1]何克抗教授则指出“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

由此可知混合学习是基于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术语,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时间较短,其本质着眼于信息传递通道的选择上,关注的是如何依据低投入,高效能地选择信息通道。

2.混合学习的作用

由于混合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在混合学习策略中,自定步调的学习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学习时间和进度更加灵活和自由。同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学习具有更多优势,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扩大学习规模;

(2)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

(3)降低学习难度;

(4)提高学习效率;

(5)降低学习成本。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是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一般为36学时或54学时。

通过观察和研究,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在师范院校都已经普遍开设,在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和技能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人数多,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高校扩招,公共课大班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学生数量庞大,动辄上百人的课堂,而教师的监控范围有限。“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但目前教师大多采用讲授与PPT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做到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3],学生对实验环境和设备的要求都较高,过大的班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实践和练习。

2.教学资源匮乏,更新速度慢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短,知识总量也成倍增加。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较陈旧,教师提供的资源较匮乏,形式不够丰富,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现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能体现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和“现代性”,无法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3.教学内容繁杂,师生之间交互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直没有定论,所以不同的学校在内容上差别较大,从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到媒体技术原理,从常规媒体教学到虚拟现实技术,从传统课堂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育,从硬件的使用到各种软件的开发与制作,应有尽有。而课时往往无法满足这么多内容的教学,也造成师生互动和交流的缺乏和不足。

4.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高等院校的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很不完善,甚至存在误区和弊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 目前师范高校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一次考试或一次作品评价。这种单一的总结性评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而且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三、基于混合学习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式

在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设计理念和实施过程两方面开展。从理念上,教学设计方案应紧扣混合学习的特点和过程,而在实施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从多方面混合,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1.设计理念革新

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公共课中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要理清混合学习的学习过程,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如图1所示)。

(1)识别与定义学习需求

普遍来说,师范生对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目标性和需求较强烈,学生希望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为在今后的教育岗位上获取认可,实现自我价值。

(2)分析学习者的特征,确定学习内容

混合学习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确定学习内容,并制定具有适应性的学习计划和评价策略。一般而言,“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者大多为大三的师范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而在内容方面,对于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同的专业可以在难度上或案例演示上应有所区分。

(3)选择混合学习环境

目前有很多开源的虚拟学习环境,如Moodle等,还有其它一些商业的平台,如Blackboard、WebCT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取主要的混合学习平台,为网络学习提供必要的交互资源和模块,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制定学习策略

混合学习环境中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以及确定好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以混合学习模式为导向,针对具体的内容应用具体的策略。“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中,如针对简单技能类的知识,可以采取结合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课件制作方面的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等。

(5)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

该过程是混合学习的核心开展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在混合学习条件下,学习者的活动需要从真实课堂和虚拟活动两方面结合考虑,最后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混合式学习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等都应该是多样的,尤其要注重学习过程与评价活动的混合。

2.实施过程革新

混合式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可能找到“最好”方式去改善学习,因此,在课程实施中的基本策略之一就是要寻找和确定最恰当的“混合”。

(1)学习资源的混合

混合学习下要把虚拟学习平台中的数字资源与课堂中所用的教材等其它资源结合起来。在虚拟学习平台上建立一个丰富的高质量多形式的资源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知识管理中心,不仅补充了课堂的资源不足,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平台资源可以包括:教师的电子教案、优秀案例欣赏、视频录像、小组讨论结果、作业展示、资料分享等。首先,在内容上要尽量丰富,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并且不断地进行更新,只有提供足够并且最新的学习资源,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其次,在形式上尽量多样化,教师在建设平台资源时要考虑到资源形式的多样化,除了文字、图片等,还要考虑一些具有拓展性的影音视频,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发挥好网络平台的优势。同时,要对学习资源的质量进行监控和保证,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文字搬到网络上,重复浪费。

(2)学习环境的混合

一个理想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综合了多种功能,能够使学习者参与多个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训练到协作环境,一切围绕学生展开。因此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学习环境进行相互地补充和混合可以为交互带来新的方式和效果。

(3)交互角色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强调情境学习和活动学习。在混合式学习中,鼓励学生参加到小组的实践学习活动中,并和同伴们一起以学徒的身份完成实践活动,观察同伴的行为,由此使自己的习惯信念个性及技能得到发展。除此之外,混合式学习还鼓励角色的混合,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达到学习目标。这些角色包括:组织者、主要的研究者、在线讨论调解人、编辑等。

