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的意义

时间:2022-10-12 11:03:57

《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的意义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相关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鼓励提前执行,2004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小企业会计准则》一方面站稳自己的“准则”定位,甩掉过去的旧制度,接轨现时的《企业会计准则》,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存货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取消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增加生物资产会计处理,增加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明确应付职工薪酬概念,删除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利润”层次,外币资本投资不得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等;另一方面拿捏“小”的分寸,定准外部信息使用者从而减少纳税调整降低纳税成本,简化会计实务处理,从而压缩职业判断空间提升可操作性。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为那些纠结于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小企业建造了一个解压阀,为明天有可能成长为大企业的小企业搭建了一座通往《企业会计准则》的桥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即将终结此前《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效果不理想的尴尬。据调查,常熟地区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不足40%,忻州市属小企业有近2/3沿用行业会计制度。前车之鉴,《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明确执行时间、重视宣传培训、做好新旧衔接等方面均有明确之举,外在执行环境的优化和内在企业需求的冲动也保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

笔者想说的不止于此。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幕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即使没有台词,也是为各方所参考和重视的。关注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forSMEs,2009)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功课,此其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取代《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比翼齐飞的中国特色将最终湮没于会计准则一枝独秀的国际洪流。会计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表,是因果逻辑的反射,此其二。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小企业的界定、准则制定模式以及与完整版会计准则的关系等方面,均与IFRSforSMEs的辙印保持一致,映射出我们向IFRS持续趋同的承诺。(1)IASB所谓的中小企业是指没有公众受托责任的主体,至于以年销售额、雇员人数等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的定量标准则留给各国自己决定。在我国这个定量标准是2011年6月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同时规定,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不得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界定小企业的“责任+规模”标准中,规模为表责任为里。(2)IASB采取分体模式单独为中小企业制定独立成卷的会计准则,以现行的IFRSs完整版作为制定中小企业IFRSs的逻辑起点,从财务报表编制和表达框架中汲取基本概念,从现行IFRSs中提炼原则和指南,以使用者需要为筛以成本效益考虑为槛,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我国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时秉持相同的理念,明确小企业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部门和银行,在靠拢《企业会计准则》与简化会计实务之间寻找“准则”与“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3)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forSMEs在处理与完整版会计准则的关系时,都奉“一花一叶一世界”为圭臬,即企业要么使用小企业准则要么使用完整版准则,不可对某些事项的处理选择完整版准则而其余事项仍使用小企业准则。当然对小企业准则未作规范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参照完整版准则处理。我国还规定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以防其任意调整会计政策,这比IFRSforSMEs更严苛。

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有五块,一是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二是2006年以前的旧准则(除新准则适用范围外的企业仍沿用);三是《企业会计制度》(2000)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四是1993年开始实施的行业会计制度(适于不适用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五是行业会计核算办法(适于适用《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各行业的具体核算)。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8年起,中央国企、城市商业银行等非上市金融机构及部分地方国企开始执行新准则;2009~2010年,准则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预计3~5年在大中型企业全面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取代《小企业会计制度》,吹响了全面清理会计制度的号角。预期到2015年左右,随着各种会计制度的渐次退出,随着IASB关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尘埃落定,《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全面取代会计制度。

上一篇:商业特许经营法律框架 下一篇:后紧缩时期的企业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