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怎么了?

时间:2022-10-12 10:30:10

这世界怎么了?

出于工作需要,第一次强迫自己去看一部既不想看又找不到感觉的电影,也就有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

Brokeback Mountain,断背山。影片情节中的60年代,美国的怀俄明州应该有这样一座山。在断背山上放牧羊群的两个牛仔,在艰苦、单调、漫长的生活中产生了“情感”,开始。这种情感(又被评论或媒体混为“情谊”)在两个男性之间延续了20多年,最后以其中一人毫无意义的死亡作终结。但影片告诉我们:他对他的思念将永远继续。

《断背山》从头至尾表现的都是在社会舆论和传统观点(或称“偏见”)的压力下,两个男主角每时每刻感受到的压抑(即性压抑)。而两位银幕新人,也将同性恋者时时处处感受到的这种压抑以及无奈的沉沦,发挥得淋漓尽致。总之,暧昧的目光加上暧昧的光线,美其名曰“对‘同志’这一社会问题的正视与关怀。“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秘密,这是一个绝对值,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伊甸园。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玉娇龙,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断背山。”李安曾对香港观众如是说。

自知对电影的观摩水平有限,一向对来自台湾的这位名导演的作品没太大兴趣,但笔者仍能从以上言论中感觉到,李安显然是在顺便炫耀自己的两次奥斯卡获奖经历。

由于《断背山》获得多项奥斯卡奖,还有其他难以计数、象是一呼百应蜂拥而至的各种奖项,同时还得到一直如日中天的美国影坛领军人物斯皮尔伯格的盛赞,笔者曾自惭形秽,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和无知而汗颜。但在抛开“偏见”,克制出于本能而产生的恶心近两个小时后,心里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困惑:斯皮尔伯格怎么了?――奥斯卡怎么了?――世界怎么了?一部主题公然挑战人伦的电影也成了好莱坞的宠儿,能被纳入美国一向自我标榜的“主流电影”行列?

鉴于所谓的“学院奖”早已和一部获奖影片的商业价值直接挂钩,与其艺术价值之间不再有必然联系这一不争的事实,此前此后的论述均不顾及奥斯卡。笔者坦言,对李安没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音乐在他作品中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仅以李安津津乐道的”玉娇龙“为例,姑且不谈当年这一形象由于演员功力浅薄而被塑造得多么苍白和不可信,武侠片《卧虎藏龙》剧情发展的核心之一,正是这最初佯装不事武功的小女子的盗剑行动。那么笔者以为,作为当今世界电影创作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音乐本应以最积极(但不喧宾夺主)的方式参与叙事,具体地说,玉娇龙首次出现(在贝勒爷准备存放宝剑的屋子里)的一组镜头,是需要加入音乐的。亦即靠音乐说话,来加重和渲染场景氛围。遗憾的是,当年电影乐坛的那位新手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致使玉娇龙的首次亮相在失去音乐主题的伴随后愈显苍白与单薄。毋庸置疑,这首先应该说是导演的失误。

而新片《断背山》在音乐上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李安启用了影坛上名不见经传的古斯塔沃・桑陶拉利亚(Gustavo Santaolalla)。应该说,这次导演在自己作品的音乐方面整体把握上没有失误,包括作曲家的人选。桑陶拉利亚是位一直活跃于其祖国阿根廷和美国洛杉矶的音乐家,刚在好莱坞崭露头角就幸运地得到青睐,由于《断背山》的配乐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原作音乐奖。在笔者看来,如果说李安的新作有吸引人之处的话,音乐算是其中一项。在桑陶拉利亚笔下,以吉他独奏为主的旋律始终带给人一种明晰的压抑感,一种欲言又止的凄楚感,即便在表现欢乐时也非常节制,丝毫没有诸如大片作曲明星詹姆斯・霍纳和汉斯・齐默尔式的大乐队全奏与“英雄浪漫大抒情”。片头出现的孤寂的吉他独奏相当于影片的配乐主题。而这一主题动机在情节中的首次出现,是露天宿营的埃尼斯深夜被冻醒,杰克让他挤进帐篷的时刻。分手后的数年中,两人都“被迫”建立家庭并有了孩子。当埃尼斯四年来第一次收到杰克寄来的印有断背山图案的明信片时,那简约的旋律充满寓意,又一次响起在观众耳畔。导演李安想表达的思想、理念,隐含在桑陶拉利亚笔下那带有“会意的微笑”的配乐里,以具有美国西部乡村音乐特征的曲调为载体,通过富于民间色彩的乐器――吉他贯穿在整个情节中。

此外,桑陶拉利亚写的一曲《永不褪色的爱》(A Love That Will Never Grow Old)也备受评论界关注,但是笔者却认为远不如大名鼎鼎的鲍伯・迪兰创作、由威利・尼尔森演唱的片尾主题歌之一《他是我的朋友》(He Was a Friend of Mine)那样,听来还算温婉动人、荡气回肠。

谈过音乐回到影片本身,味如嚼蜡,是最真切的感受之一。今后不会再看此片,也不会强己所难,再看同类题材的影片了。最终,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世界到底怎么了?……

上一篇:可爱的小鸡 下一篇:莫让小学音乐课改走形式