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码头企业计费管理信息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10-13 12:07:02

天津港码头企业计费管理信息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已在全国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开展行业试行。天津港集团及各码头公司多年来坚持信息化建设投入,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整体融合度高。“营改增”指定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的使用,影响了码头企业信息管理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通过改造原有码头计费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增值税发票管理软件所支持的外部调用接口,设计并实现了原有计费信息管理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的接口,促进码头企业信息应用新的整合。

关键词:计费管理信息系统、“营改增”、增值税发票管理、接口、码头、港口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1.税收的基本概念与“营改增”工作的开展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目前在征的主要税种有18种,其中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

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地对税务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革。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同年年底,国务院扩大“营改增”试点至10省市;截止2013年8月1日,已推广到全国试行。此次“营改增”的试点范围中,包括交通运输业的陆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服务及6个现代服务业。。

2.码头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

天津港集团及各码头公司多年来,对信息化建设比较重视,集团及各码头公司使用了很多生产、业务、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如统一的集团生产调度指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还有因各自业务的差异,各企业自行组织开发运行的生产综合、计费、人力资源等信息系统。在应用的同时,各个系统不断因时因势调整升级,在保证稳定运行、适当先进的原则下,逐步形成一个整体,覆盖了企业的业务、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项目的提出

1.原有计费与发票管理模式

作为以交通运输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天津港集团及各码头公司正在此次试点范围中,在及时沟通联系管理部门,完成管理制度的调整,手续、资质的变更等工作之外,还对各自发票管理功能对应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进,使之满足新的需要。在码头企业中,发票管理由生产系统提供生产数据,业务部门专职计费人员负责数据的加工的转入确认和计费设定,由费收信息系统自行计算出计费结果,再开具发票,相应的负责发票的开具、作废和冲销,由财务部门人员负责领取、核收和报税,核收的情况维护到财务系统中去。从动作的发起者,将发票管理归属于计费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覆盖范围内。

2.增值税发票管理软件

配合“营改增”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与其相关的增值税发票管理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增值税发票的领用、开具、作废、冲销、查询、报税信息交互、基本项目代码维护等管理功能,并支持一些常用功能的外部调用。因发票管理的重要性,程序具有较高的安全级别,具备电子认证和打印发票信息防伪的特性,报税和领用新发票也要通过管理软件的功能和指定设备实现交互认证,发票信息单独存储。只有通过该软件的相关操作,才能完成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如上两点所述,若计费系统不作调整,则原来的数据流程链条会产生断裂。本文将着重介绍通过改造原有码头计费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增值税发票管理软件所支持的一些常用功能的外部调用接口,设计并实现了原有计费信息管理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的接口,保证了增值税发票信息的安全、规范管理,有效避免了信息二次输入,又保持了“生产-计费-财务”信息的顺畅流动。

三、项目的设计

1.基本原则

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码头企业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正常使用前提下,通过调用“营改增”发票管理软件提供的接口功能,实现增值税发票管理功能,同时将增值税发票的信息同步保存在原有信息系统数据库中。

2.设计方案

首先,补充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的必要信息。

其次,在计费并生成发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方案是完全改造原有的计费规则和生成发票的机制,修改发票数据结构,将原有发票数据结构改造为接近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软件的发票数据结构,将发票项目按增值税计费规则,进行合并、叠加或拆分,形成新的计费系统开票模式。另一种方案,是不对原有计费模式进行改造,只是将生成的发票信息当做中间信息,再按增值税计费规则,进行合并、叠加或拆分这些信息的功能和界面,在原有的计费模式下,增加了一个步骤。两者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的优势是不增加计费及生成发票的操作环节,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不为数据库存储产生新的负担;但是由于是对计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对承担项目的开发人员要求较高,既要对原有计费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前台开发工具和程序本身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又要熟知码头企业计费的规则,还要掌握增值税发票管理的规则,操作的难度较大,相应的工期相对较长,调试时间长。第二种方案,需要开发人员掌握原有计费系统发票数据结构,原有发票与增值税发票的对照关系,具备一定的数据库及前台开发能力就可快速开展工作,业务逻辑相对简单、工期短,计费过程各个步骤数据完备;缺点是计费人员需要再次培训相关操作才能使用,会产生一定量的数据负荷。在限期试行“营改增”的时限下,在要求处处留痕、完备计费记录的要求下,本文介绍的项目主要采用了第二种方案。

