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时间:2022-10-13 12:00:17

中医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中医护理,记录2组不同时间(护理前、护理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前SF-36量表评分结果对比P>0.05;经不同方法护理后2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有所提高,研究组SF-36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组间、组内SF-36量表评分结果对比P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中医护理;生活质量;影响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2-0108-02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危重急病,多数患者将遗留语言障碍、偏瘫(肢体运动障碍)、偏盲等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1]。本文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特选取90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于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探讨中医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49~82岁,平均(63.24±1.16)岁;原发疾病类型:脑出血29例、脑梗死61例。随机(抽签、就诊序号等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对照组,n=45),其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遵医嘱实施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其合理使用治疗药物、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情况等。研究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中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根据具体偏瘫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实施按摩,上肢选择合谷、尺泽、风池、内关、肩颈、曲池等穴位,下肢选择伏兔、承山、阳陵泉、髀关、太冲、足三里、涌泉、悬钟、昆仑、三阴交、解溪等穴位,每次选择5~8个穴位,每穴持续按压3~5min,每天按摩2~3次;②通过与患者交谈掌握其实际心理状态并利用情志护理对其实施有效改善,使用一种情绪克制另一情绪,喜-恐、怒、悲,怒-喜,忧-喜,思-怒,悲-喜,恐-思,惊-悲;③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急性期患者提供清淡流食,如银耳大枣粥、莲子粥等,恢复期提供补气养血食物(瘦肉、蛋奶等),气虚血瘀型患者提供黄芪桃仁地龙米粥等补血益气食物,肝火炽盛型患者提供雨花茶或粥等清肝泻火食物,肾虚络阻型患者可将米粥中放入天门冬以补肾通络,痰热内结型需提供白萝卜粥等泄热涤痰食物,正气欲脱型提供红参煎服滋阴补气固脱。记录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时间(护理前、护理后)生活质量[利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以0~120分设定该量表得分范围)评价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时期(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该量表内容涉及机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共16小项),得分与被评价者生活质量呈正比,即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经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本文中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时期(护理前、后)SF-36量表评分情况所得数据均属于计量资料(表示方法:x±s、检验方法t),统计学结果P

2 结果

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前SF-36量表评分结果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经不同方法护理后2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有所提高,研究MSF-36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护理后SF-36量表评分结果(组间)、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护理前后SF-36量表评分结果(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脑卒中偏瘫的发病原因为瘀血阻滞、经络不畅,因此提供针对性的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措施可使患者各项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而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给予准确的中医分型有利于辨证施护提高护理效果[2]。脑卒中偏瘫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型、肝火炽盛型、肾虚络阻型、痰热内结型、正气欲脱型等。有学者提出,中医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具体证型及临床表现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相较于传统常规护理更有利于获得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避免因脑卒中偏瘫患者间个体差异所致护理效果较差情况[3]。

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该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差,提示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其他辅助措施从而有利于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研究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后,该组SF-36量表得分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该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优,与上述相关学者提出观点相符[4]。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钟绍敏,吴斌,吴怡,等.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84-186.

[2]曾福英.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3):1969-1971.

[3]高晓阳,戴玲.护理工作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认知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147-1149,1152.

[4]沈亚玲,夏晓燕,郭前祝,等.集束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175-3177.

(收稿日期:2016-10-18)

上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新课标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