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橡胶经济发展与傣族民居的变迁

时间:2022-10-13 02:10:55

西双版纳橡胶经济发展与傣族民居的变迁

(1.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33;

2.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1;

3.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干栏民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以橡胶种植业为主的橡胶经济,作为推动西双版纳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同时诱发了傣族社会生活的迅速变迁。在这样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傣族传统干栏民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以在橡胶经济影响的背景下傣族干栏民居的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橡胶经济与傣族干栏民居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期找出民居演变与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引导傣族人民传承其传统的干栏民居,既吸取传统干栏民居的文化精华,又与当代技术材料相结合。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干栏民居;橡胶经济;变迁;可持续发展

The Rubb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shuangbanna and The Folk House Changes of Dai People

Chang Zhen-hua1,Lu lu2,Xu Fei-peng3

(1.Architecture Department,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2.Qingdao Beiyang Design Group Qingdao Shandong 266001,China;

3.Architecture Department,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Abstract】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a kind of through-jointed frame often used by Day people) in Xishuangbanna has taken shape of an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architectural culture with a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style in the long history. However, since the opening reforms of 1980s, the Rubber Economy, the main planting, as a pillar industry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Xishuangbanna, has interfered excessive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duced the rapid changes of Dai people's social life.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in Xishuangbanna is now facing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From the end of 1980s till now,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bber Economy affect, this thesis reveal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Rubber Economy and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and finds the balance among the folk house changes,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well, so as to lead Dai people to inheritance of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not only to learn its essence but to combine with the present technical building material.

【Key words】Xishuangbanna;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folk house;The Rubber Economy;Chang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西双版纳傣族干栏民居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因地制宜不断发展完善出来的,是傣族人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结果。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橡胶种植业作为推动西双版纳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却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 同时诱发了傣族社会的迅速变迁。在这样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傣族传统干栏民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笔者将从橡胶经济出现前后的傣族民居演变历程入手,分析其变迁表现,来深入认识橡胶经济对傣族干栏民居的变迁所造成的利弊影响,这对引导未来傣族民居的发展方向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橡胶经济出现前傣族传统民居演变概况(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

1.1 传统干栏式“竹楼”(原始社会――1950年)。一提到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干栏式建筑,我们自然就想到了傣家人的“竹楼”,但通过相关资料和傣族民间传说发现,傣族民居先后经历了穴居――巢居――窝棚三个阶段之后[1],才演变到了干栏式“竹楼”的建筑形式。

这种传统干栏式“竹楼”的平面近似方形,一般分上下二层。上层的楼室距地面约二米,凉爽干燥,适于供人居住。上层的竹制楼板搭架在数十根竹柱上,因此又有“高脚竹楼”和“吊脚竹楼”之称。下层竹柱林立,四面无遮拦,以有利于通风透气,同时也用于关养牲畜家禽、堆放柴草和杂物的场所。其屋顶为歇山式,多覆以用山草编成的“草排”(图1)。

实际上西双版纳傣族采用这种形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傣族多在平坝,为了抵御水灾及野兽蛇虫危害,二是架空木楼居,干燥舒适,更适应西双版纳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气候。最主要适应为防潮湿 [2]。总而言之,民居建筑形式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而产生的。

1.2 传统的传承――干栏式“木楼”(1950年――80年代末以前)。随着1950年版纳地区的解放,一些汉族建造技术开始传入当地,木材逐渐取代了竹材,成为傣族人民建屋的主要材料。在各部的用料上已经由竹柱、竹梁、茅草顶变成了木柱、木梁、泥瓦顶。材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更新,而且组合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很多屋顶采用了重檐歇山式。同时结构形式也从传统的“埋柱造屋”演变为“立柱造屋”。但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这种木楼建造的民居,其形式较传统竹楼在结构技术、用材等方面己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沿袭了传统竹楼的基本形态和建筑文化,其外观形制和平面布局都沿袭了传统“竹楼”的特征,并且仍保持底层架空的干栏式风格(图2)。因此当地老百姓习惯将解放前用竹子建成的 “竹楼”称为“第一代竹楼”;而将解放后到80年代末以前建造的以木材为主的“竹楼”称为“第二代竹楼” [3]。之所以还称它为“竹楼”,大概就因为它还保持着原始竹楼的基本形态和传统的建筑文化,仍属于傣族的传统民居。

图1 1950年的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竹楼” 2. 橡胶经济影响下傣族传统民居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橡胶在解放初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开始在全国仅有的几个适宜种植区中的西双版纳地区进行种植,最初的时间其主要通过国营农场来进行种植,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80年初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开始鼓励民营企业种植和经营橡胶,使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到了80年代末,以橡胶种植业为主的橡胶经济已在西双版纳地区初具规模。它已经成为傣族群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几乎在围绕着橡胶种植展开着。它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傣族干栏民居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笔者依据历史资料照片和现存的民居建筑样式,同时按照其结构材料特点把橡胶经济出现后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的发展变迁划分为彼此或有交叉的几个不同时期。

图2 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木楼”2.1 “砖木民居”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80年代末由于大量的橡胶种植破坏了森林木材资源,傣族居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建盖模式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建盖新房时用材来源紧张的问题,傣族群众们开始减少新木材的用量,并使用部分旧木料和其他天然材料来建造。于是一种傣族新民居建筑形式产生了。

这种砖木民居的特点是砖砌柱来替代了木柱支撑上层构架(图3),且晒台开始用混凝土浇筑,并带有卫生间和厨房的一种干栏民居形式,它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属于傣族居民为缓解木材资源紧张而建造的一种过渡形式。但其结构整体性低,基本不具备抗震能力,一旦发生地震,将给居住者带来沉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图3 傣族民居中的“砖砌柱”2.2 “砖混民居”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进入90年代后,橡胶种植业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建造用材日益紧缺,为了摆脱材料制约,傣族人民开始吸取了汉族建造技术,这时便出现了一种受汉化趋势影响的砖混结构民居。

这种民居形式已经打破了傣族传统干栏式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的特征,变成了上层墙体落地,上下一体的汉族建筑形式,架空层已经缩小或者消失(图4),同时内部平面构成也逐渐受到了汉族建筑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功能布局。可以说,这种民居的出现预示着傣族干栏建筑开始向“地面化”演变。而这种“地面化”的结果意味着传统干栏建筑体系的解体和最终消亡。

2.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民居”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为了挽救干栏民居的“地面化”趋势,同时继续尝试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来建造民居,在90年代末当地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民居”,即IMS结构体系(整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

图4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中的“砖混民居”

图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民居”

图6 底层架空、歇山屋顶这种民居在造型上仍然保持了传统干栏民居的底层架空和屋顶歇山的特色(图5),而其平面功能已经更加适应当代生活需要。这样的预应力民居的优点是木材用量少;抗震能力强,防火、防腐、耐久性好,主体结构质量有保障;三是其它建筑材料的用量也相对较少、较经济[4]。但其建造工序复杂、且忽视了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因此推广普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民居”时期(21世纪初至今)在进入21世纪之后,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橡胶价格的不断暴涨,为不少傣族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其物质生活方式的优化,促使了信息交流的加强,现代结构体系开始被部分富裕的傣族群众所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结构体系。该民居继承了传统民居的平面构成,外型上也保持了干栏民居的传统特征。底层架空、歇山屋顶。(图6)

上一篇:单股水平淹没射流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 下一篇: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成本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