同时,要注重混合学习中的交互混合,在传统课堂上用直接的交互方式来弥补虚拟学习平台中的情感缺失,用虚拟学习平台中的虚拟性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寻找学习环境中现实和虚拟的平衡点,在传统和网络新课堂上适应各自的角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的交互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由于涉及到许多技能操作,学生可能面对的问题各异,可以通过混合学习环境形成角色和交互的混合,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面对面的、网络的协作,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4)学习活动的混合

混合学习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将混合式学习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其中,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混合式学习环境对学习的支持性作用。只要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地深层学习,混合式学习对各可能的教学方式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活动的学习乃至传统的课堂教学等。

1)通过教学活动混合,把混合学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程导入,在开课前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以及课程的学习资源等相关信息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对课程教学有个总体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活动的混合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混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混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混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混合等。

2)在网络平台的教学服务器上为每个学生建立文件夹,供学生存放每次做的相关作业,也便于师生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以发挥传统课堂的教学优势。

3)教学方式多样化混合。“现代教育技术”中理论基础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而前沿开放性,有争议性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组建兴趣小组,通过课堂或网络讨论交流,以作品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与他人共享;难以掌握的技能,则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技能课,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而在网络平台上,生生之间又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共同体。

(5)教学评价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的评价是对混合式学习过程及其影响的测量、分析和评定。评价中更应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需要。除了关注学生的总结性评价,混合学习模式下更为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考虑到混合学习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如基础理论知识可以采用小作业,或者讨论交流的形式在课堂或平台上呈现。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如学生浏览课程内容和资源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中的发言内容和次数、小组协作中的贡献和组员的评价等,从而可以结合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参与情况和活动的效果。而技能水平可以通过对作品评比、活动和比赛等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通过分散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过程,才能对整个学习的过程得出更好的反馈结果,才能获取我们以期优化整个教学方式过程的终极目标。

四、结论

通过建立一个全方面多维度的学习平台和知识传播网络,实现从设计过程到反馈再到评价结果的这样一个混合学习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作用,才有可能改变现在公共课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固有弊病。

但我们也应当清晰的认识到,利用混合学习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师生的配合与互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需要教育领域从教育思维开始发生首创式变革,丰富教学方式,重视反馈过程,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6

关键词:混合学习;物联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26-02

黑龙江科技大学自2012年招收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物联网技术导论”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学习物联网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该课程为学生后期学习物联网专业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该课程由于涉及多门学科的技术知识,理论基础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相对较多,缺少实践性的操作,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但是,这种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让学生真正提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本门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物联网技术导论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将Blended-Learning引入教学,即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让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E-Learning优势和弊端

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者数字化媒体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主要针对学生在网上学习时操作的方便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增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尽管E-learning在教学过程中有上述的许多优势,但是针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它也存在某些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单纯的E-learning并不能为学生成功地学习提供足够的学习内容,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第二,只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而缺乏学习环境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第三,只注重单个学生的个体学习,而缺乏学生的协作性学习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的指导。第四,缺乏研究性学习和学习效果评估。

二、B-Learning的涵义和优势

B-Learning(Blended-learning),即是所说的混合学习,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2]

2004年,何克抗教授正式发表“混合式学习”的涵义,他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B-Learning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的内涵

“所谓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设计是课程论在应用层面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一种课程设计理论经常会全面地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结构等各个范畴。[3]

2.确定B-Learning课程设计目标

针对物联网专业课程选课学生数量、学生的年级、接受课程能力的水平状况和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行。

(1)学习需求分析。是实施混合学习的主要依据。[4]“物联网技术导论”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覆盖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结合了目前物联网专业需要多学科交叉特点的人才需求,学生要掌握计算机、无线通信、嵌入式、云计算、智能处理等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后,能够使用相关知识顺利开展后期的物联网专业课程的学习活动。

(2)学生特征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程度和学生对课程了解的程度等,是有效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5]本课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对于课程的每一章按照学生学习前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教学内容。

(3)学习环境分析。把握课程教学所具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避免所制订的课程目标不符合实际教学要求。黑龙江科技大学具备混合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等硬软件条件。教师可以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习题、课程指导等教学资源附加在网上,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网络服务条件。

(4)课程目标描述。在明确学习需求,对学生特征与现存学习环境进行初步分析之后,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有条理的描述。确定了“物联网技术导论”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了物联网八门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通过掌握相关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处理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3.选择B-Learning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结构分析。“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可将内容分为理论课、实践课和网络课三部分。其中理论课是对专业基础概念的讲解;实践课是通过理论学习和网上学习能够理解相应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项目可以是教师给定也可以是学生自选形式。网络课是教师给学生留下特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找到正确的答案,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的具体内容如框图1所示。

