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孔乙己的悲惨人生

时间:2022-10-13 12:20:44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近十遍了。每当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孔乙己这个人物的人物形象时,我都思绪万千。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似乎与先生之前塑造的人物有所不同。但时他反映封建读书人的那种精神状态却烙下了那个社会的时代印迹,先生用他辛辣的笔触及了那个时代的灵魂。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处处充满了看似快乐的笑声,而在笑声的背后却有着“路有冻死骨”的凄凉与悲哀。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我对孔乙己这个悲剧性人物做了如下总结。

造成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鲁迅先生始终把孔乙己放在咸亨酒店这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不厌其烦地描绘群众中爆发的一阵阵哄笑。这看起来似乎是一场喜剧,但就在这种哄笑的背后,却处处透露出封建文化对读书人身心的毒害,也对封建的教育制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先生反复地用笑声来强调那种以“强者”来欺负弱者的辛酸,把一场触目惊心的社会悲剧推到了读者的面前,折射出那个时代麻木不仁的

人们。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出色地运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所以《孔乙己》不仅是一篇“愤怒讨伐儒家教育的战斗檄文”,还是一幅描写封建社会人民群众思想昏沉,精神麻木的社会风俗画。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人性进行了残酷的摧残。范进科举成功,高中举人,结局是他疯了。这好像又有点夸张,但确实道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是啊,一夜之间功名、利禄、权势,什么都有了。这种诱惑令封建的读书人梦寐以求,为之疯狂。可是,孔乙己呢?他唯一得到的是周围那些同样是弱势群体无情的嘲笑与捉弄。而本是“同根生”的丁举人却因为他的偷,打折了他的腿。孔乙己始终没有跨过他人生的那道门槛。在这种快活的笑声中,孔乙己成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因为电影事件,他弃医从文。同样是麻木不仁的看客,在鲁迅作品中出现了多次。在《药》中,作者把看客看热闹的那种迫不及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阿Q正传》中也处处充满了看客的笑声。可以这样说,关于看客,影响了鲁迅的一生。在《孔乙己》中,鲁迅对那些“短衣帮”的看客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这些看客对孔乙己的“伤疤”进行了毫无人性的揭露,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孔乙己不堪的痛苦之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有作为读书人的孔乙己的立足之地吗?“相煎何太急”啊!

造成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有他自身的原因。孔乙己的出场就是一个笑点,他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一生贫穷,一生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至死不明白是为什么?一条路走到底,他始终放不下他读书人的架子。这难道仅仅只是迂腐吗?他向往上流社会,他也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过。可是,他却是那个社会中的不幸者之一。“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想,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活对这个人物显然是那样残酷无情,几乎把他逼到了穷途末路,变成“讨饭一样的人”了,可是他不愿意抛弃那件“破长衫”,还要摆出“读书人”的臭架子,穷酸相,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以表示自己比别人高明几分。可是,别人不但不把他放在眼里,反而借此逗笑取乐。他真的没有意识到什么吗?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封建的教育制度早已把他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废人。这是他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他自己的悲剧。

孔乙己悲惨的命运影射了那个社会的冷酷、无情与腐朽。那样的社会,和那样社会下的孔乙己,注定了他有这样的命运。孔乙己不是坏人,但那个时代没有给他生存机会。鲁迅先生给以严厉的鞭挞,孔乙己注定只能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作者单位 四川省蓬安县正源初级中学校)

上一篇:生活中还需要学会放弃 下一篇:竞争和合作型协同进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