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真的经管类实践教学虚拟软件平台构建

时间:2022-10-12 11:48:55

高仿真的经管类实践教学虚拟软件平台构建

【摘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模拟现代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经济社会业务环境逻辑,让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就体验到高仿真的社会工作环境,达到以往必须在校外实习才能获取到的工作经验积累。为改变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仿真;经管;实践教学

1.引言

2014年4月,国家教育部公布我国高校改革的新思路:全国1200多所本科高校,要求有600所转型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占全部高校数量的50%。其中,独立学院作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办学的主体力量,绝大部分都必然转型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

2.软件仿真的目的

独立学院资金相对紧张、社会资源又比较有限,难以构建真实的经管类实习基地,造成人才培养过程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想当然耳地以为只要将学生的基础培养扎实了,学生自然可以很快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方面造成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境下去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和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花费额外的费用和精力新进员工准备专门的工作培训才能具备生产力。所以,必须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软件仿真的实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搭建一个高度仿真社会经济环境的软件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去学习、实践,既解决了独立学院社会资源有限,难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的问题,又让学生可以在学校就积累相应的实践操作经验,从而理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

学生在浏览器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不同的身份ID连接到远端地服务器,登录成为某个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工作人员有不同的工作业务范畴和不同的工作权限,各个机构,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共同组成一个虚拟的社会经济大环境。

在这种实践平台下实行的是一种“模拟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首先感受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然后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想法设法地去解决。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甚至有的问题,可能已经超出了学生所学专业的范围,这就要求学生也主动地查阅资料来完成,真正地做到了“跨专业”学习,让学生的知识范围不再局限在某一个专业范围之内,更好地满足经管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应有的“博而宽”的特点。

当然,为了达到这样的实际教学效果,绝不仅仅是设计一个MECO软件系统本身就可以满足的,还要求搭建一整套的实习环境,从各个方面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1)系统软件的可扩展性:随着实习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针对系统的原始设计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这就要求系统软件本身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在业务上要保持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既能够模拟现实社会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又避免各个模块内部的错误造成连锁反应。还要考虑到后期通过增加新的运营机构,以扩大实验覆盖范围的可能性。

(2)网络建设的有效性:由于整个系统是在B/S模式下运作,为了保证运行过程顺利,必须要求网络建设适应实习教学的需要。以我院实习为例,每次参与实习的学生人数目前已经达到300人,这对网络建设的硬件设备、软件配置、网络规划、网络安全保障等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培养方案的完整性:这 “模拟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学科设定的跨专业性、知识来源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随机性、实践教学的多样性,这就要求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该适当地做出调整,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4)教师队伍的发展性:无论在何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作为主要的参与者来投入其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总要靠教师来建设、执行、改善,而这样开创性的教学工作,必然需要教师付出额外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环境,鼓励教师参与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中来,并且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实践课程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教师也能够在这种几乎实战的实习教学中,收获经验,得到启发,反过来也促进了教师本身的知识积累和学科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良好发展态势。

4.实践教学效果

从2011年起,我院组织的“现代企业运作综合实习”,以“高仿真、跨专业、运转型”为指导思想进行新形势的实践教学,受到了学院和四川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并被评定通过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采用虚拟仿真的计算机技术在经管类学科开设“体验式”实践教学,这在全国独立学院中也是比较先进的,学院因此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并作为四川省唯一的独立学院代表,进入到终审答辩环节。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手段,学院服务于地方,为乐山联通公司员工培训和乐山市财政局会计职称考试服务,也说明了MECO系统仿真程度基本上达到了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

5.结论

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经管类本科实践教学的手段,各个模块上还是比较成熟的。但是跨专业、多模块的模拟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让各个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纳入到一个大的实习平台下来工作,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有益地探索。随着实践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必然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的培养带来新的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媚.构建经管类校内仿真实习的实践研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9(Vol28).

[2]梁冬等.国外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社科纵横,2009.01(总第24卷).

[3]陈向军,索凯峰.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Vol23 No.12).

[4]曾小彬.经济管理类专业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52-53.

[5]赵礼强等.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及平台构件[J].实验室科学,2008(01):77-80.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下一篇:探究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