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有“三心”

时间:2022-10-13 10:08:51

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有“三心”

摘要: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他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而且要培育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因此,班主任要拥有三心。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耐心诚心爱心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师这支浩大的队伍中,班主任是排头兵,他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而且要培育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所以我认为要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必须拥有“三心”。

一、用耐心做学生的良师

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有耐心,这是由教育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与实践才能成功。尤其是班级里的“学困生”,因为他们的进步不仅缓慢,而且变数太多,往往是今天变好,明天变差,反反复复,难以巩固。这时我们往往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因此言语上就会比较尖锐,甚至个别还带有讽刺性和挖苦性,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成功的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情感上不厌恶,行动上多接近,语言上不刺激,让他们切实感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其次,用循循善诱的方法,耐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善于利用手中的“放大镜”耐心去寻找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班主任就用春雨般的语言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

二、用诚心做学生的益友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朋友,所以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当学生的益友。心理学中强调“同理心”的重要性,平时看待学生、处理学生之间的事情,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做到――“换个角度,从学生个体出发”,而不是高高在上,妄下断论,渐渐地,孩子们也愿意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欢乐,分担他们的忧愁。我们要真心诚意地为孩子们排忧解难,对学生心灵上的困惑给予必要的帮助。春蕾平时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最近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一脸忧郁,缺少孩子拥有的天真活泼。我通过了解知道:她爸爸患了癌症,病情恶化,在医院化疗,家中时常剩下她一个人。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家庭生活的拮据等常常困扰着她。我多次找她谈心,了解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鼓励她面对现实,勇于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生活上,我总是多加照顾,尽己所能,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并积极为她申请减免学杂费。慢慢地,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性情也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

三、用爱心做学生的慈母

一个理想的班主任是充满爱心的。爱是一种源于心灵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唯有发自于心灵深处的真挚的爱,才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班主任心里装得最多的应是学生,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所谓爱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理解同情学生。理解的爱更能让人接受,只有理解学生,才能融洽感情,与他们真心沟通,为思想教育工作扫除障碍。只有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树立进取的信心。

我曾教过这样一位男生,他懒惰散漫,自制力特差。作业不做、打架骂人、惹是生非成了家常便饭,并且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刚开始接班,我对他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自然而然地对他说话就比较冲。此时,我意识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我的心态和情感出现了问题。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他有这样的表现,其中肯定有原因。于是,我侧面了解了他的情况,原来从小他们父母就离异了,他父亲的脾气十分暴躁,平时对他缺少管教,但如果他稍有差错,就会招来父亲的一顿拳打脚踢。天长日久,他逐渐养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坏习惯。从此,我从内心对这个从小缺少关爱的孩子涌起无限的同情,和他的父亲及时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改变原来教育孩子的方法,然后我又从身边的细节做起,真正地去关心爱护起这个孩子。

2.要严要求重表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对学生的爱不应是毫无原则的溺爱,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去制约,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应及时指出、批评甚至进行处罚。当然对学生的优点、成绩要及时表扬,正如我国教育家颜元说的:“惩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班主任在管理中,要针对学生自尊心强、善于表现的特点,以鼓励表扬为主。

还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见到老师非常自卑,每次我见到他时,总是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对他说:“加油!老师相信你!”他雀跃着跑开了;当他学习进步时,我就大大的表扬他。渐渐地,他表现出良好的一面: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并且非常乐意为班级做事。于是,我就安排他做值日组长,培养他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让他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开始追求上进了,当年期末考试他取得了“C”级,成了班级的“行为规范达标生”。

3.要给特殊生以特别的爱。这里指的特殊生既包括自身或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又包括学习、思想品质较差的一部分后进生。这部分学生中一部分人的心理素质不够健康,因自身有生理缺陷或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在班里表现得自卑,性格比较孤僻,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求上进。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中有些同学的学习、品质较差,特别是攀比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还不时打架斗殴,成为班级、学校的不安定因素。对这些特殊学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投入更多的爱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及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向良好的方面发展。例如,我班一名学生,入学成绩很差,全班倒数第一,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找他谈话,并根据他身体素质较好的特点,鼓励他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运动会,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班里争得了荣誉。就此事我因势利导,教育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自暴自弃,从此,他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4.要用发展的观念去爱。应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爱要有深度。在传统应试教育下,对学习好的学生,部分教师不自觉地就有一种偏爱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平时又总违纪的学生总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也有潜能。为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同样倾注一份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念看问题,只看学生现状,不看将来发展,更不能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中把话说死了,把事做绝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现在负责,而且要对他的未来负责;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获得适应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这样才能收到好的育人效果。

作为班主任,我满足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耐心、诚心和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我坚信,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就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是我班主任工作总是干得有滋有味最深切的体会。

上一篇:试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下一篇:“影视美学”:大学生文化素质建构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