(2)知识重点、难点确定。确定基本课程内容后,对于每一章内容的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划分,以便于针对不同的知识要点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策略。

4.设计Blended-Learning课程内容

(1)学习活动设计。本课程充分利用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积极探索混合课程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依托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主动学习、合作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网络搜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具体的学习活动方式可以采用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自主学习体系、基于大规模网络资源的搜索式学习体系、基于教材理论的自主式学习体系、基于实践平台的学习体系、基于教师引导的学习体系和基于小组讨论式的学习体系。通过以上几种学习体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水平和喜好随意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混合学习的自由度。

(2)策略选择。本课程设计了一系列网上在线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学习,而不至于使学生产生盲目性和无目的性。比如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哪个章节,以及使用课件中的哪些内容,浏览哪些案例和需要学生完成哪些实验等。本课程在实践环节提供视频演示和学生自主创作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传到网上,通过网络平台相互进行评价,通过交流获得建设性意见。

(3)学习资源收集。收集“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各种教学资源是设计B-Learning课程内容中的关键一步。本课程采用了“文字教材”―“辅助教学光盘”―“网络教学平台”―“项目实践系统”―“知识自测”五位一体的混合式教材。文字教材可以提供本课程相关概念和技术的理论性文字;辅助教学光盘存储了教师电子课件等内容;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提供教师的讲课视频和实践性操作视频及教师和学生发表的关于课程的相关技能的文章和见解;项目实践系统可提供一些项目案例和学生所作的实验项目等。知识自测系统中可以分单元、分章节设置测试题库,学生可以随机进行题库选择,对于学到的知识进行阶段性测试,反应混合式测试的学习效果。对于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和重复性学习。

5.设计B-Learning课程评价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使用混合学习系统进行有效的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修改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系统加入了混合学习评价,即传统性评价与网络评价相结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历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在混合学习评价设计中,使用以下评价指标:第一,讲师授课启发学生思维和创造性;第二,课堂讨论和网上交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第三,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第四,混合式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五,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技能学习和理论知识的理解;第六,混合式学习结果的满意度。

评价等级分为四级:A代表非常满意;B代表一般满意;C代表不太满意;D代表不满意。对于这几项评价指标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课程学习有72位同学,设置72份问卷。计算出每项评价指标学生投票数占学生总投票数的百分比值。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评价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通过混合学习对本门课程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对混合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进行不断改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增加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四、结论

文中采用B-Learning思想,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2012级学生为例,对于“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设计采用个案研究法,主要从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教材混合模式,结果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课程设计模式可以为其他课程设计的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金一,王移芝,刘君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37-40.

[2]罗运虎,邢丽冬,王勤.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4-15.

[3]李利.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网络课程的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07,(6):42-45.

[4]聂哲,范新灿,何国坤,等.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协作型网络课程设计[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52-54.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7

论文摘要: 混合式学习理念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考虑教学组织形式,既体现教育的人本化,又突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作者从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等方面在物理教学中尝试混合式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混合式学习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一件新生事物蓬勃发展起来。e-learning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技能、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它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这种缺乏教师深度参与,完全依靠学生自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e-learning,效果令人感到沮丧,人们逐渐体会到它不尽人意之处。2002年12月,《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明确提出“e-learning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能改变课堂教学目的和功能”等观点。显然,怎样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习和研究方法、人格影响的渗透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概念应运而生。 

2.混合式学习理念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把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合理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方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诞生的blended learning,其学习过程吻合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理论,体现教师面授和在线学习的完美结合,既展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对教育技术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究其实质,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在师生二元论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既强调学习伙伴间的协同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倡导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从其内涵看,混合式学习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当然,各种元素不是随意地混合,关键是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资源,如何把各种学习资源有机整合,达到1+1>2的效果。 

3.混合式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尝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面对面学习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线学习是对面对面学习的补充。物理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对混合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 

3.1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 

回顾教育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前,以中国“师道尊严”为代表“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如何教”而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90年代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侧重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两者都过于偏颇,让教与学不能和谐统一。混合式学习理念提倡把“教为中心”和“学为中心”两种观点有机混合,既不侧重“教师中心”,又不夸大“学生中心”,而是既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和谐统一。教师在混合式学习中,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参与网络讨论、控制教学过程,保障学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起到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协作交流,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3.2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学习要求在物理课堂上,采用传统黑板板书与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恰当引入eda技术等辅助的教学方法,将黑板的板书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虽是低结构化的,但能便利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物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复杂的图形或波形用动画的形式在投影上显示出来,能弥补黑板板书单调且浪费时间的弊端。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直观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向学生讲清楚,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既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另外,必要的黑板板书,可避免过多的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防止学生因长时间“电灌”而“疲劳”。 

