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歌”底线在哪里?

时间:2022-10-12 11:59:12

“原生态民歌”底线在哪里?

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还存在许多误区,还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概念。“原生态”是一个借用的词汇,原来是指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自然生态。如果用“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标准来衡量民歌,恐怕能够符合这个标准的“原生态民歌”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任何一种歌曲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都深深烙上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印迹,都是人为的结果。

那么,究竟在何种限度内人为加工的民歌才可以称得上是“原生态民歌”呢?是否存在一个人为加工的底线呢?

首先声明,笔者反对泛化“原生态民歌”概念,比如,在比赛中引起争议的两位专业演员唱的二人台戏曲是否可以作为“原生态民歌”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二人台可以算的话,那么,按照这个逻辑,二人转、黄梅戏、越剧、豫剧等等全国各地的地方戏,直至京剧,那就都可算作“原生态民歌”。这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央视“原生态民歌”比赛不仅仅具有丰富荧屏文艺生活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引导全国各地把目光投向民间、深入挖掘深藏在民间的音乐宝藏的强大舆论导向功能,因而,“原生态民歌”比赛理应为我国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工作以及整个文化建设,特别是对民间歌唱艺术的挖掘与保护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把经过专业人员加工的、非常专业化的歌唱都算作“原生态民歌”的话,势必影响对真正深藏于民间的歌曲的挖掘深度,后果可能是大家流于做做表面文章,而真正从民间“发现”的货真价实的“原生态民歌”因为专业水准不够反而没有展现的机会。

以笔者浅见,把“原生态民歌”的底线划在以下四个方面是较为合适的:

1、歌曲本身应是长期流传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中的、具有一定历史积淀的传统歌曲。至于“长期流传”的时间如何界定,我想这也不难,因为真正的民间歌曲都是不知道确切的产生时间的,就以模糊的“长期流传”作为判断标准在操作中并不会带来混乱。另外,那些由民间歌手本人按照传统方式创作的歌曲可以连同创作的传统习惯、音乐思维、行为方式一起视为历史的积淀。

2、承载者身份应是民间业余、半职业、职业艺人。“民间”的概念应明确界定为县城以下(不包括县城)的农区、牧区、山区、渔区的长期居民,确保歌唱者是以农民、牧民、山民、渔民为主体的民间艺人。专业团体演员、大专院校培养的学生应予排除。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大学生学的就是原生态唱法该不该排除呢?我认为,既然你已不是民间的身份,就不要再“侵犯”民间弱势群体这一点少得可怜的权益了吧!何况,大学里各种文化交汇,保持文化原生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3、传承方式要求以口传为基础,即要求艺人教唱、学唱的方式主要是代代口耳相传的方式,而不是看谱学唱的现代模式。如果传承中确有谱子存在,则应该是我国某种形式的古代乐谱。那种先有乐谱、然后按谱传承的歌曲应予排除。

4、创作方式应是业余的创作,即由传承者以自发的方式进行创作。那些有专业人员参与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应予排除。

笔者之所以思考为“原生态民歌”设限,是出于想促使我们能够真正在挖掘民间歌唱文化遗产方面切实下一番功夫、把真正属于民间的歌曲展现出来的良好愿望。试想,如果让假的“原生态民歌”大行其道的话,受伤害最深的莫过于那些真正的“原生态民歌”了,这就和如果假的“绿色食品”横行,真正的“绿色食品”产业就有可能濒临破产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一篇:百人单簧管奏响锦城等 下一篇:魏书生带给音乐教师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