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10-13 12:14:36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有效性探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式的方法,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由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独特性,运用问题法进行教学时,科学的问题设计和有效的提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法教学时,科学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及实现有效提问应采取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设计问题;有效提问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敢于提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具有政治性、理论性、时代性较强的特点,运用问题法进行教学,科学设计问题是基础,有效提问是关键。

一、科学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科学的问题设计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关注、引起学生思维、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科学的问题设计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问题,学生才会积极去思考,问题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时政味浓,但思想政治的内容却源于生活,因此设计问题时应尽可能回归生活,贴近生活,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例子,让枯燥的政治理论生活化,趣味化。

2.启发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性较强,科学的问题设计应遵循启发性原则。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不能靠强行的“灌输”,问题设计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但凭借已有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即在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

3.开放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时代性较强,要求科学设计问题时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即问题有多种不同的或有多种可能的解答方案,这种开放性一般表现在四个方面:(1)内容的开放性,即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应当宽广,不仅限于教材;(2)角度、方式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处理时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知识点,采取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设计问题,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颖,方式丰富多彩;(3)答案的开放性,即在给定的条件下,答案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4)对社会的开放,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社会生活、时事热点有密切联系。对社会开放的学习课题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出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

此外,层次性原则、指向性原则、生成原则、少而精原则等等,都是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的。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问题教学法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关键还在于提问的策略。关于有效提问的策略,这里仅从有效提问的教学环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问的时机、总结反思提问几个方面来谈。

1.创设民主环境,培养问题意识。

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高中政治课堂里,学生的民主意识更加强烈。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提问,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以平等身份出现,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紧张心理。其次,引导学生平等地审视教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再次,培养学生的勇气,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后,还应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效能感。此外,教师优美准确的语言、良好的情绪、亲切的态度,都有利于课堂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

2.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如何巧设问题情境?第一,科学设计问题情境。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要体现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又要体现学生的思想、生活和社会实际。第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问题情境。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第三,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求教师以实际情境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能够诱导学生产生联想。

3.把握提问时机,实现有效提问。

提问是释疑解惑的重要途径,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兴趣点或知识的衔接处、知识易错处、学生疑难处、知识的发散处等关键处发问,步步激疑、导疑、释疑,于有疑处发问。其次,教师要能从看似一成不变的形式与内容中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即教师要善于无疑处发问。再次,教师的提问还应把握全局随机问,教师就要及时、准确地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话题中来。教师提问后,可以不要求学生立刻回答,或者看到一个问题时,不必立刻发问,让学生在静思中有所感悟、有所得,然后再质疑、解疑。

4.总结反思提问,促进能力提升

教师正确而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可以让学生完整而准确地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评价学生的回答也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和综合的整理过程,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和总结答案的对与错,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明晰化和深入化。因此,评价时要全面、公正,态度要诚恳、严肃认真,对的要采纳、肯定、表扬;错的要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

三、总结

科学的问题设计和有效的提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融入了自主、合作、探究。当然,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提问的策略选择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学生和老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而导致教学的教条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才能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动活泼、百花齐放,达到创新素质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三联书店,2001.11

[3]李春丽.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的问题教学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3,P58-63

[4]杨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网,硕士学位论文,2012.5,P39

-40

(作者单位: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浅析语言类教学活动兴趣的持续激发 下一篇:浅析班级文化建构下的价值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