3.3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以板书、肢体语言、教学语言和个人魅力等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在师生双边活动、信息交流中占有优势,而在线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空间约束,自主性和人机互动性强,有些教学内容要在教师面授方式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有些内容通过网络教学方能提高学习效率。 

譬如,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编排了“超重和失重”内容,传统讲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出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学生往往对超重与失重的内涵似懂非懂,更无法亲身体验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上的优势,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用探究的方法研究“超重和失重”。同时,设计了一定量的学生活动与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探讨结论。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根据信息技术平台互动的特点,设计知识自评和在线交流网页,实现“人机对话”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4.结语 

混合式学习理念把“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当结合起来,吸取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建构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平台,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便教师监控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保证传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便于学生对创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健康情感的培养,能够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8

[关键词]混合学习;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纪录片创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111-06

一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纷纷运用网络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实行课程改革,重视面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相混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视频资源匮乏成为制约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随着DV的兴起,社会上对DV制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时俱进发展中的教育技术专业,需要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的人员,迫切需要开设《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纵观各高校的电视节目编导类课程,发现大部分学校都能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建设网络学习平台,采用现代媒体手段开展影视类课程教学。但重心还是落在理论教学上,在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为加强《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着实提高学生的视频媒体开发能力和影视创作能力,我们提出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重视课堂实验、课外实验、课外实践及实习相混合,建立基础、应用、创新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结构,通过基于案例的实践过程与分析,为学习者及教学者提供实验教学和实践探索指南。

二 课程改革与建设现状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文艺编导》、《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21门包含实践的影视类精品课程作为实践教学分析样本。(表1中所列为部分精品课程情况,供大家参考)。其中,部级9门,省级6门,校级6门。通过对其学习网站资源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90.5%的精品课程有课堂实况录像,85.7%的课程在网上提供学生作品及视频集锦,而实验指导视频只占14.3%。在互动交流方面,虽然有66.7%的课程设置了网络互动功能,但实际意义上的实践交流与探讨偏少。

通过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数据统计,得知每门课程都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其中采用三种教学方法的占42.9%,四种及以上的占33.4%。在这些实验教学方法中,示范.练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所占的比例较高(图2所示),这表明在影视类实践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提倡在实践中互助合作学习。

以上21门精品课程中,有6门属于教育技术专业电视节目制作类课程。主要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影视作品创作能力、利用电视手段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以示范.练习、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主,设置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其中网上实验预习视频、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偏少,网络互动学习没有落实到实处。通过对温州大学08级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在《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缺少创新思想和主动探索精神。只有28.5%的学生在实验中能做到自主探究学习。

缺乏文学知识和艺术思想。5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文稿撰写方面有困难。

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灵活。68.1%的学生都是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实验。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影视艺术和技术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要适应时代的新特点,制作出优秀的节目,必须加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DV技术的快捷发展,加快了《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更新的步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影视综合技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三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型建构

1 实践教学模型的构建

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多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有机整合。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育者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混合式学习还可以从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

根据混合学习的概念,以及对课程建设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我们本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理念,构建《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的实践教学模型,将实践教学分课堂实验、课外实验、课外实践、专业实习四类,皆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法进行体验。见图3所示。

(1)面对面教学与e-Learning的混合

顺应网络媒体时代教学的需要,实行面对面教学与e-Learning平台学习相混合。在课堂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面授引导、启发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e-Learning作为辅助学习。在课外实验、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可参考E-learning平台上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教师进行异地交流,面对面教学机会相对减少。e-Learning平台内容设有实验预习视频、课件、主要问题与答疑、影视文化资源库等,其为学生课外实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2)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

根据穆尔的交互距离理论,教师与学习者间的交互距离是对话程度、课程结构灵活性程度和学习者自主性程度三者的函数。根据这个函数关系,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偏低或者自主学习影视技艺的能力偏低,就要求师生之间加强对话联系。如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的影视技能还处于低水平时,教师的指导就需增多;在课外实验、专业实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师仅作辅助指导。

