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提高化学课堂效果

时间:2022-10-13 02:07:47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提高化学课堂效果

摘要:在组成教学的要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指向与目的所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如何将直接决定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本文就是从学生“非学习状态”的表现入手,剖析了造成这种状态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化学课堂效果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学习状态 ; 化学 ; 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71-02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新课程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即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要地位,一切教学行为均应围绕学生如何有效的学而展开。有效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一节课的效果如何,不在于教师教授了多少知识或教得多么认真努力,而在于学生学到或掌握了多少知识,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即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从根本上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投入的状态恰恰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不能投入状态。比如有的学生容易走神,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一位作沉思状的学生起来回答,他答非所问,甚至反问你刚才提的是什么问题;当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问学生,老师刚才讲的是什么问题,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知老师讲了什么;还有的学生趁教师板书时偷偷和附近的同学小声交谈,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好像很疲倦,半个身体趴在课桌上,没精打采。这些情况都足以说明我们的部分学生此刻正处于一种“非学习状态”,教师的上课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所谓的“非学习状态”就是指虽然身处课堂,但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或没有围绕课堂中心内容展开积极思考,实际上学生个体并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必然会使一节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课堂效果的提高。

经调查,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有大约10%-20%的学生在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这种非学习状态,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或一些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课,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人数会更多。进一步的观察,调查发现,造成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很多,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1,与初三学生学习心理有关,有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认为化学学得好与不好无所谓,没有责任感;有的学生学习化学有焦虑心理,“未学先怯”,时刻担心化学学不好,造成心理烦躁,精神紧张;2,对课堂化学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于是就认为反正听不懂,不如不听;3,教师讲课没有激情,教学过程平淡,缺乏新意,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疲倦感;4,教师缺乏威信,课堂管理手段欠缺,有些学生甚至对教师的言行有成见,造成对教师不信任,进而排斥不喜欢这门学科;5,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生病,身体不适,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状态的投入。

笔者以为,要提高化学课堂效果,学生能否投入学习状态是关键。学生学习不在状态,教师授课就像是“对牛弹琴”,没有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得中来,课堂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教师要提高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课堂管理

威信是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敬重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是我们化学教师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并使化学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我们化学教师在平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师生关系,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知名度。在做人做事方面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公平,民主,负责,耐心,平等待人,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本人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基本上认真做到了这几点:首先是善待学生,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对犯过错的学生不歧视,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做全体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的威信提高了,学生就会信服你,它们才会愿意为你所教授的课程付出努力.热爱你所教的课.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投入学习状态。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我想就是如此吧。其次就是加强课堂管理,也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跟随教师走。我们知道,化学这门课,内容多,知识点繁杂,教师讲几遍,有些学生可能都不清楚。所以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在我发现做笔记不仅仅是让学生有利于课后复习,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哪些学生正在做课堂笔记,哪些学生不在做课堂笔记,就可以知道哪些学生在学习状态,哪些学生不在学习状态。进而及时提醒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集中精力,再次进入学习状态。在化学课上做笔记这一点,几年实践下来,个人感觉对促使学生处于学习状态是直接且有效的。

第二,激发并强化学习化学动机,帮助学生认识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初三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时,对初三为什么还要学习化学还不十分了解,许多学生往往认为就是中考的需要。没有感受到化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所以在开始教学时,一定要在培养学习动机,加强学好化学责任感方面下功夫。例如,我在上化学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时》,通过多媒体视频从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成就,现代化学怎样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依赖化学学科的发展等三个角度,让学生去感受化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增强学好化学的责任感。接着通过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如化肥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铁丝在食盐水中的锈蚀,含硫火柴的燃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实验帮助学生养成关心身边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和习惯;同时介绍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事实如为什么家庭中常用铁锅烧菜,不用铝锅烧菜;怎样正确使用家中的煤气灶,为什么说吸烟有害健康,钢铁制品在生活生产中是怎样进行防锈的等等,使学生能体会到化学这门学科对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适时激励,维持强化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请一位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回答的好,我会说:“聪明,这样的问题你都能回答,厉害,请坐!”。有时还会伸出大拇指,夸赞一声“牛“;回答的模棱两可,我会说:“你的想法还不成熟,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来,请坐下”;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对他说:“你的想法很独特,但与标准答案之间有偏差,让我们一起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理解的”。课后找学生谈话,用一种期望式的口吻表达对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我常常会对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只要你肯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以你的聪明才智,你应该能够……”,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强化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化学,热爱化学,化学实验令他们兴趣高涨。但是随着化学这门课新鲜感的消失以及学习难度的逐步增加,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的心理,他们感觉化学“记忆的内容太多,知识点太零碎,理论性太强”,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结果课堂上开始消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能进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要主动采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进行讲授,使知识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零碎的知识形成体系,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好化学。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中作用最大,不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操作实验,都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化学,其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学习化学很努力,但总是不能考到理想的分数,努力付出得不到良好的回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的兴趣。此时教师就要及时地加强对学生学习化学方法的指导,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才更有效,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改进学习方法,及时提高化学成绩,重新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通过指导学生加强各节知识点的记忆,加深领会,专题训练来提高成绩;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指导学生要善于结合课本提供的图片去认识微观世界的奥秘,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第四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首先强调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基础上,按照计算格式去体会计算过程,然后进一步掌握一些技算的技巧,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第四,课堂教学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

沉闷呆板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潭死水,激不起教与学思维的浪花。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情感性因素是具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所以课堂上进行学生学习的情绪调控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自身的情绪能否感染学生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声音洪亮有力,把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带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化学,感受化学的魅力。其次,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里面的情感因子,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唤起学生潜在的内心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和疲惫感,为集中精力,继续学习提供保障。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元素与人体健康环节时,结合元素硒对人体的影响,谈到生活中送礼问题,我说:“电视上经常出现某某富硒康保健品的广告,是不是购买大量的这种保健品孝敬老人,就能使他们身体健康呢?”这时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当然可以了,可以补充硒元素,防癌呀”;有的说:“不好吧,每次都买富硒康,吃多了,没有疾病也要得癌了”。最后我做总结:“营养保健品,要坚持适量原则,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是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这样的教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最后,有的学生可能仍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教师就需要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醒他们。比如说,教师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一个不经意似的眼神暗示,都能够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他,从而使他自觉的再次进入学习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很难想象,一个心思都不在课堂上的学生能把化学学好。怎样把学生游离状态拉回到课堂上来,则是教师成功教学的一个标志。

参考文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王法高论.课堂学习情绪的微观调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2

[3]课堂观察专辑[R].吴江市教育局教科室.2009.3

上一篇: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口难”的原因初探及对... 下一篇: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