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试验研究

时间:2022-10-12 11:00:01

草鱼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试验研究

摘要 在池塘采用健康、生态、综合防控等技术集成进行主养草鱼的高产高效养殖,投放55 g/尾的草鱼免疫鱼种37 500尾/hm2,出池平均个体重755 g/尾,平均产量24 858 kg/hm2,起捕率87.8%;搭配日本白鲫(鲢)、鳙、彭泽鲫和乌鳢鱼种12 000(6 000)尾/hm2,平均产量5 719.5 kg/hm2;投入产出比1∶1.42(1.40)。

关键词 草鱼;池塘;健康养殖;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66-02

草鱼,别名鲩鱼、草鲩、白鲩、草根(东北)、混子等,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是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经济品种,特别在南方养殖面积大,产量高。多年来,其在江西的产量占全省淡水鱼养殖产量的20%以上,年产量超过40万t。为提高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安全,2011―2013年连续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三洞湖的裕丰水产合作社养殖基地开展草鱼池塘高效健康养殖的技术集成试验与模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6口,为标准化养殖池塘,面积均在1 hm2左右,保水深度2.5 m以上,淤泥厚度20~25 cm。每口池塘配备功率为1.5 kW的增氧机2台,投饵机各1台。该处交通便利,四周开阔,水源充沛,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有独立进排水系统。

1.2 放养前准备

1.2.1 池塘清整消毒。11月底至12月初,排干池水,清理池底淤泥,铲除池边(埂)杂草等,修整池埂,疏通进排水渠道,冻晒10 d左右,然后加水至10~20 cm,用生石灰2 250 kg/hm2化水全池清塘消毒。

1.2.2 加注新水。池塘清整消毒后,在放养鱼种前7 d左右,经进水渠向池塘加注新水,入池前须通过80目纱绢(筛网)过滤,保持水深1.2~1.5 m[1-2]。

1.3 鱼种放养

1.3.1 鱼种选择。要求鱼种规格整齐一致,无伤、无病、无畸,健康活泼。鱼种均就近从信誉好的养殖基地购进,其中草鱼为已注射草鱼免疫疫苗的鱼种。

1.3.2 放养时间。放养时间为冬季(12月至次年1月),本试验3年的试验鱼种均在春节前放完。所有放养鱼种均用3%~5%食盐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5~10 min以消毒。

1.3.3 鱼种规格数量。试验池分为2组,各组鱼种放养一致,2组之间仅1种配养鱼日本白鲫和鲢的区别,其中草鱼为主养品种,尾数约占80%,配养鱼还有鳙、彭泽鲫和乌鳢。不同品种放养情况见表1。

1.4 饲养管理

1.4.1 饲料投喂。养殖全程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要选择品牌好、质量优、信誉好的生产厂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配制饲料以降低生产成本。无论购买或自配,都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和适口的粒径,禁止使用违禁药品,严防饲料霉变。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25%~28%,早期饲料蛋白质含量应稍高,饲料粒径应较小。配合饲料的投喂初期,开启投饵机,少量多餐进行驯化定点投喂5~7 d,逐步吸引鱼群集中摄食。之后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原则投喂[3]。投饲数量一般按塘鱼重量的2%~5%,日投喂2~3次,每次投喂时间设定在1 h左右。同时,还要根据天气、摄食等情况酌情调整增减。

1.4.2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鱼类健康生长的基础,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溶解氧5 mg/L以上、透明度30~40 cm,pH值7.0~8.5。一是实时加换水:鱼种放养后,初期要逐渐注水以加深水位,每5 d左右加水1次,每次5~10 cm,至5月保持水深控制在2.5 m左右。在此之后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每隔15 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10%~20%。7―9月,换水量加大至20%~30%。二是合理使用增氧机:一般的原则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续阴雨夜间连续开;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天热开机时间长,天凉开机时间短。养殖前期,根据鱼类活动情况及天气、水质情况适时开机增氧;养殖中期,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增氧机1次,每次2~3 h,高温季节,每次增加1~2 h;而养殖后期,池塘载鱼量较大可以考虑全天候增氧。三是泼洒生石灰水:根据水质情况及防病需求,每隔15~20 d,每1 m水深用生石灰150~300 kg/hm2化浆全池泼洒。

1.4.3 病害防控。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从清塘、苗种放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食场消毒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防病措施,减少病害发生。首先,结合水质管理每隔15~20 d全池泼洒生石灰水;其次,在投饵区域内使用杀菌剂与杀虫剂泼洒,15 d左右1次,轮流施用;第三,用“三黄粉”拌饵投喂,每50 kg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 kg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用3~5 d。

1.4.4 适时搅动底泥。选择晴好天气的中午,拖动铁耙、铁链等搅动池底淤泥,促进底质不断分解,增加水中肥分,防止有害物质在淤泥中积累,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5 d左右搅动1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注意闷热、气压低及连阴雨的天气时不可搅动[4]。

1.4.5 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可以促进养殖鱼类消化和吸收,提高抗逆能力,有效改良水质,促进残饵及其他飘浮有机物的分解,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养殖系统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目前,市售该类制剂有多种,可选择使用。本试验共使用EM菌液8次,时间分别为6、10月各1次,7―9月每月2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收获规格及数量

综合3年的养殖试验实际,对起捕的各品种数量、规格及产量进行算术平均,具体收获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草鱼、日本白鲫、鳙、彭泽鲫、乌鳢数量分别为32 925、7 140、1 140、2 940、255尾/hm2,产量分别为24 858.0、2 232.0、2 308.5、1 029.0、150.0 kg/hm2。

2.2 经济效益

根据当地市场实际状况,对3年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统计,详细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投入合计230 433(229 683)元/hm2,产出合计326 518.5(322 054.5)元/hm2,利润96 085.5(92 371.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42(1.40)。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技术已成熟,养殖生产性能稳定,生产的产品规格整齐,体格健壮,质量安全,体型体色良好,病害少有发生,投入产出比达1∶1.4以上,经济效益较高,可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示范推广。

由于试验地是日本白鲫的保种及养殖基地,养殖的日本白鲫成鱼目前除保种外,主要供外地作育种材料,故配养白鲫效益较鲢稍高,若在其他地方进行养殖则仍配养鲢。

4 参考文献

[1] 胡雄英,吴仕根,毛东山.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7(3):23-25.

[2] 郑陶生.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农技服务,2009(10):65,70.

[3] 闫有利,刘刚.草鱼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总结[J].科学养鱼,2010(10):44-45.

[4] 金世永.草鱼高产健康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0(12):35-36.

上一篇:无为县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崇阳县夏季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方案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