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鲁,打翻颜料罐

时间:2022-10-13 02:23:08

巴格鲁,打翻颜料罐

巴格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和北印任何一个小城一样,炎热、破败、灰尘满天。它沉睡在斋普尔到阿杰梅尔的公路边际。

此前,时间有限的旅客很少特意绕道到这里来,绝大部分的游客沿着这条印度最好的公路线一路开往西北,那里,拉贾斯坦邦浓郁的异域风情正敞开温柔的怀抱,释放出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而最近,越多越多的专业游客――时尚买手、布料设计师、插画家、室内设计师、时尚人士愿意特意绕过大半个地球飞斋普尔,然后包车来到这里。在他们眼里,巴格鲁平实的表象下隐藏着一个瑰丽的秘密。

Sakshi先生的家庭作坊

巴格鲁的第一站,我们要去拜访当地人所公认的民间艺术大师Sakshi先生。沿途你会经过好几个晒制布料的土夯小坪,竹竿撑起各色的布,像是绽放在空中的花朵。

你也会看见好几位长者席地坐在家门前,用锥子小锤在不大的木料上凿刻不停,琐碎的木屑散落一地,有时间存在的真实感。

Sakshi先生的工作室位于镇子北边临河的一栋老宅子里。我们到达时,Sakshi先生正忙乎着,他在此工作了近50年,本不宽敞的工作室堆满了各式各样印花布料、大大小小木雕模子和制造颜料的天然材质。

这些木雕的模子有印度人喜欢的动画图案:孔雀、大象、女神,也有伊斯兰教所钟爱的树木、攀缘植物、花和叶。此刻,它们安静地躺着,一缕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常年的浸润与压磨,它们像有了生命。

染织的原料也有讲究:黄色来自姜黄和乳酪,绿色来自香蕉叶,橙色来自藏红花与茉莉,蓝色来自亮蓝色矿物,红色来自蔗糖和向日葵,黑色来自铁锈,紫色则来自腌制昆虫。

每天重复地压制模子到布料上,Sakshi先生却一点不觉得枯燥,因他把每一次压制当成一次创作,没有底稿没有程式,模子大小、纹样、颜色全都自由组合,因此没有一件作品是重复的。

样式繁多、颜色艳丽丰富、低碳环保、手工制作、独一无二,这就是巴格鲁吸引人的秘密所在。

模板印花染布历史

很少有官方文件记载巴格鲁印花艺术的起源,通常的说法是450年前,这里的村庄与位于拉贾斯坦邦荒漠之中的CHHIPAS族人开始有了商业上的往来,沙漠中的CHHIPAS族人有着惊人的艺术禀赋,因为沙漠中的木料难得,他们自古就有打磨木料的传统,当这些技艺与棉布丝绸遇到一起,印花艺术开始以这里为中心蔓延开去。

大约50年前,巴格鲁印花艺术主要用于当地及周边村庄妇女的裙子(ghagras)和头巾(odhnis),长度大约为50厘米的印花布也就只在村庄附近的小区域内销售。

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与其说这是一种装饰品,不如说它是区分社会等级的一个直观标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印花往往象征不同的职业和等级,比如只有铁匠才能穿着由同一个花色印制的衣物,皮革工人穿深绿,铁匠穿红色。他们生产的产品只卖给印度教徒。

今天,当地人依旧坚持这种古老的方式。

在时装界,设计师和品牌却对天然手法越来越感兴趣,期望打造真正可持续环保产品,传统的染色和印花方法被融入到商业发展中,印度时装亦发挥其先天优势,走向国际化。

一块模板印花染布的诞生

直接印制:首先准备好棉布或者丝绸,漂洗成浅色,然后在布料上印下花式的轮廓线,再填充色彩。

侵染印制:在布料上涂上黏土和树脂的混合物质,之后用染料酱染,染料透过布面表层物质的缝隙渗入布料形成特殊纹理,洗晒之后再用模子压花进行创作。

去色印制:把有色布料晒干,用一些特殊的物质把布料的颜色退去,这会产生许多不同寻常的样式和色彩。

第一步:模具的制造。模子由木料手工雕刻完成,刚刚完成的模子通常不能直接使用,它的印刻面需要放置在染料中浸润一段时间。

第二步:颜料准备。黄色来自姜黄和乳酪,绿色来自香蕉叶,橙色来自藏红花与茉莉,蓝色来自亮蓝色矿物,红色来自蔗糖和向日葵,黑色来自铁锈,紫色则来自腌制昆虫。天然材质的颜料被磨碎后与胶状物质混合放置在容器里,给予颜料更多的附着能力。

第三步:按上述三种方式压印布料,完成后将布料放置太阳下曝晒。之后用报纸之类的纸张将布料分裹放入蒸汽炉蒸煮以固着颜色。

第四步:将布料晾晒之后手工熨烫平整。

上一篇:华章同人:找寻一切差别的所在 下一篇:师奶一天,市井3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