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13 09:17:08

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摘 要: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教学组织训练等方面的选择与安排。本文以人教版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文的教学设计,向读者展示如何形成教学设计,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如何运用生活素材,以提高哲学模块教学的生活化和有效性。

关键词: 生活 哲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哲学有一个共性:抽象,但它又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设计本堂课的过程中,基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十字绣艺术这一灵感,我以十字绣这一主线展开本堂课的教学,从十字绣艺术的表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挖掘设计与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的教学情景。最后结合一位问题学生的疑问,以及当前人们关心的金融危机,展开综合探究活动,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原理。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让学生感悟哲学的伟大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二)教学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三)教学难点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四)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举例法、图示法等。

(五)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思考有关联系的相关成语和诗句。

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收集有关的素材,做好课件。

(六)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十字绣《相爱一生》,附文字说明:十字绣,一男一女,一屋一草,甜甜蜜蜜,和和谐谐,线线针针,情情切切,一世界。)

说明:人与人的联系,自然与自然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的思维世界。

问:到底什么是联系呢?(引出新课)

2.新课教学

(1)什么是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如:看看十字绣工艺的制作那千丝万缕的联系:

十字绣与自然物间的联系:针铁铁矿石矿物质、水、肥

线布棉麻土地矿物质、水、肥

十字绣与主体人的联系:十字绣工艺的完成不仅涉及经销商与绣工的关系,而且会与铁匠、矿工、农民、织工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十字绣与社会的联系:十字绣工艺的发展可以繁荣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繁荣市场,丰富文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由上可知,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总会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世界就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那么联系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联系的特征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外部)

第二,任何事物内部的各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内部)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全部)

设问:联系是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呢?……

由此可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那么,这种联系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我们想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呢?

设置情景:“蒙娜丽莎”十字绣连锁店开张的第一天,一“裴”姓顾客光顾该店,要买前面给大家展示的这副价格8188元的“相爱一生”。老板开始“阳光灿烂”,后来“晴转多云”,最后决定不做该笔生意。这么好的一笔生意,老板为什么不做?(学生……)

②人们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联系不是人们主观随意创造的,也就是说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从它与人类实践的关系看,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之分。(举例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来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这就意味着联系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关于十字绣艺术的种种具体联系。设置下面连线,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我们惊喜“十字绣”艺术的成功,更要预见它的意义。(眼前联系和长远联系)

十字绣依赖伟大的艺术家,也需要人民的支持。(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它既是自主创新的艺术,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舞台。(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伟大的艺术家造就它的成功,但是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变化是必然的。(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

人类对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实际上是对审美规律的尊重。(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

这说明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七)综合探究

我们知道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特色的,还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如知名度很高的大胡子叔叔,那么深受熏陶的我们就来做一回心理健康老师吧。

设置情景:开学第一天。一位同学跟老师说:“老师,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角落的位置,我想把自己孤立起来。”老师:……

作为老师的你怎么跟学生交流?(学生讨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学生讨论,总结结束)

三、反思与分析

(一)我所设计的本节课,它与传统灌输教育不同,这里不再只是教师灌输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获得知识。虽然科学探究活动的水平或层次不是很高,但对于提高学生全面的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其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

(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给以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自主思考的空间才能使我们的课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课上,我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小组提供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学程序,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又增强了同学间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综合能力、个人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三)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地应用了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把书本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扩大了学生的眼界和见闻,打破了课堂学习时空的局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心扉,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社会真谛的热情,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四)我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时,努力做到抓住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解决矛盾。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强化重点,也使学生比较轻松自如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用课件配合教学使用,既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六)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也深深感受到情景设置生活化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能够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使课堂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胡卫平,韩琴,严文法著.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生活与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自主学习的几个必要条件 下一篇:谈“学习经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