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学习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13 01:51:05

聋生学习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摘要:了解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聋生学习环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0名中等教育聋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的问卷调查,利用统计软件对聋校生、转校生、普校生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其差异性。结果:聋校生在对人焦虑的表现上与普校聋生存在差异,聋生心理健康情况与聋生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结论:要重视为聋人营造有利于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心理健康;聋生;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61-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广东省的聋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随机抽取200名一年级听障学生,其中计算机专业聋生100名,工艺美术专业学生60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40名;男87名,女113名。

聋生从其教育环境来划分,分为聋校生、普校生、转校生。聋校生是一直在聋校读书的听障者,普校生是一直在普通学校读书的听障者,转校生是读过聋校和普校的听障者。调查对象当中普校生为41名,转校生为67名,聋校生为92名。

1.2 研究工具

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问卷(根据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问卷的测验题目组成八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4份(男85份,女109份;普校生41份,转校生65份,聋校生88份)。

1.3 研究方法

由主试对被试学生班级进行集体施测,主试向被试说明测量要求和测量目的,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主试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MHT问卷分值情况

2.2 不同教育环境、是否存在先天听障的差异

以整个问卷以及8个量表上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3(教育环境)×2(先天或后天听障)的ANOVA分析。方差分析表明,三种教育环境下在对人焦虑维度,F=6.617,P=0.001,不同教育环境成长的学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后的平均数多重比较表明,聋校生在对人焦虑维度上的得分在三类教育环境下最高,而转校生和普校生在该维度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问卷总均分方面,先天听障学生和后天听障学生有显著性差异,F=5.482,P=0.020,先天听障学生总分值高于后天听障学生。

3 讨论

聋生从其教育环境来划分,分为聋校生、普校生、转校生。聋校生是一直在聋校读书的听障者,普校生是一直在普通学校读书的听障者,转校生是读过聋校和普校的听障者。一般来说,普校聋生主要为:能够读唇语的聋生;听力损失70分贝至50分贝之间的重听聋生;后天因素造成听力障碍的聋生。而聋校生主要是听力损失70分贝以上的聋人以及个别重听聋人。转校生则包含各种情况。

经过对MHT问卷的结果分析,初步认为,广东省中等教育的聋生因其教育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人际交往焦虑倾向的差异。先天听障学生较后天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得分高,表示先天聋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不适应行为,焦虑的强度更高。

分析教育环境对聋生的影响,可以看出在聋校的教育环境下,聋生身边的老师同学都是手语族,平时的交流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融入主流社会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长期用手语交流淡化了读唇语、说口语,个别甚至只喜欢在手语聋人的小圈子里交流,与健全人的交流出现障碍。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是广东省唯一的一间以招收盲、聋、肢残学生为主,残健结合的中等学历专科学校,各种残疾人和健全人在一起生活和学习,聋校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对人焦虑强度偏高,说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而普校生和转校生大多都是后天聋人或重听聋人,因为他们能够听见一些声音,或者能够说话,与健全人交流的困难比先天聋人要少,都能够在健全人的学校学习和生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对聋人的思维、人际能力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聋人可以锻炼与健全人交流的能力,获得更多的自信心,特别是转校聋生,既懂得手语又能与健全人沟通,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子更大。

听力残疾儿童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言语障碍,这造成他们与普通人交流有困难,由于听力的损失,使他们难于对其他人的言语作出同步反应。但是聋人和聋人之间的交流看上去,要流畅得多,比与健全人交流容易。因此,从聋生的适应力来看,口语聋人或者读唇聋人融入手语聋人圈子更加容易,他们学习手语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手语聋人融入健全人的圈子则比较困难,学习口语和读唇都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聋人和其他障碍者相对比,最大的差别就是听障所带来的不便和烦恼是隐性的,不易被正常人察觉到。聋健交往中,和聋人交流毕竟是件很吃力的事情,有些正常人就会显出很不耐烦的情绪。”往往这种情绪阻碍了聋健交流。手语聋人因为沟通失败产生误解,往往会产生排斥健全人的情绪,这对于其融入主流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利因素。手语聋生在与健全人交往困难,也会造成很多矛盾和摩擦,增加聋生的对人焦虑,有些会出现害怕与人交往,退缩的情况,还有些聋生会出现多疑,易怒的现象。

从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来看,为聋生营造一个利于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环境非常重要,聋校聋生长期习惯了一个手语的环境,当他因为环境改变而必须面对健全人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障碍,这需要心理教育工作者对这类聋生进行有这对性的心理辅导,要重新培养聋生面对新环境的人际沟通能力,树立他们与健全人沟通的自信心。对于聋校生的对人焦虑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引导和干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先天听障的学生,可以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形式来教育他们增强沟通意识,教他们各种与健全人交流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健全人的活动,以改善他们的人际能力。

对于先天听障学生,还要注意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因素,利用残健结合的学习环境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他们勇敢面对自己的各种问题,努力克服生理上的缺陷,这样才能彻底消除他们的不适应行为,真正消除焦虑。

无论是聋校生还是普校生,学校都应该更加重视他们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能力训练、聋健沟通技巧的训练等,这对于聋生的以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聋人能够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需要从改善基本的沟通能力做起,聋人的教育环境应该注意加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雪枫,刘科荣,宇斌.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A].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56-168.

[2]樊作澍.残疾人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J].残疾人专题论坛,1997:4-5.

[3]周婷婷.聋人如何融入主流社会[D].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1998.

[4]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9-297.

[5]陈洁群.聋生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对策: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论文集[C].广东广州,2005:325-331.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5-220.

[7]叶立群.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44-168.

上一篇:独立学院多媒体法学教学创新研究 下一篇:侨校内外招生分流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