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2-10-13 02:03:12

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关系的研究

[摘 要]本文利用大样本微观数据,对农户的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户主的健康状况、年龄、学历以及家庭成员的平均收入与家庭的借贷资金方式、储蓄目的及金额的关系较为密切。户主的健康状况越差,年龄越大,学历越低,收入越低,农户的金融行为相对保守。政府应加强对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人力资本 农户 金融行为

一、引言

农户人力资本,具体指的是凝结在农民身上的劳动技能和获得收益的能力。贝克尔说,“这种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所有这些投资都提高了技术、知识或健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从农户金融行为的现况看,我国农户金融行为表现得尚不是十分活跃。在金融市场中,农村居民表现不是积极,农户参与金融的意识也并不强烈。目前对农户金融行为研究最多的是资金借贷行为。我国农户的借贷行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现代的金融服务还远远没有惠及到农民。

虽然,国内已有一些学者研究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但很少有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内在本质分析。而且已有的相关文献,都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农户的分析上。因此,已有的这些文献研究,其研究成果可能会缺乏时效性,并不能反映当代中国农村居民的客观现实生活。

本文基于这些理论和现实背景下,探索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的内在联系,从微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本文数据来自于实地的抽样调查,对象是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的河头村农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总共调查200余户农户,有效问卷为200份。

学历是教育的投资,2010年到2020年,国家明确提出将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为核心;年龄则是表明户主对事物接受、理解以及运用的能力的重要判断标准;收入的多少则是农户做各种金融投资的基础;有无病史则关系着农户各种资源的分配,所以本文主要选取户主年龄、平均收入、学历以及有无病史作为农户人力资本的代表元素。至于农户的金融行为,则主要从受人力资本影响的资金借出方式、农户储蓄目的以及储蓄存款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以农户的人力资本为自变量,农户的金融行为为因变量,采用表格与计量经济学模型,希望从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力。

三、农户人力资本及金融行为关系的研究

1.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从调查看,被调查者明确回答其家庭“有”借出资金的有175户,比率为87.5%,表明农户借贷资金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将自己的资金外借也是农民金融行为中的重要项目。

从表1看,有过疾病史的户主,其家庭借出资金方式中需要立借据和支付利息的比率都比无疾病史的高。这说明,有过疾病史的户主,在家庭借出资金方式上更谨慎,,所以在资金的借出时风险防范意识和要求的回报率更高,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情况比较普遍。

表1 户主有无疾病史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表2中,户主年龄的增长,需要立借据和付利息的比例随之减小,这说明年龄小的户主在借出资金时程序更加规范,需要的回报也更高。年龄大的户主更愿意无偿地将自有的结余资金借给亲友,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借贷信用更多地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础之上,出现一方违约的情况相对较少。

表2 户主年龄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由表3得,借出资金时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比例随着户主学历的提高而增长。这与学历越高其受教育程度越高有关。学历越高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越丰富,风险防范的意识也更强。因此,在借贷资金时需要字据和利息的情况更普遍。

表3 户主学历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由表4得,伴随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增长,借出资金时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比例增长。原因可能为:年收入越高,其家庭财富相对较高,在出借资金给亲友时,也会将一部分资金借给较陌生的人,其风险加大,防范的措施要求更多,需要的回报随之加大。因此,在出借资金时,有借据有利息的现象增加。

表4 家庭成员平均年收入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2.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储蓄目的的关系

我们将储蓄的目的分为保值增值、防病养老、购房建房、购置大件资产等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得,农户的储蓄第一目的主要集中在“防病养老” 、“子女教育”和“儿女结婚办大事”上。其次就是“积累资本创业”、“保值增值”与“购房建房”。所占比例最小的是“购置大件资产”这一项。

由表5得,有过疾病史的户主,由于自身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且身体状况欠佳,因而会更加关注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状况,从而倾向于将储蓄用于防病养老。然而,关于“子女教育”及“儿女婚事”这两项的储蓄目的同户主有无疾病史的关联性并不大。