(3)多种学习环境和资源的混合

在《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践教学中,不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或者在e-Learning的信息化学习拟真环境中,都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一种协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教材、录像带、影视媒体设备、互联网等多种学习资源,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有利于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4)多种理论与技术的混合

不论是课堂实验、课外实验,还是课外实践、专业实习,每类实践教学都需要一定的学习理论与技术作为支撑。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要求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指导混合式学习,如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传播学理论、影视基础理论、编导理论等,同时又需要整合多种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技术、音视频技术等。

(5)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

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综合性实验可采取探究法、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混合的方式,专业实习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探究法、体验法等。

(6)多种评价方式的混合

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实践过程及作品完成情况。作品评价以量规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小组的交流和评价,促进影视作品的整改和影视应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处处有“混合”理念,时时有“混合”思想,将“混合式学习”落实到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优化实践教学效果服务。

2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根据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考虑学生学习接受水平、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绩效,本研究提出分层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基础、应用、创新三个层次。具体见图4所示。

第一层属基础层次,用以完成基本实验教学,分别设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三种实验类型。采取混合式学习方法,学生可通过教师面对面教授获取影视知识及技能,也可通过e-Learning平台在线开展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第二层属应用层次,组织有专业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成立DV工作室,积极与服务社会项目接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实践活动,如单位宣传片设计与制作、晚会现场直播的策划与实施等。此外安排学生到电视台或传媒公司实习,让学生边工作边学习,为以后从事相关职业打下实践基础。

第三层是创新层次。是在学习课内外实验的基础上,依托开放实验项目,以竞赛为引领,组织学生小组到校外实践基地完成纪录片创作、剧情片创作等。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及教师指导,分工完成任务,整个创作过程由学生在协作学习环境下、在混合学习的氛围中完成。

3 实践教学层次关系分析

根据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我们分别以“教学”、“任务”、“实践”为坐标轴,构建三维的实践教学层次关系,见图5所示。

以教学、任务构成的对应面为基础层,表示基础实验以任务形式供学生完成,任务难度越大,实验类型层次相对越高。如演播室文艺节目录制,作为一项综合性实验项目,需要浓厚的混合学习思想,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资源为实验服务,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遇到难点,可以向教师请教,或者向学伴求助。教师需要在教学上提供多种方法、多种手段的指导,把握好任务与教学的关系。

由任务与实践两轴构成的对应面为应用层,立于基础层之上。该层以任务为驱动,提供学生基于任务式的实践项目。任务越是繁重,实践性越强,应用的层次就相对越深。在这过程中,通常由学生自主体验完成,学生在实习点遇到问题,向当地的同事、学伴请教,或者通过互动学习平台与教师沟通,在线开展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

由教学与实践两轴构成的对应层为创新层,亦立于基础层之上。这个层面中,要协调好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的关系。师生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交流、e-Learrlillg平台互动教学,以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多种组织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混合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影视素养和创作水平。

四 基于案例的实践过程与分析

本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已用于08教育技术、09教育技术等班级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教学。下面列举“感知温州”纪录片创作的案例,体验混合式学习在课外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感知温州”纪录片创作是以实验开放项目的形式,由学生自愿报名组成两个小组,每组6人。各小组按其在文案策划、拍摄技术、配音录音、后期编辑等方面的能力强弱混合搭配而成。组内分工明确,整个创作过程在协作学习环境下完成,可分为五个阶段,如图6所示。每个阶段任务按顺序进行,但不拘泥于线性顺序,每完成一步都做到及时反思和交流,并做好协调和整改工作。

1 考察调研

在实践任务的驱动下,实地考察与调研由学生自主发起。教师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给学生提供创作线索,启迪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通过查阅网上资料及实地环境考察,在组内、组间交流思想,适当采取先期采访,初步掌握需要拍摄和纪录的内容,为主题策划、作品构思做准备。

2 选题策划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地展现真实场景、运用纪实手法拍摄制作的电视节目形态。它通过调动多种电视手段,多角度地纵深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中的美或丑。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与调研,一组学生以发绣艺术为题材,另一组以温州九山湖的义务救生队为记录对象,主题定为“救生圈”。

在这阶段中,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现场调查和访问等途径对被记录对象展开多方面的了解,搜集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为文案策划做准备。教师向学生展示e.Leammg平台上优秀视频案例,提供文案策划的基本框架及要点。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讨论,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完成文案策划初稿。遇到问题,向学伴、老师提问,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异地指导,及时反馈信息。

