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拆围墙”之断想

时间:2022-10-13 01:20:04

小区“拆围墙”之断想

就在前几天,笔者所住的地方,隔壁有人通宵玩麻将,许是太久未见,难得一聚,又为打发无聊,沟通情谊,整整玩了一宿。麻将声,说话声,与浓厚的烟味,交织到一起,隔着钢结构的非实体墙,顺着逼仄的楼道,关闭的窗户,无孔不入。我因此被迫失眠了一宿。

就是这样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竟然让我下意识地联想到近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其中提到的一句有关“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原谅我暂且粗暴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拆围墙”。

我不自觉地脑补了一些开放小区的画面。

如果恰好你住在一层,那些走街串巷收破烂,磨剪刀,换香油的声音,不绝于耳,听起来也蛮有韵律感。更实用的是,甚至你足不出户,只需要你打开窗户,就可以完成从货币到实物的交易。

那么新的住宅设计,也将会跟过去有很大不同。每一栋楼的下面,绿化将会做的更足,甚至没有入室花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住在开放小区。感觉逼格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层次。阳台和入户花园不再是盗面积用的,想安静地享受绿植只能宅在家里,因为你出了门就是马路。

然而再美好的画面,都难以让我很坚定的说“开放小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想必,很多人会跟我一样,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也会更多的从安全、隐私等方面去衡量。

小区封闭是为了安全,何况住宅小区内的道路设置基本都是低速道路。街区制由于使得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车速更快,增添了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加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会一定程度降低市民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

笔者就此事,采访了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有着丰富规划实践经验,不愿出具姓名的规划师李先生,“依朝阳区为例,在这几年的居住区开发中,不但存在居住区面积太大,影响区域交通路网布局的问题。还存在开发商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将规划中本来应该服务周边所有居民的公共绿地,通过围墙,栏杆等变成小区集中绿地,变成本居住区私家花园的情况。”

“同时很多应当修建成公共绿地的绿地也被开发商通过各种方式圈地占用,变成所开发小区的集中绿地私有。以上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共绿地应当有的开放性与公共性,严重影响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严重影响公共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让居民无法实现出门见绿,亲近绿地。”

住建部对此作出回应,称意见在理解和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要认真全面理解好“逐步”两个字。“逐步”就是要有计划,要有轻重缓急,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

住建部还强调,《意见》只是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具体实施中还要制定细则,特别是各省、各城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在制定办法过程中,肯定要听取市民意见。实施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城市,都会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利益关系,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居民的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亟需给“双创”设门坎 下一篇:“互联网+”3.0版:网聚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