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皮炎139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13 10:51:55

面部皮炎139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面部皮炎诊治中的作用及导致面部皮炎过敏原的特点。方法:采用瑞敏TM系列接触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139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39例面部皮炎患者中104例斑贴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74.82%。其中对1项过敏原反应阳性者43例(41.35%),2项过敏原阳性者28例(26.92%),3项过敏原阳性者19例(18.27%),4项或4项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4例(13.46%)。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过敏原依次是:重铬酸钾44例(31.65%),芳香混合物32例(23.02%),硫酸镍29例(20.86%),硫柳汞23例(16.55%),甲醛21例(15.11%)。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的几率较高,斑贴试验可以查出接触性过敏原,在面部皮炎的诊治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斑贴试验 面部皮炎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6年9月门诊诊断139例面部皮炎患者,男15例,女124例。年龄10~73岁,平均37.1岁,20岁以下(含20岁)10例,21~40岁69例,41~60岁43例,61~80岁17例。病程1天~3年。

皮损表现为红斑鳞屑52例,红斑水肿42例,红斑丘疱疹28例,红斑水肿伴丘疱疹17例。

所有患者斑贴试验前2 周及受试期间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停用抗组胺药3天以上。

方法:采用瑞典化学诊断公司生产的瑞敏TM系列接触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将20种配制好的过敏原按顺序放入斑试小室,并做好标记,对液体抗原则先在小室中放滤纸片再滴加抗原,将加有抗原的斑贴试验器用胶带分别贴敷于背部脊柱两侧的正常皮肤,粘贴好后用手指轻压每个小室,使其中抗原均匀接触皮肤。嘱病人在斑贴期间勿洗澡,勿作剧烈活动,减少出汗,避免搔抓,减少日光照射。48小时揭去,72小时内观察结果,由专人操作及判读。

结果判定标准:按照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的标准判读结果。①阴性(-):无反应;②可疑(±):仅轻度红斑;③阳性(+):红斑、浸润,可有小丘疹;④强阳性(++):红斑、浸润、丘疹、小水疱;⑤极强阳性(+++):红斑、浸润、大水疱。可疑阳性不记入阳性结果。

结 果

139例面部皮炎患者中104例斑贴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74.82%。其中对1项过敏原反应阳性者43例(41.35%),2项过敏原阳性者28例(26.92%),3项过敏原阳性者19例(18.27%),4项或4项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4例(13.46%)。

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过敏原依次是:重铬酸钾44例(31.65%),芳香混合物32例(23.02%),硫酸镍29例(20.86%),硫柳汞23例(16.55%),甲醛21例(15.11%)。

讨 论

在本研究中面部皮炎阳性率较高的抗原种类与孙氏等[1]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仅排序上略有差异,这可能与南北地区气候、环境、生活方式差异有关。31.65%的患者对重铬酸钾过敏,它主要存在于建材、日用品中,对皮肤有强烈腐蚀性和刺激性,对铬过敏的人甚至在避免接触后由铬引起的皮炎仍可持续存在[2],可以预见随着城建及家居装修增多,此类过敏会继续增加。

芳香混合物也是本组患者中很常见的过敏原,它主要存在于化妆品、香水、香皂等日常用品中,是化妆品中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最常见的化学成分。李氏等[3]曾报道芳香混合物为引起面部皮炎的最常见过敏原。

因女性使用化妆品较多且重视此类疾病,愿意进行斑贴试验,故本组实验中阳性率也高达23.02%。据报道,15%~100%的化妆品中含有芳香混合物,即使那些标榜不含香料的产品也常含防腐剂或潜在的香料成分[4]。

由于近年来对芳香混合物成分引起过敏的关注促使香料工业改变香料合成配方,使用原有的诊断试验可能发生漏诊,因此有必要不断研制新的斑贴试剂以提高检出率。

硫酸镍主要存在于合金、电镀物品中,对镍敏感的人要减少出汗,接触镍的部位可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用塑料或其他物质做扣子,这些措施对预防过敏发生很有帮助[2]。

本研究显示,女性面部皮炎患者显著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为主。 这与20岁以上人群因工作、生活需要,接触致敏物质较多,尤其中青年女性开始使用较多化妆品、洗涤品,且皮肤较男性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如风沙、紫外线等影响有关。

面部皮炎皮损常表现多样,类似于湿疹、痤疮、脂溢性皮炎等,只有明确病因,才能合理治疗。

反之,如果误诊误治会使病情更加复杂化,甚至有的不顾原因笼统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斑贴试验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极少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凡是疑似面部皮炎的患者都应进行斑贴试验,以查找可能的致敏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总之,面部皮炎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的几率较高,斑贴试验可以查出接触性过敏原,在面部皮炎的诊治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澜,华纲.面部皮炎104例斑贴试验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0):828.

2 Richard BO,William DJ,Timothy GB.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9th Edn.London: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2000:109-110.

3 Li LF,Wang J.Patch testing and aeroallergen intradermal testing in facial dermatitis.Contact Dermatitis,2000,43(2):90-94.

4 Johansen Jeanne D.Fragrance contact allergy:a clinical review.Am J Clin Dermatol,2003,4(11):789-798.

上一篇:蓝科肤宁治疗口周皮炎123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中间综合征36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