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活化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13 05:53:36

巧用生成活化数学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昀深、也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其中的“自己去发现”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同时从长远来看,“发现问题”又是数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使学生在脑海里产生问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1. 课前预习,活化生成

要将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教师就要创设条件让学活化数学课堂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很多数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更应提倡让学生在课前去做数学,不断积累感性生活经验。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课前就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举出了很多例子,如硬币、手表、赛车的车轮等。教学中我便问:“你们猜猜看,为什么许多东西要设计成圆形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出许多理由,有的说“人们喜欢圆形,它看起来很美”,有的说“圆形的东西便于滚动”,有的说“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我和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课堂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流淌着探索生活奥秘的喜悦之情。有了课前做的体验,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学习者也变倾听为踊跃参与,知识获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生成。2. 课中操作,多维生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做中思、做中学便由此展开。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既是认知的生长处,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以 9+4为例:(1)① 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③昀后的结果时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2)① 4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②另 6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③昀后的结果时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 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能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4)以上的这些摆法种,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课后探究,持续生成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运用所学如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用之于生活,将探究实践的兴趣延伸于课后,这何尝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所在?例如,《量一量》一课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认识各种尺”、“用学生尺量”、“用各种尺量”等环节,课至结束,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收尾的:

师: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各种数据用哪种尺量比较好呢?生1:米尺。生2:可以用卷尺。生3:用皮尺也可以啊 !师:到底用哪一种“尺”量呢?对不起,老师这儿没有

答案?怎么办?

生1:下课后去量一量、试一试就知道了。

生2:一个人量有困难的,可以小组一起合作。

……

师:好办法,老师提供几个问题,请你们根据这些问题记录数据,写下你的方法,这就是今天所要完成的作业。

媒体出示:

1. 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大约几米?用哪种尺量比较好?

2. 假设你有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场吗?写下你的方法。

3. 你还量出了篮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用什么工具量的?

4. 不爬到篮球架的上面,你有方法量出球架的高是多少吗?写下你的方法。

“对不起,老师这儿没有答案,怎么办呢? ”这句话看似是在提问题,其实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暗示给学生,让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课后可以用合作测量的方法去探究,这些方法就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有了手段保障;而“根据这些问题记录数据”是教给了学生探究的步骤;昀后“这就是今天所要完成的作业”则保证了探究的结果,短短三句话昀大限度提升了学生课后探究的质量。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在他们的认知结构渐进生成之际,其综合实践能力等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使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让学习主体创新素养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走阳光之路 唱阳光之歌 下一篇:追根问底,追出深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