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 第4期

时间:2022-10-13 09:54:53

王伯卷着裤筒,着双脚,站在那满是裂痕的水稻田里。腿上突兀的青筋一直绵延到脚下,似乎他脚下数不清的裂纹都通向他的血脉。他热爱这片土地,像呵护孩子一般呵护着它;而他却又像是这片土地的孩子。

那是一个落火的夏天,烈日把一切都烤得软软的,热浪在空气中不停地翻腾,所有的绿色在这时都屈服了,静静地趴着一声不吱,生怕一抬头便命丧于烈日下。此时,王伯的心里火急火燎的,因为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五天了。记得去年这段时间也是这样的鬼天气,村里的水泵撅起屁股已经喝不到一点水。结果水稻欠收,逼得大伙都改种了其他庄稼,而只有他还犟着种水稻。而今,头顶着像通红的铁秤砣似的烈日,眼瞅着老伴埋怨的眼神,他愤愤地来到了这两亩责任田里,眉宇间拧起的疙瘩、古铜色的脸上起伏的皱纹在强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他叉着腰,静静地凝望着脚下这块地,原先田里的水很足,现在稻秧之间却被像蛇样盘曲的裂纹隔开,稻子无力地耷拉着脑袋。过几天,稻子就该扬花了,再没有水,今年又只能收秕稻了。

回到家,王伯闷闷不乐,坐在门槛上猛吸着烟卷,像是在琢磨着什么。第八天了,还是没有下雨,还是一样的灼热。王伯实在是坐不住了,他又回到了田里。这时,田里已经完全干了,连水痕都没有。地面像是老化的皮肤,块块卷起,水稻的腰都已弯了。王伯赤着脚站在田里,小脚趾都陷进了一道裂缝里。他的表情变得更凝重,面颊的皱纹似乎更多更深了,条条皱纹中都渗着汗。他把烟头一扔,作了个决定:挑水浇地!那时屋后的小河里还有些水,王伯就用水桶,一桶一桶地往田里挑。那道道干硬的裂纹如同一张张饥渴的嘴,一两桶水倒下很快渗进了缝隙里。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杯水车薪,但他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沉沉的水桶压弯了扁担也压弯了他的腰,小河离王伯的稻田不太远,可在这大热天里挑着百十斤的水总会累得够呛。那是傍晚了,也不知道挑了多少桶,王伯的表情变得异常痛苦。终于,他放下扁担,坐到了路边,用手微掩着脸,那双粗手的褶皱如同田里没润到水的土地。他太累了,可情况并没好转。过了两天,小河里也没水了,河底也开始出现裂纹。这时,王伯脸上的皱纹显得异常明显,像是谁用刀子刻的一般。但他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绝望,他弯下腰用他那苍老的手抚摸着脚下的裂痕,像是有一肚子话要倾诉。他决定从更远的那条大河里挑水过来,可这路程是先前的好几倍。但他真的行动了,没人能拦住他。他的每一步都变得蹒跚,变得艰难,他咬着牙,心里只想着那干裂的土地。终于,王伯还是倒下了,他躺在床上,眼神变得暗淡,脸上的皱纹间满是风霜,王伯更苍老了。

夜里,还是像往常一样闷热,忽然几声闷雷滚过―― 啪、啪、啪……竟然下雨了,一倾如注!下得好畅快,王伯的老伴站在门口,看着这场磅礴大雨,又回头瞅瞅躺在床上的王伯,他脸上的皱纹像是被抹平般舒展了很多:“咱城里的儿子、儿媳又不用买米了。”

简评:这篇文章将“皱纹”推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文中除了对王伯的皱纹加以真切细腻的刻画外,还进行了极富创意的演绎。一是将老人的皱纹同土地的皱纹连在一起刻画,这种联想就更显出一种沧桑感、厚重感。由此,王伯已不再是独立的一个人,而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成千上万的农民的真实写照。他们从几千年的历史中走来,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跟自然抗争,在跟自己的命运抗争。虽然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虽然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但还有这样一群人在社会的底层靠天吃饭,还在苦苦挣扎。二是文章的结尾一句:“他脸上的皱纹像是被抹平般舒展了很多:‘咱城里的儿子、儿媳又不用买米了。’”这一处皱纹的刻画让人看了流泪,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由此反观他前面的执拗、苦恼、劳累,读者的感受只有这几个字:振聋发聩。

(荐评/李正浪)

上一篇:内河 第4期 下一篇:剁椒鱼头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