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究

时间:2022-10-13 01:05:35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究

【摘 要】数学课程改革使得数学课堂教学也需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变得势在必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迫切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效率;真谛、课前准备、预习、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它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小的重要依据。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迫切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高效课堂真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当下许多教师言必称“高效课堂”。很多领导提出要狠抓“高效课堂”。不抓“高效课堂”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不能不说,很多人以这样的视角和切入点来认识高效课堂、定位高效课堂,这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功利主义。如果我们这么功利地看教育,仅仅把高效课堂看作是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的场所,那么,绝不会有真正的“高效课堂”,弄来弄去还是“死”的课堂,没有生气的课堂。高效课堂必然是多向度的以问题交流与探究为纽带的师生与生生间多维互动的课堂。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条件。

数学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备好每一节课。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的话,是根本不可能上出一节高效的数学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3.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的法宝。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光有老师认真地准备还不够,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这就要求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教学形式都要要求学生做到:一是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记下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知道第二天讲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更不用说高效课堂了。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实际中不少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要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作为数学教师就要多想办法。多动脑子。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5.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学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感觉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效果应该不错。而课后作业质量及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练习的设计的研究,所练习的设计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梯度的,能很好的巩固新知。能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6.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具有很强烈的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加深。

(2)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完成有效课堂,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要将学生的时间归还学生,同时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的提醒,不要他们偏离课堂主题,一般要求课堂2/3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甚至可以分组讨论,练习比赛,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丰收的乐趣。

7.课后持续发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延伸

(一)学生课后的可持续发展。课后是课堂的延伸,学生课后的学习是高效课堂启迪、感悟的必然,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课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课后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学习是伴随教学进行的,课后的回顾、思考、总结是教学的继续。教师要善于回顾、总结课堂授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写出课堂教学反思。想想哪些环节设计得比较精妙?哪些环节是无效的可以省去?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时候?一个问题问完后没什么人举手回答是什么原因?我们还可以将课后反思及时地发到教育论坛里,与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实现同伴互助。通过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持之以恒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必然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艺,最终达到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林.《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2008(10).

[2]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3]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立嘉,张金飞.《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索性教学实例》宁波出版社

[5]向鹤梅,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王立嘉,张金飞.《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索性教学实例》.宁波出版社

上一篇:浅议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有机结合 下一篇: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