再次,开具发票后,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软件接口开具发票功能,传输数据,一旦获取成功的反馈,同步结果到计费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中,将已开具和未开具发票的信息区分开来。已开具发票提供查询功能,能够在权限允许内,作废或冲销发票。其过程也是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软件接口的作废或冲销功能:传输数据,获取反馈,同步结果到计费数据库中。

最后,调整原有计费系统各统计报表,保证采用新方案的数据结构信息对计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调整计费系统向财务系统发送发票数据的数据来源。

由此,设计出计费管理信息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接口,设计的关键部分见下文。

3.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原有计费系统采用SYBASE POWERBUILDER开发,数据库ORACLE,为了保持系统的整体性、内容扩充和操作的连续性,本项目程序也采用相同开发工具,为了便于理解,有些源码直接采用文字描述取代。

根据设计方案,首先补充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的必要信息。如开票方(亦即码头企业本身)的正式名称及地址、纳税人识别号、开户行等,可作为系统基本参数信息;又如发票支付方的正式名称及地址、纳税人级别及识别号、开户行等,加入原有信息系统客户管理模块中;而发票支付项目、计量单位等相对标准的枚举型数据,一般以代码形式存在和管理。这些功能通过在数据库中对应表结构增加存储字段和前台维护界面增加项目来实现,代码放置于系统代码表中存储与管理。

其次,发票的生成。建立了增值税发票和发票明细记录表,记录从原发票数据,根据汇总、累加、分解等等规则,形成的增值税发票结果。将开票信息传入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待发票管理程序传出成功提示及票号信息,将记录最终记入数据库。

再次,发票的分状态查询与作废、冲销操作。在操作流程上,作废与冲销的操作略有不同。作废直接就将发票信息置位,作废发票信息保留,作废的计费信息重新归于可开发票的信息列表中。冲销在操作之前,首先要将该发票的必要信息(发票代码、发票号码等)记录下来,向税务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得到允许授权之后,发放一个冲销允许校验码,才可以继续操作,冲销的结果是,原发票继续有效,再次占用一张新发票,信息与原发票一致,只有钱数为相应的负数,原发票的计费信息重新归于可开发票的信息列表中,计费人员可再开具发票。要求计费人员将原发票,冲销发票和重新开具的发票做关联,以便准确跟踪考量冲销发票带给企业的盈亏影响。以下是发票数据查询的SQL语句。

SELECT INV_CODE,INV_NO,CLIENT_COD,CLIENT_NAM,CLIENT_TAXCODE, ……

/*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客户代码,客户名称,客户纳税人识别号,……*/

FROM INVOICE_VAT_HDR

WHERE INVOICER_NAM = '当前用户'

其中,查看各类发票,看所有发票不加条件,看正常已开票加SQL条件“AND NVL(CANCEL_ID,'0') = '0'” ,查询作废发票采用的SQL条件一致,条件值为 '1',冲销发票为'2'。

最后,调整原有计费系统各统计报表,修改计费系统向其他系统提供发票信息功能。主要就是信息数据源的调整、字段的对照、统计规则的确认再实现。值得提出的是,正是采用了不深入改动计费系统的方案,使得原有计费系统统计报表的数据源没有大的变动,统计报表调整带来的维护工作量很小。

四、测试运行与正式运行情况

接口程序设计方案开发完毕后,完成了1个月的模拟环境测试运行;在试行“营改增”工作前,及时整合到原有的计费系统中,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试运行,增加了连续开票功能。随后转为正式运行,解决了冲销发票的功能问题,增加了财务确认发票入账功能。目前程序使用情况良好,整个码头企业的多个相关信息管理应用系统,运行状况正常。

五、结语

正如天津港集团及下属企业积极配合 “营改增”试点工作,天津港码头企业计费管理信息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接口的设计与实现工作,兼顾了高效与稳妥:在深入了解计费管理信息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程序的基础上,设计了两套接口方案,经过论证与比较,选择了更为符合需要的用于开发工作。编码实现后,接口乃至整个码头企业的多个相关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本项目体现了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如何保持其整体应用环境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因时因势而调整自身。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做到在发展的同时,维持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方网站,/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总局官方网站,/

[3]陈永强主编.PowerBuilder编程技术全接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5.

上一篇:实行“人本化”管理 构建和谐“人\车\路” 下一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