表5 户主有无疾病史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由表6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们防病养老的意识、教育子女及婚事准备都逐渐上升。这可以看做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们逐渐从风险偏好型转变为风险厌恶型,对积累资本创业等需求降低。在户30岁~55岁这一年龄段里,家庭的孩子正好处于学龄期,所以用于子女教育的储蓄较多。

表6 户主年龄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在表7中,户主学历与储蓄目的的关联性并不大,但仍可以看出,小学以下学历的户主更关心防病养老的问题,而随着学历的上升,他们对子女教育关注度逐步升高,且本科以上学历者最甚。

表7 户主学历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由表8可知,防病养老这一项随着家庭平均年收入水平的增加比例逐渐减少,而子女教育与儿女婚事这两项在各行中作占比例基本稳定。可见农户随着年薪的增加,会将储蓄更多地用于防病养老外其他的目的上,与此同时,他们对子女教育及婚事的重视态度基本保持不变。

表8 家庭成员平均年收入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3.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储蓄存款的关系

本部分将研究人力资本对农户储蓄行为的影响。为了定量地研究该问题,本文运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辅之以Eviews 软件。

本文以家庭储蓄存款这一变量来反映农户储蓄行为。由于能够反映人力资本的变量很多,所以根据变量的可取性,本文选择了四个变量来反映人力资本,其中包括:家庭年人均收入、户主年龄、户主最高学历、户主有无疾病史。

其中对于户主年龄D1、户主最高学历D2、户主有无疾病史D3这三个变量本部分采用虚拟变量来引入模型。具体虚拟变量的取值如下:

运用已经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Eviews 软件,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Y = 66713.43774 + 1.839154797*X1 + 1.107765221*(D1*X1) - 0.3927435317*(D2*X1) + 38476.80363*D3+μ

由最终得到的模型可以看出,农户家庭储蓄存款同时受家庭年人均收入、户主年龄、户主最高学历、户主有无疾病史4个因素的影响,而家庭年人均收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储蓄存款与家庭年人均收入、户主年龄、户主有无疾病史成正相关关系,而户主最高学历与家庭储蓄存款成负相关关系。各因素数量的变化引起家庭储蓄存款变化的程度由各自的系数β来反映。

β0 表明,在没有受到任何因素影响的时候,家庭储蓄存款为 66713.43774。

β1 表明,家庭年人均收入增加1个单位, 家庭储蓄存款增加1.839154797个单位, 可见家庭年人均收入与家庭储蓄存款成正相关的关系。家庭年人均收入越多,家庭储蓄存款越多。

β2表明,当户主年龄为40岁以上(包括40岁)时,农户储蓄倾向就会增加1.107765221,而当户主年龄为40岁以下时,其储蓄倾向不变。即就是户主年龄越大,其就越倾向于储蓄。

β3表明,当户主最高学历为高中以上包括高中时,农户储蓄倾向就会减少 0.3927435317,而当户主最高学历为初中以下包括初中时,其储蓄倾向不变。简言之,户主学历越高,农户的储蓄倾向越低;学历越低,储蓄倾向越高。

β4表明,当户主无疾病史时,家庭储蓄存款就会增加38476.80363元,而当农户有疾病史时,家庭储蓄存款无变化。也就是,户主无疾病史的家庭其储蓄存款越多;反之则越少。

四、结论

基于200户农户的调查的前提下,研究出以下结论:

1.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较密切。户主有过疾病史,户主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家庭成员平均年收入越高,其家庭借出资金时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情况越普遍,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要求的回报越高。

2.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第一储蓄目的的关系同样较显著。其中,有疾病史的户主,用于防病养老的储蓄较多。年龄较大的户主,将较多的储蓄用于防病养老、教育子女及婚事。农户学历的上升,他们对子女教育关注度逐步升高。另外,随着着家庭平均年收入水平的增加,用于防病养老的比例逐渐减少。

3.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储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越多、无疾病史,农户储蓄金额越大,户主年龄越大,学历越低,农户储蓄倾向越高;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史清华.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第08期

[2]方文豪.农户资金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浙江大学,2005.12

上一篇:浅析移动支付安全 下一篇:从《现代城销售人员集体跳槽》案例论末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