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过渡语,激活物理课堂

时间:2022-10-04 05:11:43

巧用过渡语,激活物理课堂

高中物理教学的主旋律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布局合理,结构完美,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更要有“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的过渡语,使前后达到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然而,现在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过渡语”这个细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出现了教育教学的“呆板式”:“第一……第二……”课堂结构不紧凑,犹如一盘散沙;有的课堂教学环节不连贯,支离破碎,只是知识点简单罗列。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到底该怎样运用课堂教学过渡语呢?我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过渡语精心设计的体验,并通过网络学习了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下面谈谈我对过渡语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过渡语的功能

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过渡工具。而对教师来说,一堂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以进行分割切换的。也就是说,一堂课是由教师对几方面知识内容的传授组成的,之所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内容的组合衔接上常常有其独到的妙处――简洁明确、自然得体、紧密连贯,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在课堂上起衔接组合作用的过渡语如果说得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必将起到有益的功效。

二、过渡语的作用

1.节节穿线,环环相扣。

颗颗珍珠虽美,但是串成项链之后将会更加绚丽,而起到这种作用的却是几乎看不到的细线的作用,过渡语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就起到了细线的作用,使每一节课都行云如水,天衣无缝。

2.提醒注意,激发思维。

教师运用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一个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助于学生下阶段的知识学习。用质疑或设问方式过渡可以激发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起到架桥搭梯的作用。

3.温故知新,增长见识。

在教学过渡时,采用复述式或总结式过渡语,就等于知识再现,给学生温习一下前面的知识,加深印象,有利于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学生对不足的、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向老师质疑或与同学讨论,从而增长见识。

4.增加美感,回味无穷。

一块布料披在你的身上很美,但如果把它做成一件更适合你的衣服,将更能体现出布料的价值,这是二者有机结合的最高境界,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细线。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用得巧、用得妙,再加上教师生动表述,将会给课堂教学增添美感,使整个课堂教学简洁明确、自然得体、紧密连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深,课堂教学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过渡语的类型

1.直入式过渡。

直接导入所要讲授的内容,用语简短,干净利索,内容新鲜,入题迅速,给人以清醒的提示。比如我在讲《平抛运动》时是这样过渡的:前面我们探讨了曲线运动有关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处理曲线运动中的特例――平抛运动。这种过渡方式让学生知道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又从“特例”两字中明白平抛运动与曲线运动的从属关系,告诉学生将从曲线运动角度去探讨这节课的内容。

2.顺流式过渡

也就是顺其自然,无磕磕绊绊,能顺利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折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如在讲《电容器》一节时,我讲完结构之后,由“结构决定性能”,过渡到性能,有顺水推舟之势,讲到性能;讲完性能,由“性能决定用途”,顺理成章地讲到用途。这种方式把所讲内容有机串联起来,虽显平淡,但是在平淡中见整体,不落俗套,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3.提问式过渡。

富有艺术情趣问题的创设,可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浪尖,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在讲《自由落体运动》内容时,我提出下列问题:①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学生回答)②如果在月球上重做该实验,下落快慢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③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假设或猜想?在不知不觉中,我将落体运动抽象到自由落体运动上来。这三问,把学生安然从一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收获,在思考中成长。

4.粘连式过渡。

利用所学内容之间的内外联系,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粘连,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比如在学习《电势能》时,我先让学生回忆重力势能有关知识,然后告诉学生电场力和重力类似,很自然地从重力势能过渡到电势能。这种方式简单明了,学生易懂、易接受,教师只需强调不同的地方即可。但不可生搬硬套,要找出它们之间相似的地方,才可以加以利用,否则会让人感觉牵强附会。

5.归纳式过渡。

将众多的内容与问题进行必要的精简、归纳、总结、梳理,以导出重点要讲的内容和问题,进而使课堂教学的目的更为明确,这样的过渡语常常会起到一种纲举目张的作用,它承上启下,带出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比如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后,来一句:“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流程图。”以点找线,把知识点各个击破,由线找面,把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以完整知识体系。如下图:

过渡语有各种类型,在运用过程中也是百花齐放,但不能生搬硬套。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过渡语很重视,但没设计好;有的设计好了,但没用好;有的不够重视,效果可想而知。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的确,美的语言是蜜糖,它能牢牢地粘住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理想的课堂过渡语有这几类。

1.冗长无效。

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了导语,不管课堂如何变化,舍不得放弃,犹如背诵一般,滔滔不绝,但学生一时记不住内容,也不理解意思,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2.随意无序。

教师课前似乎没什么准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说得入题,有时就跑题了,没有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学生不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课堂显得凌乱,缺乏整体感,影响课堂效率。

3.贫乏无味。

教师语言能力不强,没什么可说,课堂平淡无奇,没有生机,学习内容单薄,教师失去了该有的引领和提升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过渡语平淡无力。

教师没有激情,过渡语缺乏情感,缺乏生动感,吸引不了学生,激不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如平静的湖面,没有涟漪。

5.激情无度。

在课前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师满怀激情,似乎在表演,学生无动于衷,显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五、使用过渡语的注意事项

文章有了过渡语,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教师有“架桥搭梯”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统体皆活。使用课堂过渡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导与接上显能耐。

教师要注意过渡语的导引性和衔接性,在教学实践中要长期积累,精心锤炼每一句教学过渡语,注意得体自如,瞻前顾后,在“导”与“接”上显能耐。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必起到有益作用。

2.简洁明了入正题。

一堂课时间是有限制的,应还学生学习的时间。教师的过渡语要承前启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能让学生明白:我将学什么?该怎么学?明确学习目标,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富有感染入状态。

教师可以用情感真挚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文本的情境,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调控整个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也不妨来点幽默,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活跃一下课堂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

4.善于巧变抓实效。

呆板的语言容易让听者疲劳,教师的过渡语要丰富,富有变化,应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有助于提高课堂有效性。

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用心学习、领悟,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精心锤炼每一句教学过渡语,注意得体自如,瞻前顾后;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内容,巧设过渡语言,穿针引线,步步深入,最后就能达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课堂过渡语的巧妙运用将能实现调控教学过程的有序发展,使教学环节之间紧密相连、自然流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使课堂教学增添艺术的魅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建国.会用善用教学过渡语.一叶泛舟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简论物理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培养抽象思维在物理学习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