3 采访与拍摄

拍摄前学生做好采访构思,拟定拍摄提纲。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找出优秀案例,琢磨其拍摄手法,熟悉其拍摄要点。在《救生圈》拍摄过程中,学生主动采取交友拍摄的方式,通过分工合作,顺利地拍摄到救生队员工作和生活细节的镜头。教师在基础拍摄中做好监督与引导工作。在拍摄难点上,采取启发法、情境法、探究法等,注重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的合理分配,注重网络交流与现场指导相混合。

难点1:拍摄守卫在九山湖两侧的队员的姿态、眼神的特写镜头。

湖面很宽,带着“能否拍摄到令人满意的特写镜头,怎样获取最佳镜头效果”的问题,指导师将小组学生分成两路,分别采取两种办法拍摄。一是站在河对岸拍摄,二是借助救生船靠近被摄主体拍摄。拍摄完毕,两小组进行组内交流,比较拍摄结果,并进行反馈和整改,如表2所示。经过多次对比实践,做好最佳镜头记录。

难点2:拍摄真实的救生场面。

纪录片要讲究“艺术真实”,必须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反映生活的本质,应主题需要,需要拍摄真实的救生过程。学生通过与救生队员、游客的沟通交谈,发现拍摄真实的救人场景面临很多困难:(1)事故发生突然,时间上无法预计;(2)河面又宽又长。事故发生河段不明;(3)摄像机数量有限,人员有限。面对众多困难,学生想到两种捷径:一是直接将“拉网式”救人演习谎作真实的救人场景,二是以扮演方式拍摄救生。在这种情境下,指导师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强调纪录片不允许采取虚构、扮演和导拍。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做好耐心“等拍”的准备,在河两岸预设四个拍摄点,一有事故发生,以就近机位拍摄为主(其他三个机位为辅),移动机位进行目的性抢拍。指导师强调要以“实

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实践工作,并引入了“长镜头”的拍摄手法。在救生队员的配合下,由指导师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拍摄,通过救生队员模拟扮演,教师示范操作完成模拟救生的镜头拍摄。而后,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对拍摄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长镜头拍摄的不断体验,为捕捉到真实的救生场面做好技术准备。

4 后期合成

后期合成过程中小组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注重文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学生遇到问题通过e-Learning互动空间发表提问,教师及时在平台上进行解答,或亲临现场指导。通过e-Leaming学习与动手操作学习混合、教师指导与自主探索相混合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和谐协助的氛围内完成任务。

5 总结评价

纪录片创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做一步都需要反思和整改。为更加公正合理地评定实践成果,特制了评价量表,具体如表3所示。通过小组成员参与自评、与老师交流,以及跟救生队员的交流,找出不足之处,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相混合的方式,促进影视作品的整改,最终取得作品的最优化效果。

经过以纪录片创作为代表的实践教学过程,充分验证了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践教学改革的优越性,体会如下:

(1)任务驱动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能将教学、任务、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让学生在影视技艺方面获得更大的成长,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反馈和经验积累。

(2)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混合学习环境,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供多种方式的教学服务。尤其要重视协作学习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多种理论与技术的混合,注重影视创作中文学、艺术与技术相混合,充分发挥混合学习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地位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境,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益。

(4)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特定场合下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参与到实践学习中,并在实践中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实践价值观。

五 实践效果调查

通过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施行,学生在稿本策划、编写,镜头拍摄、后期制作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根据08教育技术学生的问卷调查,有57.1%的学生参加影视类开放实验项目,64.3%的学生参与了晚会直播摄录工作,60%以上的学生为外校老师录制过课堂实况录像,60.7%的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拍摄与制作,10.7%的学生参加媒体公司或电视台的节目制作,40%的学生参加DV大赛并取得好成绩。通过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施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不仅自身的影视技艺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对其他专业学生的互助学习起一定促进作用。此外,对混合学习的认识加强,92.9%的学生认为混合学习方法有利于实践学习,68.6%的学生表示正将混合学习方法运用于其他课程实践中。

六 结论

本文提出的实践教学改革目前还只试用于少数几个班级,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考验,更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混合式学习就是各种学习理论、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学习内容、学习模式以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其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何时混合,目的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混合合适的元素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力,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以混合学习思想为基本学习方法,养成混合学习的习惯,努力为实践成果取得最优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2][4][6]孟庆双,刘向敏.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EB/OL]

[3]郭春霞.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2):20-22

[5]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7

[7]董雪娇.纪录片编导的情节与细节意识[EB/OL][8]彭文祥.电视纪录片美学三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7(6):14-17

[9]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4):63-65

上一篇:文检课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语文诗歌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