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

时间:2022-10-13 02:56:51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对87例经前鼻镜未查明出血部位的鼻腔深部出血的患者经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行止血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87例鼻腔深部出血,79例均一次检查发现出血点,8例第一次检查未发现出血点,留院观察再次出血时找到出血点,均一次电凝成功,随访1个月未再次出血。 结论 鼻内镜下查找出血部位并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疗效确切,视野清晰,止血可靠,患者痛苦少,是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鼻出血 内窥镜检查 电凝术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反复鼻出血,出血量多,因出血部位位于鼻腔中后段,常规鼻腔填塞后患者痛苦较大,且止血效果欠佳,有时需反复填塞。总结我科自2005年9月---2012年9月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鼻腔深部出血8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7例均经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点的鼻腔深部出血者,男性56例,女性31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4岁。25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为嗅裂鼻中隔区血管瘤(直径

1.2 治疗方法 ① 就诊时为出血状态下处理:患者取座位,将患者鼻腔积血块清除干净,以大小适当的棉球沿下鼻甲内上缘推入达中鼻甲前下缘,观察血液是从下部涌出还是自上部流下,以确定大概出血部位,再1%丁卡因10ml+0.1%肾上腺素棉片2ml迅速填塞可疑出血部位,用于收缩鼻腔黏膜及表面麻醉,3-5分钟后在鼻内镜下取出棉片,找到出血点。 ② 就诊时为非出血状态下处理:如鼻腔较宽敞,先行鼻内镜检查,或以1%丁卡因+0.1%肾上腺素溶液喷鼻后再行查找,如鼻腔较窄,用1%丁卡因10ml+0.1%肾上腺素棉片2ml收缩鼻腔黏膜及表面麻醉后鼻内镜下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同时用吸引器吸血,仔细查找出血点,如遇暴露不清可骨折下鼻甲、中鼻甲以充分暴露,③出血点的处理:明确出血点后,用长头单级电刀凝固出血部位。所有电凝止血部位均用小块明胶海绵贴覆,术后瞩患者勿用力擤鼻,勿用力,尽量避免喷嚏。

1.3 疗效判定。以治疗后1月内未再发生相同区域出血为治愈标准。

2 结果

87例患者在鼻内镜找到出血点后均一次电凝止血成功,发现出血部位分别为:嗅裂鼻中隔区35例,下鼻道顶端后部41例,中鼻甲后上部11例。53例就诊时出血者均找到出血点并电凝止血成功,其中2例在嗅裂鼻中隔区发现为血管瘤出血,均

3 讨论

临床上引起鼻出血的诱因很多,冬春两季空气干燥、吸烟、饮酒、老年人、高血压等都可诱发鼻出血。本文所指鼻腔深部出血是指在前鼻镜下无法窥及出血点的鼻出血。鼻腔深部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鼻内镜下寻找到出血点并实施电凝,部分患者因出血部位隐蔽,出血点查找困难且较难止血,[1]因此初诊医师应仔细检查鼻腔,尽量找到出血点,争取一次止血成功,应避免反复检查、填塞,减轻鼻黏膜损伤,给判断出血点带来困难。

出血状态下寻找出血点较为容易,但是患者鼻出血后尤其在出血状态时都比较紧张,血压随之升高,加速出血,因此应尽可能让患者精神放松,配合操作。出血状态时将患者鼻腔积血块清理干净后,以大小适当的棉球沿下鼻甲内上缘推入达中鼻甲间,这样就以下鼻甲内侧面为界将鼻腔分为上下两个区域,观察血液是从下部涌出还是自上部流下,以确定大概出血区域,重点查找,不必检查整个鼻腔。非出血状态下的出血点多在黏膜表面形成红色或紫红色小突起,吸引器轻触可诱发活动性出血。鼻腔较宽敞的可鼻内镜直接查找,或以1%丁卡因+0.1%肾上腺素喷鼻后再行查找,可避免因鼻腔血管强烈收缩后出血点变小或消失,仍未发现出血点再充分收缩麻醉后,仔细检查嗅裂区、中鼻道及下鼻道,如遇暴露不清可骨折下鼻甲、中鼻甲以充分暴露,即使这样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找到出血点,需做好随时止血准备,留院观察,再出血时及时检查治疗[2]。另外,检查时不要将鼻腔填塞、鼻腔检查等所致黏膜擦伤误认为出血点。

既往鼻出血治疗多行前鼻孔甚至后鼻孔填塞,既盲目又效果欠佳,且患者痛苦大。[3]鼻内镜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楚,鼻腔经收缩麻醉后,可以发现大多数出血点,位于狭窄及隐蔽处的出血点可将下鼻甲及中鼻甲骨折移位均可窥及,做到有的放矢,是临床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大章,程靖宁,韩军,等。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60~362.

2.孟粹达,朱冬冬,高鸽,等。隐蔽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7:85~87

3.颜永毅,焦粤龙,谢佳,等。鼻深部出血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4,10:163~165.

上一篇:病毒唑原液雾化吸入合注射用头孢他啶治毛细支... 下一篇: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